:::
《打人的狗》排练现场。(复象公场 提供)
戏剧 复象公场《打人的狗》

从唬烂的常民记忆中,寻找台湾的身体认同

2024KSAF春艺小剧场《打人的狗》

2024/5/24~25   19:30

2024/5/25~26  14:30

高雄 驳二正港小剧场

《打人的狗》看似与高雄地名「打狗」有关,然而狗要怎么打人呢?这是真的吗?作品由舞蹈创作者王珩单人演出,却是在讲述角色王衍的故事。如此层层翻转命题,如幻似真地模糊现实和虚构的边界,使作品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台湾1990年代至2010年代的社会转变。透过乘载时代记忆的身体,来爬梳青年世代看世界的方式如何受后殖民与全球化的影响。借由「唬烂」的剧情,映照真实人生的荒谬。

导演李承叡说:「这个作品主要是讲述我们怎么长大的故事。」这群如今30岁左右的创作团队包含王珩、李承叡还有编剧李承寯。创作过程先从王珩生命历程开始挖掘,逐渐扩大到他人的故事,于是一个虚构的角色王衍由此诞生。文本又再次翻转,整场由王衍的朋友来演出独角戏,讲述他记忆中王衍的故事。观众像是一直处于「听故事」的体感,荒谬的剧情,使人不断冒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念头,戏剧化真实故事后的虚构文本,看到最后,李承叡说:「会不会这些故事也在某些人的人生中是真的,是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作品也反思集体意识如何沿袭到下一代,影响观点的塑造。以「打狗」地名举例,李承叡分享创作过程中与王珩讨论到,「小时候很常听到大人说高雄有很多狗,日本人来的时候很坏,就是要去把狗打爆。这个故事是显然是唬烂的,其实背后有很深刻的意识形态,是日本人很坏这件事。……当回顾这些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都是唬烂的。」又例如他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美国梦,「回去梳理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东西并不是我们这一代开始,而是早就已经被刻在我们父母辈心中的经验。」这些集体意识创造出来的神话成为众人追逐的目标,但「跳脱神话的时候我是谁」,成为这个作品不断辩证的命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