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立艺术学院的创校第十周年,値此观赏艺院戏剧系第七届毕业公演的经验,令人抚今追昔,并试图展望该校的第二个十年──明天是否会更好?
■《杨平之死》、《下班后》
12月3〜6日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
《杨平之死》是戏剧系创立以来,首次在对外公演中搬演的校友作品。此剧中鲜活地呈现大学生感情、思考及生活样貌。
《下班后》则改编自《24 Hrs, AM/PM》一剧,剪裁其中片段,重组成由十三个段落串织成的城市边缘乐章。
《杨平之死》以规矩的剧本创作原则及传统式的镜框舞台手法呈现;《下班后》由单个小故事连接而成,并以剧场整个纵长的空间,灵活多变地彻底发挥了剧场特性。然而虽然如此,《杨》剧演员却被置身于空旷的仓库空间中,三个角色在好友死亡的阴影下重聚,压力逼得他们彼此更形疏远(形体上),也把他们绾禁得更紧(那同为悲伤与凄寂啃啮,而显得无助哀恐的年轻心灵)。《下》剧则虽占据了大城边缘、无限延长的地带,却只是几个凝缩小场景的展露,人们挤在一起,一同怡然踩踏著边缘之线,即使舞台空间如此拉长,仍让观众感到互相取暖的人情。
《杨》剧讴歌靑春,《下》剧则徧顾二十岁至七十岁的平凡人。两剧所描述的对象,都只是同在大城市生活的你我、日日接触的平凡角色;而两位剧作家的同情观点及洞见讽谕,深刻地透过精采完整的剧场制作,让观众一同叹息、感受、思索,会悟到了一些「平凡」之中的什么。
这两出学生的毕业习作、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心血结晶,当然不可能「完美」;而唯其只是一群年轻学子的通力合作、热情投注,才更见那通过不完美而追求,并可能有朝一日臻于「完美」的年轻才华与活力。节目单中,由校友蜕变为老师的罗北安、《杨平之死》剧作者彭雪枝及两位导演学生的四篇短文中,成功地联络了艺院戏剧系十年以来不变地传承的困惑、热情、执著与成长的历史痕迹。除了乐见一次水准整齐的演出外,也关心著台湾戏剧发展的观众们,愿意再多拨付一些感性的了解与期待,继续密切地关怀艺院戏剧系的成长脚迹。
「人与人们的关系」恰正是这两出──以镜框舞台、一以开放式舞台;一集中呈现三位年轻人生命中一段靑涩岁月、一延展扩及城市角落形色人种──风格截然不同的戏中,相同的一个关切焦点及表现主题。两位导演(方静琦、柳广辉)都恰如其份地开发了手中素材的深度及可能性。两出戏,也都完整整合了导演、表演、设计及技术各面向,提供了观赏者一次心领神会、神形交融的愉快的观览经验。
文字|石依华 剧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