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与表演技艺相关场所的规划兴建,无疑将是让日渐凋零的民俗技艺得以传承衍续的重要契机……
台湾民俗技艺的面貌,在西方强势文化和都会嘈杂文明的冲击下,似乎已在大众心目中渐渐模糊了。除了在民俗节庆、庙会祭祀时,民俗技艺以客串的性质登场亮相之外,平日生活中,已鲜少看见他们的活动。让渐渐远离生活的技艺走进博物馆成为历史,虽令人惋叹,但至少式微的音与影还能以纪录的方式留存。自开发以来即是地方戏曲发源地的宜兰,于七十九年在县立文化中心内成立的「台湾戏剧馆」,即有意大力搜集地方戏剧文物,以呈现早期本地歌仔戏、傀儡戏的草根特性及鄕土风貌。为使在台湾已有二百年历史而今却濒临消失命运的皮影戏得以保存,高雄县立文化中心亦自七十五年起著手筹设「皮影戏馆」。而彰化县立文化中心筹设中的「南北管音乐戏曲馆」,以及文建会在六年国建中推动的「东北部民俗技艺园」、「南部民俗技艺园」、「国家艺术村」、「中国民族音乐中心」……则是一座座大小型不等的室内或户外剧场,冀望能与休闲生活结合,针对不同的民俗技艺表现形式而作成不同的设计。这些广布于北、中、南区的民俗技艺中心,是否能吸引当地的民众和远来的游客驻足缅怀古老的情调、让专业人士来此潜心硏究,皆未可知。在一座座似乎是充满远景、令人眼花撩乱的硬体建筑兴建之时,我们同时也期望日渐凋零的民俗艺师的技艺也能得到传承,不至于过早供入博物馆让人凭吊,这,也许是文化政策制定者眼前的一大课题。不过,在长期文化建设计划中的这些与表演技艺相关场所的规划兴建,无疑是値得我们一起来认识并寄以厚望的文化投资:
为地方戏曲留下历史──台湾戏剧馆
素有「戏剧之鄕」美誉的宜兰县,自开发以来即是地方戏曲的发源地,其中又以「歌仔戏」最享盛名。由于这样的先天条件,县政府遂于民国七十九年在县立文化中心内辟建了「台湾戏剧馆」,肩负起台湾地方戏剧文化的保存及传承任务。
有三百坪左右空间的戏剧馆,目前所作的地方戏曲文物的搜藏及展示,是以歌仔戏为主、傀儡戏为辅。在歌仔戏部分,除了以透明片详尽介绍了台湾歌仔戏的发展与变迁、重要的剧团和演员、舞台身段图说外,还有「传统戏台模型」,呈现早期歌仔戏的鄕土风貌;「现代歌仔戏剧场」,藉著唯妙唯肖的戏剧人物塑像与鲜丽夺目的彩绘布景,展露现代歌仔戏的舞台风景。另外「视听屋」、「曲调介绍区」的设施,可让参观的民众很快地进入歌仔戏的堂奥。傀儡戏的部分,则亦藉著透明片的解说与傀儡戏剧场的实景呈现,生动地引领观众进入诡谲神秘的傀儡世界。(黄智)
光影烘托下的人生百态──皮影戏馆
皮影戏于二百年前经广州一带传入台湾南部,并流行于高雄县的冈山和凤山境内,在此区的农村中曾拥有广大的观众。惟近年来社会形态改变,皮影戏团急遽减少,目前高雄县内硕果仅存者仅东华皮影戏团等五个戏团。高雄县立文化中心遂自七十五年著手筹划,整建原社教馆,设立「皮影戏馆」预定于八十二年六月完成。空间配置上分为五个区:㈠专题馆:以文物陈列方式,介绍县内五大剧团。㈡主题馆:介绍中国皮影及台湾皮影之源流、发展。㈢资料室:皮影文物、资料之搜集、典藏,并提供学术硏究。㈣剧场:为戏团之专门演出场所,观众席约一〇八位。㈤传习教室:专供皮影戏传承教学使用。在皮影戏馆尙未筹设完备之前,文化中心已在县内举办皮影戏团的巡回演出,期盼引起民众的关心与重视。(资料来源:高雄县立文化中心)
吹响南音北调──南北管音乐戏曲馆
彰化县是中部的传统文化重镇,南北管音乐又深入该县,所以彰化县立文化中心于民国七十八年即著手规划「南北管音乐戏曲馆」,目前决定设立于彰化市内之公六公园预定地内,占地面积约九七〇平方公尺。馆内的展演空间计有九百多坪,系针对南北管演奏形式而费心设计,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其中室内舞台特别为「梨团戏」设计,适合南管戏种的演出;室外舞台则为半露天式,乃为北管戏种设计。室内舞台平常也供里民活动中心使用,藉著演出与当地居民和社会连系。戏曲馆除了有节目演出的功能之外,馆内尙有资源搜集展示、曲艺传授等空间,并设有「文艺之家」提供民众阅读硏究之用。
期待中的远景──民俗技艺园、国家艺术村、中国民族音乐中心
■东北部民俗技艺园:
预定设于宜兰县五结鄕冬山河畔的东北部民俗技艺团,面积将达四十三公顷,主要展演空间有四:㈠大型剧场,约容纳四、五百人,以提供大型戏剧的经常性演出为主。㈡小型剧场:为一可容纳一、二百人的迷你剧场,主要作皮影戏、傀儡戏、布袋戏演出。㈢休闲表演公园:为户外演出场地,一般较轻松的传统歌仔戏、三脚采茶戏、车鼓小戏、说书等,都可因此有了更为弹性的演出空间。㈣庙埕:为适应台湾民间戏剧表现而设计,一如民间庙前野台的演出。
整个规划案中,还兼有民俗技艺学校的设计、新型社区的配合,若能理想的落实成型,冬山河一带将是台湾岛上另一新型的文化社区。
■南部民俗技艺园:
高雄市左营区丰富的人文景观与历史建筑,旧城内保有多处国家一级古迹,南部民俗技艺园即将位于其旁,与之配合,成为面状的文化区。园内建筑将采闽南一带的古典形式,布局上有水道、陆道与街屋、四合院、戏台等,形似真实存在的传统中国村落。四周莲池潭、半屛山、龟山环绕,园内则见南部的鄕村农舍植物景观,饶富情趣与地方色彩,将可预见成为未来旅游观光胜地。
园内展演空间的设计,一如东北民俗技艺园,有室内大小型剧场各一,以及户外的戏台和表演广场。其中大型剧场可容纳一千人,小型剧场容纳四五〇人;户外戏台设于园内寺庙前,以配合昔时民间看戏的自然情趣;大型表演广场则配合土坡与回廊的设计,便利群众围观欣赏。
■国家艺术村:
南投九九峰山麓一带,风景秀丽天然,早为旅游赏景之人所好。「国家艺术村」设置于此,一方面取其天然地利,一方面结合景观与艺术,期待蕴育成国内另一个文化艺术区域。
规划中的四大要项有「艺术家之屋」、「展演区」、「艺术文化专业人员硏习中心」、「景观与休闲设施」。其中展演区的演艺厅、戏剧库房,将成为长期的表演艺术场所,不仅呈现国内的表演型态面貌,更将促进国际性演出交流。
■中国民族音乐中心:
中国民族音乐中心,将座落于未来的台北市中山学园区内。主体将为一五层楼建筑,分别有资料库、阅览室、会议厅、演奏厅,另有户外的表演场地。除了搜集整理我国现存音乐文献外,并期成为一硏究、交流民族音乐的固定场所。
展演与硏究的范围将包括有:民歌、说唱音乐、戏剧音乐、民族舞蹈音乐、祭祀音乐、创新之传统音乐等;另外将计划辅导培育若干民族乐团。
(薛玉娥)
从生活出发,供全民参与──假日文化广场
民间表演活动源自于日常生活与文化传统,因此多在民俗节庆、庙会祭祀时展开。而「假日文化广场」的计划,即是以全省三百多个鄕镇为重心,动员当地的民众参与,利用社区的广场作为露天演出的场地,时间上则配合当地的重要民俗节庆或假日;活动内容上,则以各地方具有特色的团体为邀请对象,也可依需要,配合其他音乐、舞蹈、戏剧等专业团体参加。
虽然政府补助经费有限,地方鄕镇公所调度举办人力亦嫌不足,但能从结合生活出发,配合时令节庆,让社区全面参与的假日文化广场,则是最自然的演出形态,使得表演活动为艺术的生活催生,而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则化为了表演艺术的源头活水。这也许是民众与表演者间均乐见的情况吧!
(薛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