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本无知,粉墨登场,
暗幕中谁牵线索;
小人谁作态,堂皇高坐,
舞台上大显威风。 古傀儡戏台联
中国福建泉州提线木偶戏团和偶戏大师黄奕缺,近两年几经波折,终于在十一月间来到台湾,在邀请单位鹿港天后宫的安排下,于台湾南北各地巡回演出了十几场技术精巧的泉州傀儡戏。然因诸多因素的不协调,大多是在一般庙宇前大小高低不一的简陋戏台上表演,灯光音响效果不佳,使得这趟演出,美中有许多的不足。除此之外,见不到真正「泉州嘉礼」的艺术特色,是最大的遗憾。
这次泉州木偶戏团和黄奕缺在台的每一场表演,观众都爆满,对一般观众而言,也确实是看了一场精采、热闹,而且印象深刻的偶戏演出。这次演出,除了不是在「艺术殿堂」──国家戏剧院之类的剧场表演之外,却是所有大陆来台表演团体当中最风光的一团,起码有一些来自闽南原鄕、能以台语交谈的亲切感。傀儡戏也是台湾传统剧种之一,泉州文化、泉州傀儡戏与台湾文化、台湾偶戏之间,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关系,这或许是泉州木偶戏团这次来台演出,引起一般民众很大兴趣的另一主要原因吧!
中国偶戏的历史发展
中国传统的偶戏,大致可分傀儡戏和影戏两种不同的表演型态,历史久远、种类亦多,自古以来是宫庭嘉会里重要的表演和「礼」的内容之一,也是民间社会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娱乐项目。这两种偶戏各有不同的程度的历史发展,和对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重要影响。远在十世纪的中国宋代时期,中国戏曲表演形式尙未发展成熟之际,傀儡戏和影戏的表演技术已经有很高度的发展。及至近代,偶戏的艺术特性仍在不同程度上与人戏(大戏)的表演相互吸收和影响,形成中国传统戏剧中,两种不同的表演艺术体系。在世界偶戏史上,少有像中国偶戏艺术这样具备持续性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时代、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形成各个时代和地区人民之不同特性的表演文化,同时又兼有娱乐、宗教信仰和艺术欣赏的内容与价値。
根据历史文献考证和出土文物资料所示,至迟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偶戏的表演形态,古代葬礼中用以殉葬的「俑」与傀儡戏有直接而深远的关系。根据文献记载,三代以前就有以真人殉葬,周代以前有以束草人形的「刍灵」殉葬,周以后以木俑。而俑的制作,有时做得太像真人,不但有四肢五官、面目机发,并且可以模仿真人活动,连孔夫子都看不过去,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俑虽已能活动,却没有较具体资料可证明,是否也具表演性质。确实可信的是,至迟到了东汉,傀儡戏已经是宫庭嘉会里重要的娱乐表演项目了。傀儡戏中两汉时代同时具有「丧家乐」和「嘉礼」两种绝然不同性质的功能与价値,(按:礼、乐二字,在古中国具有多重意义,包括祭祀、表演、仪节的意思)至今依然可见,例如台湾南北两地的傀儡戏。傀儡戏自汉代有比较长远的发展,而汉代傀儡戏很明显的是悬丝(提线)傀儡,是属于「百戏、杂技」的表演性质,还不能认为是一种戏剧的表演。
汉以后的历朝都有多多少少不同的傀儡戏艺术和优秀的艺人出现,例如魏明帝、隋炀帝之有水傀儡(水转百戏);唐代有盘铃傀儡、窟礧子戏(歌舞形式)……,甚至唐明皇(一说同时期的梁锽)还有一首《傀儡吟)诗作传世:
刻水牵丝作老翁,
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
还似人生一梦中。
宋代傀儡戏已发展到了兴盛的阶段,在表演内容、形式上都甚精湛,不但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形的傀儡戏,如:悬丝傀儡戏、水傀儡、杖头傀偶、药发傀儡、肉傀儡等,也演出具有故事情节的傀儡戏了,更出现许多闻名的傀儡戏艺人和有专门的音乐。在现存的宋代笔记小说、文史记载中,例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周密《武林旧事》、吴自牧《梦梁录》……等,就不只一次提到各种傀儡戏、影戏演出的情形,并且偶戏艺人之间也有结社之举。在一些宋代的绘画、壁画、文物图案以及文人诗词中,也常以傀儡戏、影戏为题材。値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宋代以前,以真人上场演出的戏剧还在孕育发展阶段,而傀儡、影戏已有如此进展,有些学者(以孙楷第为代表)甚至认为中国近代戏曲源出于宋代傀儡戏(和影戏)。也就是说,中国戏曲(人戏)的产生其中有很大因素是出自对偶戏表演的模仿。例如:人物出场自报姓名、说话的语气、脸谱、舞台动作和步法……等,似非人戏表演形式的自然发展;也有一些人提出强烈的反驳(周贻白为主)。不过硏究者亦都肯定偶戏对中国戏曲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在中国民间传统戏曲界里,傀儡戏其实享有较高的地位,戏界同行有尊傀儡戏为「戏头」的情形;不同的戏班在同一地演戏,必得傀儡戏先起鼓,其它剧种才可随后演出,绝不敢造次,这是戏剧界的「江湖规矩」。台湾俗谚:「还没傀儡锣」,用在日常生活中即表示:事情还没正式开始,其他人不能乱来(先做)。台湾南部傀儡戏并且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戏」。从这些现象中或能看出傀儡戏与中国戏剧发展上的一些关系。
影戏在中国出现的历史也很早,有汉代说、有唐代说、亦有学者认为中国影戏一如中国其他戏剧都源自印度梵剧,但多无确切的史料可以佐证,仍多是推论、附会而已。但影戏到宋代也出现极盛景像,则在宋之前应有一段长时间的孕育发展阶段,绝非突然。不过根据野史传说,傀儡戏起于汉高祖被匈奴围城时,宰相陈平知匈奴妻阏氏性妒而率兵守城之一面,令人以假美女演于围城,匈奴妻阏氏恐攻城之后匈奴单于收纳美女,己将失宠,于是网开一面,解汉刘邦之危,后来「弄假人」被民间艺人编作戏来演出,现在仍有傀儡戏班奉陈平为祖师爷。而皮影戏传说是起于汉武帝因思念死去的李爱妃,江湖术士李少翁向武帝自称能引李妃神魂与武帝相会,李少翁利用夜间点起灯烛,围设帷帐,武帝果然见其爱妃身影形体于帷帐内,却不能近身相见,传说李少翁便是利用剪裁的李妃图像舞弄于帷帐内,透过灯光照射,使武帝若有所见却近不得身,即皮影戏之起源说。
中国傀儡戏和影戏至宋代发展到极盛,并且普遍流行于民间,不再只是皇宫贵族的娱乐,之后随著政治、经济、社会的变迁,流传于中国各地,而影戏多在北方,傀儡戏多在南方,颇値得进一步硏究!
台、闽偶戏的关系与源流
台湾的传统偶戏有三类:(悬丝)傀儡戏、掌中戏(布袋戏)、皮影戏。多在十九世纪初以后(淸中叶)随著闽南、粤东移民一同「唐山过台湾」而发展沿续下来的。此所谓的粤东偶戏其实是指闽、粤之交闽南语系的潮州地区的布袋戏与皮影戏。而闽南偶戏其实又包括了漳州、泉州与闽西山区客家语系的汀州、永定、龙严、上杭……等地区的布袋戏与傀儡戏。基本上这些地区在人文环境上,与闽南较为相近,为方便敍述,就拢统地称之为福建偶戏。
㈠傀儡戏
福建地区的偶戏艺术,在中国偶戏界一直享有重要地位,不仅仅是因为闽南偶戏有高水准的表演技术,同时也是因为闽南偶戏的发展历史也很早。至迟在中国的南宋时期,福建地区的傀儡戏就已经非常盛行了。南宋朱熹知漳州州事时(一一九〇年)曾晓谕漳州人民「约束城市鄕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歛掠财物,装弄傀儡……」可见当时漳州傀儡戏之盛,已成道学心中之恶。朱熹的学生陈淳有《上傅寺承论淫戏》云:「某窃以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鄕保作淫戏,号日乞冬,……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宋代笔记小说《繁胜录》中记述南宋临安城(杭州)元宵节盛况时称:「福建鲍老一社,有三百余人」(按:宋代傀儡戏亦称鲍老)当时福建傀儡戏一社即有三百余人,并且能在京师演出,更说明了当时福建傀儡戏之盛繁。而又有学者指称:十世纪初,王审知入闽称王(闽王),其所走的路线──汀州、漳州、泉州、莆田,为后来福建傀儡戏流行之地。这话提出了调查硏究福建傀儡戏来源的另一线索。即使如此,现存福建傀儡戏也并不一定便是唐、宋时期的遗制,从演出的内容题材而言,它受到明代南戏的影响较大,包括福建傀儡戏的戏神信仰──田都元帅,都为元、明之后福建南戏的传统。因此目前只能这样说:福建傀儡戏早在宋代、甚至唐代以前便已经存在,但现有的演出形式,至少是元、明以后的发展。
以上所说傀儡戏全是指悬丝傀儡戏,因福建傀儡戏发展得早,它的操纵技术和表演形式也发展得比较成熟,但从傀儡的结构、戏曲音乐、演出形式和剧目等方向做比较,福建傀儡戏至少又有:闽南、闽西、兴化(莆田)等三个不同的流派。闽南傀儡戏以泉州为代表,闽西傀儡戏以上杭、永定、连城、汀州为主,又流传在漳州地区。台湾傀儡戏基本上是来自泉州和漳州、永定等地区,而流传在台湾南北二地。台湾南部傀儡戏都是属泉州流派,台湾北部傀儡戏是属闽西流派。而闽西傀儡又分客派与福佬派,两者差异不大,戏偶结构和傀儡戏的宗教仪式稍有差别,而两派同样分布在台湾北部,虽然台湾北部的傀儡戏班极少。
㈡布袋戏
近代福建的布袋戏和傀儡戏一样闻名,然福建布袋戏的起源较晚,根据考证和艺人的传说,大约在明末淸初才产生,而且它是根据傀儡戏的演出形式而改变发明的。传说发明布袋戏的是明末淸初的泉州士子梁炳麟,因屡试不第,颇为灰心,一年再赴大比,卜梦于九鲤仙公庙,梦仙公执其手题曰:「功名在掌中」。梁炳麟以为是科必有「掌握」、「易如反掌」之意。不料再次名落孙山,以为神明戏弄,遂杜绝仕意,偶见傀儡戏演出,略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代线弄之,更见零活,再藉稗官野史,编造戏文演于鄕里,以抒胸积,不料就此轰动,到处争相聘演,竟以此致富闻名,称此为「掌中戏」,这才悟出「功名在掌中」之意。而掌中戏遍布闽南各地,俗称布袋戏。漳州布袋戏同样闻名,但漳州布袋戏起源传说与泉州传说大同小异,只不过是以漳州士子孙巧仁取代了梁炳麟,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目前文献资料上最早提到掌中戏的,是淸嘉庆年间刊印的《晋江县志》所载「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可知至迟在淸嘉庆年间,闽南地区的布袋戏已经非常普遍。但一个新的剧种从产生到艺术的成熟期到普遍流行,至少也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孕育以及优秀艺人的开展突破,因此称布袋戏发明于明末淸初,至少还不夸张。
布袋戏流传的地区除漳、泉之外,也流行于潮州、福州。也因各地戏曲音乐使用的不同,分成几个流派:在福州称景戏、穿头戏。漳、泉、潮州仍称布袋戏或掌中戏或称小笼(以区别人戏之称大笼)。除福州外,漳、泉、潮州的布袋戏亦都传流到台湾,一般的区别称为:南管布袋戏(泉州)、白字布袋戏(漳州,南管戏曲的地方化)、潮调布袋戏(潮州),而以漳、泉布袋戏流传最广,潮调布袋戏因其戏曲音乐不为闽南语系人所喜爱,在台流传地区有限,基本上只流传在一些以「福佬客」(闽南化的客家人)或潮州籍移民为主的聚落。漳州和潮州的布袋戏应是泉州所传,漳州布袋戏原唱泉州南管,没有自己的演出特色,直到淸末,地方豪绅蓝汝汉自上海引进京剧而大力推广(土改时,蓝汝汉被中共以大地主罪名枪毙),漳州艺人杨胜将京剧唱做引进布袋戏表演中,创闽南「北派布袋戏」风格,与泉州「南派布袋戏」的南调唱腔、梨园戏做派分庭抗礼而略胜一筹。一九三二年后,台湾歌仔戏风行全漳(后称芗剧),「北派布袋戏」改唱歌仔戏唱腔,掌上功夫仍采京剧做派。至今闽南偶戏、布袋戏以漳州闻名,泉州仍以傀儡戏为代表。
㈢皮影戏
台湾皮影戏属潮州皮影系统,俗称皮猴戏或皮戏。目前潮州地区少见,仅毗邻潮州的陆丰县仍存早期皮影戏演出形式,其余的自淸末以后都改变为「纸影戏」。纸影戏既没用纸、也非影子戏的演出形态,而是将平面影偶改变成立体戏偶、将影窗舞台改成隔帘穿透式戏台,操纵方式仍同皮影戏一般,戏偶背后三根操纵棒,人立于后持操纵棒演之,又称做铁枝戏或铁线戏,换言之,纸影戏可说是一种根据皮影戏改变而来的「立体皮影戏」。
潮州皮影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唐宋以来由印度传入,但此说纯为推测。另说是在宋末战乱时,中原移民传入。甚至有说中国皮影戏分南北二派,北方以滦州、乐亭、陕、甘、河北为主;南方以漳州、泉州为主,潮州皮影戏即来自漳、泉二地,此说更属无稽,因漳、泉二地并不以皮影戏闻名,且泉州其实不曾有皮影戏。目前关于潮州皮影戏的文献资料不多,反而可从台湾的文献资料中去寻得一些例证:台南市普济殿存有淸嘉庆二十四年立的「重兴碑记」中有:「禁:大殿前埕,理宜洁净,毋许积科以及演唱影戏……」的记载;又,法国人施博尔曾在高雄搜访到「淸嘉庆二十三年」的皮影戏手抄本,除了可直接证明至迟在淸嘉庆年间台湾已有皮影戏,而台湾皮影戏既传自潮州地区,则潮州皮影戏当在更早。而潮州皮影戏在渐渐形成立体化的纸影戏之后,原有的皮影戏渐少,而纸影戏未传流到台湾,或可反证纸影戏产生于淸代末叶。
台湾偶戏概述
台湾偶戏早期的演出形态,沿袭大陆原有的表演模式,但是随著社会逐渐繁荣,而不断改变,尤其布袋戏不但衍生出台湾的本土特色,许多艺人也创造出个人的表演风格,开山立派而人才辈出,以至于今,如若不论演艺水平的参差不齐,光以布袋戏团的数量而论,就是一项惊人的奇迹──将近七、八百团。
传入台湾的傀儡戏和皮影戏,因为只存宗教祭典上的单一功能,不像布袋戏一样能与台湾的艺术环境产生互动的关系,而抛弃、或替代它在宗教、娱乐、教育……的功能,因此很快就停滞不前并急速减弱其艺术性,目前仅能依靠少量的宗教信仰的需要维持,艺人也不以此为主业。皮影戏如今多只在高雄县境内活动,北部傀儡戏也只在台北、宜兰一带活动;南部傀儡戏只在高雄、台南交界的几个鄕镇活动。
㈠傀儡戏
台湾傀儡戏一向不多,目前仅存十团不到,其演出都是属于宗教仪式性的,驱邪、酬神的意义更甚于娱人的目的。南部傀儡戏趋于祈福的酬神仪式,北部傀儡戏更重驱邪的祭典功能。
南部傀儡戏属泉州傀儡系统,戏偶造型较为浑圆、偶头雕工精细与布袋戏偶的风格相同,脚色名称亦同,分生、旦、北、丑四行当,基本操纵线有十四条(视戏偶动作略有增减),戏曲音乐是南管系统的傀儡调(或称白字戏仔),演出戏文不多也很短,多是象征富贵、团圆、功名、荣华、英显之类的内容,如:封王、拜寿、父子状元、一门三元、天下全福……等二十出不到,每一出演出时间约只有一、二十分钟,每团也只一个操纵戏偶的前场人员,和二或三个后场乐师,所需的戏偶通常十个左右,早期的戏班通常兼演布袋戏和傀儡戏。一般都是在农历的正月初九民间信仰中的天公生(玉皇大帝生日)、正月十五三官(天、地、水)大帝生日和男子结婚前夕、男孩周岁、老人家做生日时的「拜天公」仪式,以及新庙、新居落成启用时的「谢土」仪式才聘请傀儡戏演出,当地的民众认为傀儡戏是一项隆重的礼仪,称为「嘉礼」(闽南语的傀儡与嘉礼同音)或「大戏」,演出的目的是敬神,除了谢土仪式需看五行方位而决定演出的时辰之外,拜天公的仪式基本上都在子时(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开始进行。每一次演出必分内、外场而与道士科仪共同配合进行三段仪式,道士科仪是为内场,傀儡戏是为外场,每一出戏是由道士与主人在神明前面掷筊(卜杯)决定演出戏码,再通知傀儡戏演出。早期的演出,比较隆重繁琐,通常三段仪式结束时刚好接近天亮,因此也称此仪式为「三出光」;现在比较「节省」时间,在黄道吉日结婚多或正月初九、十五日,一个傀儡戏班通常一夜要连赶四、五场以上,每一场约一个多小时。一般而言,南部傀儡戏比较没有艺术欣赏价値,即有较好的技艺,请戏的主人也不注重。目前都分布在高雄、台南交界的几个鄕镇:茄萣、路竹、湖内、永康、阿莲、仁德、归仁和台南市区,其中又以南市、茄萣、湖内、仁德等地的演出较多。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前的鹿港和台南市,以及目前的金门也有一些傀儡戏班,都属泉州傀儡系统,目前台湾地区的泉州傀儡戏仅剩南部的六团而已。
北部傀儡戏属闽西傀儡戏系统,都在宜兰县内。自宜兰有傀儡戏始,直到现在虽然演出机会很少,(以新福轩傀儡戏剧团而言,现在一年当中的民间演出有时还不到十次)却一直都保持三团的记录。在七〇年代以前,桃园、苗栗和新竹地区也有属闽西系统的傀儡戏,但都已老死或解散。
北部傀儡戏的戏偶数量较多,一般而言,至少需有「三十六身、七十二头、一龙、一虎、一马」的戏偶,才算一个完整的戏班,而这个数字其实象征天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意义,但现在戏班的戏偶其实都已经不完整了,(被二、三十年前的一些古董贩子和外国人搜购了许多,包括有戏班将全部戏箱卖掉,视情况需要再重新订做一部分),北部傀儡戏的戏偶造型较具古代「刍灵」的神秘色彩,头型削长,身高较南部戏偶稍长,高约有二尺半,基本操纵线有十一条,较南部傀儡细而稍长。脚色基本上分:生、旦、公末、花脸、小花,而生和公末的脚色其实是造扮饰(挂胡、穿著)而定,因北部傀儡戏偶的五官不若南部傀儡(及布袋戏)的性格分明,同一生角偶头,挂黑胡成老生、挂白胡为公末、戴盔甲为武生…。目前不知闽西傀儡戏初传来台时所用戏曲音乐为何?只能知道北部傀儡戏一直都演唱北管乱弹戏曲,这可能和北管乱弹戏曲在宜兰地区的流行有关,但北部却有一些北管乱弹戏所无的剧目,如:《桃花女斗周公》、《西游记》等。北部傀儡戏在早期还有为一般庙宇的酬神而演出,但绝大部分是为消灾、除煞、驱邪等宗教仪式,其演出场合,大致有以下几点:「谢土仪式」:包括新庙、新居、新戏台、新社区(新村落)启用之前,请傀儡戏班跳锺馗除去邪煞,以求平安。「送孤压孤」:孤是指孤魂野鬼,通常是在中元节普渡或建醮时,请傀儡锺馗将孤魂野鬼赶走,也是为了求取平安。「压水灾」:又称送火,在火灾现场,傀儡的水德星君将引起火灾的邪祟赶走镇压,使不再危害。「呼魂」:在意外死亡,如车祸、淹溺、凶杀……等命案现场,请傀儡戏班跳锺馗,将死者灵魂引领回家或使之进入万善堂、百姓公、大众爷……等孤魂野鬼的庙宇,有个栖身之所,等待投胎转世,不令其找替死,而为害地方安宁。因为北部傀儡戏这一除煞驱邪仪式不给人看,除了事主、死者家属之外,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久而久之,人们竟以傀儡戏不可以看,产生一些民间的禁忌,例如说孕妇看了傀儡戏会生出软骨儿、小孩看了会被傀儡夺去魂魄……等。其实北部傀儡戏除了仪式的部分不可观看之外,演戏的部分本是为酬神娱人。而这也正是北部傀儡戏演出机会很少的主要原因,在民间却又有存在的必要。
㈡皮影戏
皮影戏在淸代已经盛行于台南、高雄、屛东等地,据老艺人估计,淸末高雄冈山一带就有四十余团、路竹下寮一庄有三十余团,可见淸代台湾南部皮影戏之盛,却又消失得如此之快。或因影戏都在夜里,藉灯火照射戏偶以演出,中国历代官府忌民众夜间聚会,常禁「夜戏」,皮影戏首当其冲。淸朝中叶,华北白莲教起义,有藉影戏引众入伙,被官府称之为「灯匪」,以「兴妖作乱」借口捉拿影戏艺人(将皮影戏与影偶、剪纸为人与撒豆成兵的妖法、和白莲教以鬼神驱惑人民做联想),使民间影戏演出活动受到限制,而台湾皮影戏是否受到影响无可知。在日据之前,台湾皮影戏艺人并不组团定名,只以艺人名字及其居住所在地称之,日据之后,始立团名。台湾因牛多,马和驴少,皮影戏偶是以牛皮雕制,由艺人自行雕刻,也因为水牛皮厚、毛细孔粗,空气多潮湿,所雕线条较粗,也才易于保存持久,不若中国北方马和驴多、空气乾燥,所以雕刻影偶的线条较细,影偶也软,在演出技法上自是不同。一般传统雕刻的戏偶大概在八寸至一尺之间,包括桌、椅、山水、楼阁、厅堂、植物背景等皆用牛皮雕制,因皮影戏是采平面透光原理,戏中的人、物概以正侧面显影,采绘画上写意手法构图,因此皮偶只雕一眼一耳,观众心领神会,无何感觉,却曾有观众在看完影戏后,才恍然大悟说:看戏看到天亮,不知皮猴一目。事虽笑谈,却被引申用以嘲笑见树不见林的人。高雄某影戏班曾将影偶予以雕制成半侧面的「七分脸」写实图案,号称创新,站在艺术自由发挥立场,本无可厚非。然中国影戏一千多年历史,应曾使用过。各地、各国影偶,仍多采正侧面图像,可知正侧面图像在影戏表演艺术上,有其应用上的必要性。皮影戏的艺术表现手法,兹引用一副影戏对联的描述提供读者参考:
生旦净丑都用皮;
手眼身法只是影
台湾皮影戏所用的戏曲音乐称为潮调,因与道士丧礼时的音乐很相似,一般人称之为「司公调」。台湾皮影戏其实保存了很多元、明南戏的剧目,如蔡伯喈、高文举、司马都……等,现存剧本大约有三百本左右,于硏究中国戏曲史,非常具有参考价値。而目前台湾皮影戏也仅剩高雄县境内的五团,虽仍有其他艺人,因谋生不易,也都已改行,即以现存的五团的演员和后场乐师,亦都以演出为副业。台湾皮影戏虽曾在淸代盛极一时,目前却濒临失传的危机。
㈢布袋戏
前述台湾布袋戏自闽南传入有三个流派:南管、白字戏、潮调。十九世纪中叶是闽南布袋戏技艺发展的巅峰期,也是台湾布袋戏开始发展形成之时,一直到日据中期,闽台布袋戏艺人仍有往来,而以「泉州师父」来台居多。布袋戏初传台湾,演出方式和内容,仍不改上述三个流派的传统,本地艺人仍在吸收阶段,一般称之为「笼底戏」,意思是说这些戏是放在戏箱(闽南话称做戏笼)底下,代代相传的。民国成立前后,受闽南布袋戏改革的影响,台湾的布袋戏也开始本土化。淸末时期的闽南布袋戏,开始大量演出改编自章回演义小说的戏出,这种演出方式,基本上是要靠艺人自己发挥。其初,一般艺人多以演出台湾流行的北管戏曲为主,一方面也是因为闽南布袋戏的音乐、唱念虽然幽雅、细致,浓重的「下南腔」,以文戏为主,节奏太慢,较不为本省人所接受;而许多来自大陆的戏班,长期在台湾演出,有些后场乐师凋零去世,不容易在本地找到能密切配合的后场人员,于是只好取用台湾最为普遍的北管戏曲,而北管戏曲有更多的征战武戏、紧凑热闹、音乐高亢激昻,「北管布袋戏」很快的取代了闽南布袋戏。在发展过程中,本地艺人又加进了许多武打的招式和配合北管音乐节奏的身段动作,例如跳窗、翻滚、对 打、跳台……等,口白也较地方化。
而北管布袋戏的演出,除完全按照北管戏的剧本之外,另一方式只是取用北管戏曲音乐唱腔,演出的内容则是改编自章回演义小说。因木偶戏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脸部表情固定、身段动作有自己的表现方式,而人戏的许多细腻表情和身段动作,以木偶演出将互相失色。因此真正完全按照北管戏剧本演出的并不多,而以小说改编为主要。这种「小说戏」又分几种不同的形式内容,以历史章回小说改编为主。这种「小说戏」又分几种不同的形式内容,以历史章回小说改编的称为「历史戏」例如:薛仁贵、薛丁山、杨家将、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说岳……等。以侠义章回小说改编的称「剑侠戏」,如:七侠五义、济公传、七子十三生……等。而以淸官办案为主的称为「公案戏」,如: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等。不过小说戏其实在情节内容上有许多的性质,如《包公案》虽是公案戏,但内容上又包括了「剑侠戏」、「家庭剧」、「爱情戏」,同时包括部分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因此一般布袋戏艺人将小说戏分成这许多类别,主要是就演出当时的内容而言,并无特别固定演出模式,因为每个艺人的手法不同,有人擅于剑侠戏、有人擅于历史戏。以小说布袋戏盛行的阶段而言,在台湾南部布袋戏界有所谓的「五大柱」:一岱,即虎尾「五洲园」开山祖黄海岱,擅长公案戏和诗词口白;二祥,西螺「新兴阁」钟任祥,擅演剑侠戏;三仙,台南关庙「玉泉阁」开山祖、人称「仙仔师」的黄添泉,精于武打戏;四田,台南麻豆「锦花雅」的「田仔师」胡金柱,擅长笑科戏;五崇,屛东东港「复兴社」的卢崇义,擅于风情戏(爱情戏)。
台湾布袋戏自淸末民初,开始创造出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艺术形象与观赏趣味以来,其衍变发展之大、影响之广,超乎其它的戏剧,布袋戏班几乎遍布全台各地,成为最受欢迎的剧种。一直到二次大战末期,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运动」,强制演出所谓的「皇装剧」,全台仅有七个布袋戏班准许演出营业;后来日本政府又将台湾最优秀、技艺最精的艺人组合为「移动艺能奉公会」,做为劳军演出及政治宣传的剧队。这一段期间的组合,使得艺人们有更多机会互相切磋掌中技艺,而「皇民剧」的舞台、灯光、唱片、写实立体布景、木偶造型改变、武士道剧情和砍杀对招方式等,对后来布袋戏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次大战结束之初,民间演出活动恢复盛况,布袋戏更是争相聘请,随便搭个台、几个戏偶便能演出。一九四七年二月爆发全台大动乱的「二二八事件」,初掌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对台湾民众之聚会颇敏感,而民间演戏活动不但最易聚众,且多通宵达旦。为此,政府以不准私人聚会为由,禁止露天野台的戏剧演出达一年以上。一时之间,许多戏班被迫转入戏院以卖门票方式继续演戏营生,而布袋戏的传统舞台小、戏偶更小,在进入「内台」后,为吸收更多的观众,于是开始加大戏台、改变舞台形式、增加立体布景、加大改变戏偶造型,以期让站得远的观众也能看到戏,门票才能卖得多。改变最大的是,布袋戏在进入商业剧场之后,竞争性更强,为抓住观众的心,必须从演出的剧情上著手,于是大量的连台本戏,每天的剧情紧紧相扣,每天都有新的刺激、紧张、悬疑……。到此阶段,传统的剧情和章回小说的内容已经不敷使用了,原本可从大陆进口的侠义小说,也因海峡封锁而断绝了来源,在没有新题材的情况下,开始有人自编剧情,不外乎是「恩、怨、情、仇」,而以「东南派、西北派」「少林、武当」「昆仑、崆峒」……等派别的对峙为主轴,一反一正的武林斗争、江湖恩怨,套一句布袋戏艺人黄俊雄的口白,真的是「寃寃仇仇、风波几时休」,两方仇杀永无止境,而观众也被「结果如何?请看明天」深深吸引、欲罢不能,这便是近代台湾发展出来的「金光布袋戏」。六〇年代,台湾电视开播之后,热潮才渐渐减退。一九七〇年三月,黄俊雄的电视布袋戏《云州大儒侠》上演,而吸收各家之题材,内台布袋戏才真正走下坡,而终至消声匿迹於戏院内,走出野台。
结语
时代改变了,传统表演的美学经验(艺)不再有所累积和发展,只有呈现方式(术)的更迭改变或另辟蹊径,但这只是适应新的剧情文化环境而做的尝试手段,绝非传统表演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所欲呈现的主体。但是现在标榜所谓的传统戏曲与现代社会结合,常只是以精致的宣传、噱头、舞台技巧,包装著艺术文化的说词──最常见的是:要吸引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和找回传统剧场的观众──实际的表演艺术内涵的表达却十分贫乏,而是以舞台上的技巧和效果取代。现代观众对传统戏剧的欣赏品味降低了,优秀的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本来就是曲高和寡的局面。因此,积极保存传统艺术成熟期的本来面貌和表演风格仍是必须的。至于谈改革、创新,那又是另一回事。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和保存,是政府文化部门该做的事,虽然他们只有用办活动来粉饰文化,从没真正的文化建设。
此次泉州木偶剧团在台的演出,几近杂耍式的舞弄提线木偶的操纵技巧,除了令台湾的观众啧啧称奇、赞叹他们整体的默契和操纵戏偶的技术外,对于泉州的文化艺术、泉州传统傀儡戏文化的意义,反可能产生误解。当然,本地观众也许只是如同看了一场杂技表演一样。我倒是希望这次演出,能对本地的傀儡戏艺人有一些剌激和影响。也许会有些伤害──如果我们不想保存自己的文化艺术,只想从技术上改进演出以吸引观众的话。
文字|江武昌 任职于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
在中国民间传统戏曲界,傀儡戏享有较高的地位,必得傀儡戏先起鼓,其他戏种才可随后演出。
台湾俗谚:「还没傀儡啰!」即表示事有先后,不可造次。
传入台湾的傀儡戏和皮影戏,只存宗教祭典上的单一功能,而日渐凋零;布袋戏却因走入戏院,变成娱乐,而发展成七、八百团的惊人盛况。
现在标榜传统戏曲与现代社会结合,以吸引年轻人和找回传统剧场的观众,实际的表演艺术内涵的表达却十分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