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艺术节、文艺季纷纷推出,从中央到县市,有官方策划的,也有经纪人引进的,但在基层的鄕镇,受限于经费与设备,通常只能够举办一些假日表演广场,至于扩大为系列艺文活动又能带动区域性相关文化建设的鄕镇,似乎只有汐止镇了。
表演艺术与民俗节庆的结合
传统社会中,生活性、民俗性的艺文活动长期培养了大量的观赏人口,问题在于如何使这些人接受或亲近新的表演方式?或者说:「艺术节」这一外来的理念与方式和本土的民俗节庆之间可否结合为一崭新的文化类型?是今后文化建设相当重要的一个课题。
汐止艺术节经两年半(五届)的尝试,可说已达到了初步而可观的整合,春季传统艺术节起于妈祖生迄于安公生,前者为全台居民的普遍信仰,后者为汐止居民的原鄕──福建安溪的守护神,这一个定位促使镇内的庙宇、轩社乐于参与、动员;秋季传统艺术节则以全省最大都市山胞聚落──汐止山光社的阿美族祭仪、乐舞为主题。任何地区的政经上、文化上的举措都很容易以占多数的族群为主导,只有少数的族群得到尊重时才有真正体现「各族群和谐共处的多元社会」的精神。
无论是汉民族或原住民的民俗、祭仪,仍照原貌进行,艺术节的主办者环绕著这两大主题,只是适度地安排了本地的、外来的或业余的、专业的表演活动,这样的结合,是祈使镇民在生活中、习俗中经常充满著艺术的爱好与气氛。
留一些舞台给自家子弟
由于一般的艺术节极易导向票房考虑,因此,新奇、专业或外来的艺术家及团体就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舞台,固然,亮丽的明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闪耀的舞台使习艺者兴起了浪漫的憧憬,然而,就长远看,业余的民间、学校社团是培养艺术欣赏者甚至是明日专业人才的摇篮。
有鉴于此,汐止艺术节于每季都邀请本地古老的子弟团、阵头参与演出,汐止的传统音乐、戏曲、锣鼓、阵头共有十三团之多,乐淸轩更有一百卅年的悠久历史,这些社团多已老成凋谢,面临倒馆厄运,由于艺术节的邀约及平日的辅导、补助,又开始一一起动锣鼓,整理弦线,并且更积极主动地寻找年轻子弟传艺,今年初,成立七十年的「乐英社」开锣授徒,延聘北管戏曲名师潘玉娇、汤小九授《斩经堂》一剧,即是一例;「难符梓」是汐止特有的锣鼓乐,经过「台北民族乐团」的采录整理再教给当地的「汐止」、「崇德」两国小来学习,也是薪传的另一方式。
向下扎根:从小朋友开始
「学校艺术社团联展」也是汐止艺术节的重头戏,两年半以来,镇长廖学广透过募款在镇内两个国中、九个国小成立五十五个传统艺术社团,项目包含:民族音乐、北管戏、歌仔戏、布袋戏、皮影戏;车鼓、宋江阵、舞龙、舞狮等文武阵头。师资阵容坚强,特别是本土剧界的薪传奖老艺人:林水金、潘玉娇、邱火荣、廖琼枝、许玉等名师都是远道而来,他们都认为只要看到小朋友学得高高兴兴,难以后继的技艺能有机会传递下去,也就忘了舟车劳顿了。
最特别的团队是樟树国小的原住民歌舞,前述山光社区的小朋友全部就读樟树国小,因此这个社团的老师胡芳美除了指导歌舞之外,还要授以母语、民俗,期勉小朋友虽然迁移到了都市,也不要忘怀或鄙薄自己的族群及文化。
推广与提升
「学校传统艺术教学计划」虽然广邀名师、普设团队,但是毕竟计划的实施设定在课外活动,一周两节的方式,对于艰深的传统艺术及特有天份的小朋友而言,无疑的这只是浅尝即止的推广普及活动,因此,甄选精英,增多钟点,寒暑集训成了今年及以后的重要计划,目前已成立了「汐止少年乐团」、「汐止儿童乐团」,预定在年前成立的有「汐止歌仔戏剧团」、「汐止北管剧团」、「汐止布袋戏剧团」、「汐止儿童舞团」。
这九个精英组成的团体,定位在「高级票友」的层次,一方面升学主义仍然当家,一方面家长对于本土艺术留存了长久以来的社会阶级观念,「吹鼓手」、「戏子」的称呼几乎仍然和专业艺术家画上等号,因此「持续爱好、技艺精湛及品学兼优的良家子弟」才是我们对这几个团体成员的期望,事实上,台湾本土艺术三百多年来不也是以这个方式和精神传承下来的吗?
艺术要超越派系
做为推介表演的功能,汐止艺术节无疑是成功的,但如果寄望它完全达到前述的特色,则恐怕还要再努力突破下列的状况:知识分子较中下阶层冷漠、公益性社团有待联合、地方派系纠缠其中等,这样,艺术节及其它相关计划才能成为汐止镇内居民文化生活的表征及共同参与的盛典。
文字|王瑞裕 台北民族乐团团长,汐止文化立镇顾问
汐止艺术节还要再努力突破这些状况:知识份子的冷漠、公益社团有待整合、地方派系纠缠其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