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万年》
7月23〜27日 19:30
皇冠艺文中心
第一次看到林原上而眼睛一亮,是十三年前兰陵剧坊演出《猫的天堂》的舞台上。那出以肢体为主的戏,主角家猫由他和杜可风轮流饰演。杜可风现在已经成为港台最抢手的电影摄影师,那时则以狡黠而柔软的身体令人惊艳。比起那只澳洲来的「外国猫」,林原上演的这一只就十足「中国风」,眼珠一转,斛斗一翻,在在流露传统剧艺的扎实根基。
剧校的训练被他灵活应用在现代剧场上,林怀民看中这块可造之材,把他拉进云门舞集。从平剧到现代舞,像一次又艰辛又惊喜的拉筋过程,让他发现表演的更多可能性,却也更多满足。
一九八五年,他去了法国。在台湾一会听说他进了巴黎第八大学攻读戏剧硕士,一会听说他担任阳光剧团的训练指导和演员,一会又听说他到维也纳去组剧团。这些年来,他仿佛成了个流浪艺人,不但在不同的空间流浪,也在一个个不同传统的旧浪新潮间流浪。一九九一年我到法国参加亚维农戏剧节,看到他在教皇大厅前面的广场演武卖艺,伴奏的是两名外国音乐家。原来他的剧团应邀带来一出《无人的神话之旅》,晚上表演,下午卖艺。交谈起来,他对东西方的戏剧形式与精神,都有说不完的想法,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和当年那个闷著头练功的小个儿,已经大不相同了;他对表演的兴趣,也早就脱离个人技艺的展现,追求东西方剧场概念的交融。
高行健在维也纳编导的《对话与反诘》中,林原上担任编舞,并演出一个和尙。这角色带给他不少灵感,于是开始构思一出「戏剧舞蹈」──或,有舞蹈成份的戏剧──《一念万年》,以「表现」、而非「表演」的方式,演出两名和尙的日常生活及课业。两个角色性格、习性不同,自然产生不少矛盾机趣,又似马歇.马叟,又似《等待果陀》,又似禅宗公案,又似特技表演。这出作品将在皇冠小剧场首度演出。
今年四月,林原上由卓明引介,到台东公教剧团编导了一出以民俗传说、祭仪为素材的《后山烟尘录》,令一车车自台北专程前去看戏的戏剧学者赞不绝口。七月演完《一念万年》,他又将再赴法国,与以改编贝克特为经典舞作May B的大师Maguy Morin合作一年。林原上视此为不可多得的学习良机,也许又将带给他新的启迪。东与西、传统与现代、戏剧与舞蹈,在三十六岁的林原上身上达成一种极自然的交会。在台湾剧场中,他开的是奇花,结的是异果。
(本刊编辑阎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