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西安的郭晓华(李铭训 摄)
新秀登场 新秀登场

郭晓华从传统出发的编舞者

近年来,在台湾看到大陆的艺术表演已属平常,但在舞蹈方面,能看到大陆编舞者,根植于传统,走向创新之路,又能不落俗套者,却不平常,郭晓华即是这么一位难得的编舞者。

近年来,在台湾看到大陆的艺术表演已属平常,但在舞蹈方面,能看到大陆编舞者,根植于传统,走向创新之路,又能不落俗套者,却不平常,郭晓华即是这么一位难得的编舞者。

《回望长安》

82年9月8〜12日19:30

9月11日 14:30

国家剧院实验剧场

郭晓华的〈太平鼓〉一舞,曾为台北民族舞团夺得南非舞蹈比赛现代民俗类的冠军,近作〈卓瑶〉及〈舞花武旦〉,于高中舞蹈班公演和艺术学院关渡艺术节演出时,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今年九月八日至十二日,她的舞作将在国家剧院实验剧场和观众见面,成为第一位被选入剧院演出的大陆编舞者。一般台湾观众对她可能不太熟悉,我个人对她也充满好奇,透过交谈,才有了较深一层的认识。

生长在西安的郭晓华,十岁即通过层层筛选,以其歌舞天赋进入西安艺术学校。当时西安市文化局长高歌先生对学校怀抱著理想,希望培植一群能歌善舞会演的全才型艺人,因此学校对舞者的要求不仅止于舞蹈,还必须接受古典音乐、戏曲、苏联体系的歌舞剧、话剧等表演方式的严格训练。在校所获得的舞、歌、演的学习经验,为郭晓华的舞蹈生涯奠下全面又扎实的根基。十五、六岁时,郭晓华已是一位足担大任的优秀表演者,经常随团四处巡演了。

在西安缺乏舞蹈编创人才的情况下,头脑精灵的郭晓华,二十出头就被指定为创作编舞工作者。那时,她心中一直有个解不开的结──为什么中国舞蹈总是如此样板化、形式化?她受不了那丧失个性的表达方式,包括统一的面部表情,整齐画一、却缺乏变化的队形模式安排;以及过份强调外在形态的肢体动作组合。她于是开始思索如何求变。

适逢毛泽东死后,一些华裔美人透过演出活动,将现代舞带入中国大陆。尽管当时许多舞蹈界人士认为难以理解,郭晓华却被它由内而外的喷发力所震撼,并对那自由的表现方法感到好奇,因此强烈地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一九八一年,郭晓华如愿到了香港,虽然待在以展现中国舞蹈为主的香港舞团,但深受西方影响的香港社会为她开了另一扇门,使她有机会接受现代西方文化的洗礼。特别在江靑、曹诚渊和黎海宁等知名舞蹈家的鼓励与支持下,使她得以揉合运用所见所学,开始尝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创作路线。而后获得到欧美教学、演出及学习的机会,更使她大开眼界,对舞蹈有了更广、更深的体认。同时,她也惊觉到许多现代舞理念是撷取中国传统观念而成,于是更潜心于整理并探索传统舞蹈的舞步动作,时间、空间和力量的使用,以期发展创新。

她认为传统与现代是无法绝然划分淸楚的,传统尤其不应只以外在形式来界定。因此,以较开放的观念、新颖的手法,处理含有中国特质的主题,例如中国女性的命运、戏曲中的角色扮演、或是各类民间民族舞蹈,都成为她创作努力的方向。从不断编创的尝试中,突破既有传统的束缚,再造传统的新生命。

《回望长安》是郭晓华即将演出的主题,因为她一直庆幸著自己来自长安古城,纵然物换星移,那份对故鄕牵绊之情却无法割舍。此次,她要带领观众,透过她的怀旧心情,一窥古城的奥秘与沧桑。另外,也将呈现一支反映台湾生活面貌的舞作。她自认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仍有漫长的路要走,她会坚持创作以来「编舞一定要从真实出发」的信念,矢志要将她心目中未曾显露的中国传统特质,在舞作中呈现出来。我们且拭目以待!

 

文字|张中煖 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副教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