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艺术节加料节目单。(香港艺术节协会 提供)
回想与回响 Echo 回想与回响

从「加料节目」反思香港艺术节的文化性

从加料节目在观众之间的冷漠反应,及并未形成另一种文化活动,可以看出香港艺术节的庞大性仍然只是一个文化现象而已。

从加料节目在观众之间的冷漠反应,及并未形成另一种文化活动,可以看出香港艺术节的庞大性仍然只是一个文化现象而已。

今年香港艺术节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推出了许多前卫的表演节目,甚至都还成为重头戏,而且,不只欧美的节目以前卫为重,香港本地的节目也大胆地启用了「进念」的行动剧,及梅卓燕的后现代舞蹈。

一方面是因为来自欧美的表演团体几乎都是久仰其名,而且首次到除了东京之外的亚洲其他地区表演,一方面前卫表演到底还算是小众,要让一般人接受必须有一个过程,香港艺术节协会委托越界文化机构策画了一系列很特殊却有意义的「加料节目」(Festival Plus)。其中「艺人谈」的单元,是就音乐、舞蹈、戏剧三个部分,选择重要的节目在演出结束之后安排与观众的对话。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出团体,像比利时的罗萨丝(Rosas)舞团,日本的山海塾与万作会的狂言表演,美国的菲力普.格拉斯现场音乐演奏及伍斯特剧团(Wooster Group),英国的失眠者制作剧团(In-somniac Productions),还有上海人民艺术剧团,都参与加料节目与观众对话。另外还有「演艺评论前线」,是邀请英国、北京、台湾及本地的演艺评论家,分别主持音乐、戏剧、舞蹈及另类评论工作坊,以艺术节推出的表演节目为轴心,对参加工作坊活动的观众,就如何去欣赏一个演出节目,及如何加以评论的方法,共同讨论。又推出一个「当代舞台前卫创作」的艺术座谈会,由英国文化协会赞助伦敦著名的另类文化活动基地的ICA表演艺术总监露薏丝.基登参加,声势不可谓不大。

由香港艺术中心主办的「摄影透视—中国、台湾、香港」大型摄影展,也与香港艺术节这些热闹的大小活动同时登场,并举办了一系列的摄影讲座,邀请了两岸三地的摄影家参加。

是政治的焦点,还是国际文化交流的腹地

香港艺术节与香港国际电影节一样,不只在亚洲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甚至在世界也渐受瞩目,连日本也还没有出现过这样庞大的、具有主题性的艺术节活动。当然,艺术节这样的东西,存在于当今资本主义进入烂熟期的时代,其意义不过是一个文化生产愈来愈与资本生产体制紧密挂勾的产物,尤其资本背后由国家权力建构起来的政治意味,更是浓密地交织成为艺术节→资本→政治的一个市场经济逻辑。香港面临一九九七年中共收回主权的问题,同时一百年欧洲殖民历史在香港累积的文化记忆,势必成为整个中国文化在推动其现代化运动时,提供许多争论的议题;这也是为什么香港逐渐成为东京之外的一个国际文化交流腹地。香港近年来,在文化活动方面越来越走向世界性,也越来越有时代的前瞻性,即使艺术节再生产的「加料节目」也是令人感觉到立意恢宏。

然而,主观上创造出的大气候,并不一定能反映客观上现实情况的小气候。日本政府虽然没有如此魄力主办这样庞大的艺术节活动,但日本的企业体却经年累月地在平时就持续地赞助国内外大大小小的表演团体演出。艺术生产仍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的一定支配,这不是反对或不反对的问题,而是当代艺术家如何面对的态度问题。香港艺术节若是反映了它已成为政治上的焦点所在,那么这种庞大性就具有一定的虚构意味,从「加料节目」在观众之间的冷漠反应,及「加料节目」并未形成另一种文化活动,就可以看出香港艺术节的庞大性仍然只是一个文化现象而已。

譬如,在罗萨丝舞团演出之后的讨论会上,即可看出几个问题。第一,因为语言翻译的失误,使得争论性的议题未能显现出张力,这个讨论会并未做出专业性的准备;第二,观众参与讨论而产生互动关系的意愿比看热闹的意愿为低,甚至不管台上台下或评论者与演出团体的论点不同而产生意见分岔时,也没有掀起一场深化的讨论,对于艺术环境的改造来说是可惜的;第三,观众对这些表演艺术缺少了从主体文化上的反思,令人怀疑这样的艺术节对香港人本身的意义似乎只落得像大型购物中心的名牌衣物而已。

香港艺术节已举办了二十年,「加料节目」于近几年出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尙未能被建构化,但香港艺术节若是为了立意成为国际文化的交流腹地,「加料节目」则是重要的硏究发展机构,若是这个部门被撤除在艺术节之外,对文化交流的腹地作用,只不过是在举办一场嘉年华会罢了!

 

文字|王墨林 身体气象馆负责人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编按:本文作者应邀参与香港艺术节加料节目,担任「艺人谈」罗萨丝舞蹈之主持人,及「演艺评论前线」舞蹈评论工作坊之主讲。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