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来的南管媳妇王心心。(汉唐乐府 提供)
焦点 焦点

古雅南管

传说淸康熙皇帝允为「御前淸客」的南管,古雅而幽深,保有古老中国文士阶层的音乐特性。随闽南移民渡海来台,弦歌不辍;六月间汉唐乐府再度著玄服踩阶上殿,淸奏及吟唱,为观众带来一场仿唐式的南管乐宴。

传说淸康熙皇帝允为「御前淸客」的南管,古雅而幽深,保有古老中国文士阶层的音乐特性。随闽南移民渡海来台,弦歌不辍;六月间汉唐乐府再度著玄服踩阶上殿,淸奏及吟唱,为观众带来一场仿唐式的南管乐宴。

南管为闽南地区的传统古老音乐,流行于泉州、厦门一带,以及随著闽南移民前往的台湾、东南亚等地。各地又有「弦管」、「五音」、「南乐」、「郞君乐」、「郞君唱」等各种不同的名称,目前大陆地区则通称为「福建南音」。「南管」一词为台湾地区较普遍的称法,据推测,可能与会馆的「馆」字有密切关系。淸代以来,从大陆来的南北船商往来于艋舺、鹿港、台南等港口,各处普遍都设有会馆,提供歇脚休息、等待船期的服务,也有鄕亲聚会、唱曲娱乐的功能。很自然的,会馆因船商来处不同而区分南北,会馆传唱的音乐也跟著被呼为「南管」、「北管」了。

承宋、元南戏传统

南管音乐是一项相当保守的传统艺术,包括它的使用乐器、乐律制度、演奏形态、乐曲内容以及社会功能等,都保存著许多古老的传统,多年来也一直在不引人注意处,继续发挥它的功能,维持它的生命。南管音乐保有许多古老中国文士阶层音乐的特色,性格疏淡淸雅、内歛含蓄。淸奏曲的曲式结构相当完整,音乐意境深远,演唱曲则委婉缠绵、绮丽多情,内容虽多男女情爱、离愁感伤之作,唯犹存有南戏(编注①)才子佳人故事系统遗风。事实上,现存的南管演唱曲中,大部分均为戏中曲词摘调淸唱者,演唱故事内容也多承宋、元以来南戏传统。

南管的故鄕泉州,自宋代以来即为南方第一大港,商业发达、人文荟萃,加上避难南移的中原人士亦聚集此处,是以泉州得以保有许多中原文化传统,且提供其孳生繁茂的条件,并逐渐向海外扩散开来。许久以来,南管音乐一直留存于闽南民间,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步调一致,与民间社会的脉动息息相关。由于早期来台的移民,多数来自闽南,因而台湾民间的南管活动亦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从文献资料了解,至迟在民末,台湾即已有南管戏曲音乐活动,淸代以后尤趋盛行。台湾目前仍有许多南管团体在固有的形态下,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

南管的乐曲种类,传统分为「指」、「曲」、「谱」、三类。「指」为成套的曲子,有谱有词,可以歌唱,也可以仅用器乐演奏,淸代以来,从原有的三十六套,增加为四十二套,再扩充至现在的四十八套,各套由二至七首曲子组成,内容多数为戏词,也有少部分的宗教乐曲。「曲」是纯粹的演唱曲,现存有三千多首,唱词大多来自闽南戏文或是闺怨散曲,唱词发音以闽南泉州声腔为主,某些特殊的情况会使用潮州方言或北方官话,如部分《荔镜记》的唱曲,因女主角黄五娘是潮州人,有些曲词必须唱潮音;又有一类「南北交」的乐曲,内容通常为两个角色以上,一人唱闽南方言,一人唱北方官话,形成相当特殊的对比效果。「谱」是纯为演奏的器乐曲,现保存有十六套,每套由三至八个乐段组成。实际上,「指」与「曲」的内容大体相同,多数是从戏剧中摘出淸唱。

由于南管音乐保有许多古代音乐的成分,因而特别受到中外学界的重视,广泛的引起探究与讨论,有关南管乐曲保存唐宋大曲(编注②)风格、以及南、北曲(编注③④)牌调的古老性,也早经学者给予肯定。然而,除了历史性与古老性的价値外,南管牌调中,更有一部分是所谓的「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它真实的保存了闽南民间乐曲简单朴质的形式、俚俗自然的内容。

执节者歌,丝竹更相和

现存南管乐曲牌调名称总数约有二百多个,许多乐曲的历史渊源甚早。如乐曲名称同于唐教坊曲者有〈杜韦娘〉、〈红罗袄〉、〈鹊踏枝〉、〈望远行〉、〈麻婆子〉等;乐曲名可能与唐宋大曲有密切关系者,如〈序滚〉、〈薄媚〉、〈后庭花〉等;乐曲与词调相同者如〈相思引〉、〈一枝花〉、〈柳摇金〉、〈双㶉𫛶〉、〈玉交枝〉等。与北曲牌名相同者如〈集贤宾〉、〈醉扶归〉等。

除此之外,有些名称可能为节奏形式,如「长滚」、「中滚」、「短滚」等;有些可能为调性变化方式,如「大倍」、「中倍」、「小倍」、「二调」等;有些则可以肯定为早期地方腔调名,如「北靑阳」、「弋阳腔」、「昆腔寡」等。而绝大多数的南管牌调名称,则相同于南曲牌调名,可见南管与南戏的渊源密切,当是可以确定的。

南管乐曲流行于闽南语区,以闽南方音演唱。从中国各地歌谣、戏曲的形成经过来看,可以了解音乐旋律与方言语音间的密切关系,南管亦不例外。就南管乐曲演唱时,注重咬字发音、拖腔、收声的情形,或可推测南管乐曲旋律的产生,当是以闽南方言语调的吟哦为基础,逐渐发展延伸为区域性的演唱特色。而音乐的曲调,除了古代歌曲及当地的民歌俗唱外,又不断吸收外地传入的歌乐、声腔,以丰富它的乐曲内容。

南管使用的乐器与演奏方式,形制都相当古老。居中演唱者手持拍板,保有汉代相和歌「执节者歌,丝竹更相和」的遗风。旋律乐器有琵琶、三弦、洞箫、二弦等,俗称为上四管。琵琶四相九品(编注⑤)横抱弹奏;洞箫以竹头为之,九节十目(编注⑥);二弦的形制类同于宋代的奚琴,这些都可看出南管乐器的古老性。又有敲击乐器:响盏、四块、叫锣、双铃,俗称下四管。如两管会奏时,经常加入嗳仔(唢呐)、品箫(横笛),称为十音会奏。南管音乐除了演奏和淸唱以外,又是闽南「梨园戏」的音乐基础,同时闽南地区的「高甲戏」、「傀儡戏」、「布袋戏」等,也与南管音乐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自然,做为演奏、淸唱,和在戏剧中,也出现了某些艺术表现上的差异。

台湾南管音乐的现况

台湾传统南管社团的功能,包括了聚众休闲、娱情养性以及联络鄕谊、团结社区力量、提供宗教服务等。它可以是文人雅士的定期聚会,也可以是贩夫走卒的闲暇喜好;可以依附于庙宇,也可以传唱于会所。台湾现存的南管社团,根据调查仍有六、七十团,唯较能维持正常活动者仅有一、二十几团,其中具有辉煌历史者如鹿港雅正斋、聚英社,台南振声社、南声社,台北闽南乐府等。这些社团向心力皆极强烈,联络鄕谊功能也颇能彰显,每年春(淸明节前后)、秋(中秋节前后)二祭大多能如期举行,唯缺少新生代的参与和年龄层偏高,是其共同现象。原有的社交功能和组织亦正渐渐萎缩中,目前端赖少数老艺人支撑维系,恐怕数年之后,情况难以逆料。

七〇年代以来,本土意识逐渐抬头,传统文化也渐受注意。南管音乐凭借著它悠久历史和古雅气质,逐渐在现代舞台和国际乐坛上崭露头角,也使得新兴团体纷纷设立。以台北地区而言,目前就有汉唐乐府、中华弦管硏究团、浯江南乐社、咸和乐团、江之翠南管乐团等新兴团体。这些迥异于传统组织形态的乐团大多由年轻人组成,有较明确的文化传承理念和强大的活动力,在现今社会中,提供年轻一辈接触传统音乐的适切管道。

由于南管的渐受重视,有关南管音乐、戏剧、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探讨的学术硏究,在最近几年也有长足的进展。近几年来,在国内外硏究音乐、戏剧、文学或社会学、人类学者,纷纷以南管做为硏究主题,应用现存南管资料,从事学术性的探讨,也都有令人满意的成绩。譬如吕锤宽先生全面性的搜罗整理台湾现存南管音乐资料,尽力保存先人文化遗产,自是功不可没。

民间艺术在传统社会有它的生存空间与条件,随著时代的进步,这个环境不断在改变,某些传统艺术已经面临自然消失或必须转型的命运。然而南管音乐的意义与价値既经肯定,则我们有责任将它妥善的保存与传承。应用更多的媒体力量与演出机会,让新生代有机会亲炙传统艺术的真与美,将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编注:

南戏:南方的戏曲。流行于宋、元时代温州、永嘉一带。也称南曲戏文、戏文,与北方的杂剧、院本相对称。徐渭《南词敍录》称南戏产生于宋光宗时,盛行于南渡以后,当时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戏是传奇的前身。现存南戏只有《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三本。民国以后才注意南戏的硏究,钱南扬著《南戏百一录》,冯沅君、陆侃如著《南戏拾遗》收集了许多南戏中残存的曲调。

唐宋大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大型乐舞,每遍各有专名。但对大曲结构,宋沈括《梦溪笔谈》、陈旸《乐书》、王灼《碧鸡漫志》均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全曲大致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为序奏,无歌、不舞,称「散序」;第二段以歌为主,称「中序」或「拍序」;第三段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称「破」。唐代大曲多以诗句入乐叠唱,《乐府诗集》收有残篇;宋代则为词体,现存董颖《薄媚.西子词》、曾布《水调歌头.冯燕传》等。大曲体制宏大,歌舞结合;同宋元戏曲音乐有渊源关系。

南曲: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总称,与北曲相对,大都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盛行于元明。用韵以南方(今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明中叶以后也兼从《中原音韵》。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南曲曲牌有一千五百十三个(包括集曲)。

北曲:宋元时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总称,与南曲相对。大都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北方民间曲调,并吸取了金元音乐。盛行于元代。用韵以《中原音韵》为准,无入声。音乐上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有「弦索调」之称;一说也用笛伴奏。《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北曲曲牌有五百八十一个。元杂剧都用北曲,明淸传奇也采用部分北曲。昆剧中的北曲唱法,一般认为尙有若干元代北曲遗音。

四相九品:琵琶把位,上四格为相,下九格为品

九节十目:洞箫取竹头制成,长度须有九个竹节,头尾共十段,称九节十目。

 

文字|李国俊 中央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