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书介 书介

二十世纪音乐中的表现主义

崛起于本世纪初的表现主义,原自美术和文学中出发,并衍生至音乐的领域;然而早在华格纳和马勒的作品中,本书作者即已发现其踪迹,一路追踪下来,重新体验了表现派作曲家所依存的文化历史背景,配合细腻的作品分析,对这些作曲家的风格有焕然一新的诠释。

崛起于本世纪初的表现主义,原自美术和文学中出发,并衍生至音乐的领域;然而早在华格纳和马勒的作品中,本书作者即已发现其踪迹,一路追踪下来,重新体验了表现派作曲家所依存的文化历史背景,配合细腻的作品分析,对这些作曲家的风格有焕然一新的诠释。

在音乐学的领域中,过去对西洋音乐史的硏究向有厚古薄今的这种令人遗憾、但可谅解的偏失。所谓「厚古薄今」,就是在硏究与教学的质和量上明显偏重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音乐,包括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巴洛克时期,而对于其后各个时期音乐的交待则相对递减;「令人遗憾」,是因为近百年来音乐在创作和演奏的发展上也如其他各类人文领域的情形,呈爆发性的加速扩充,其中包含著无数精彩的题材仍缺乏音乐史学家系统的分析整理。「可谅解」,是因为现象之成为历史,或许总要点时间让它尘埃落定,方能盖棺论定。

一般好奇的读者若要对此一现象有个初步而一目了然的体会,可试阅过去三十年来为一般美、英大学所采用,由Donald J. Grout原著的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以此书由Claude V. Palisca参与修订的第四版(New York: W. W. Norton, 1988)为例,全书篇幅之分配比例为:古代与中世纪约180页,文艺复兴约165页,巴洛克约196页,古典约115页,浪漫约125页,廿世纪约104页。此外,编写于一九七〇年代的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London: Macmillan, 1980),其中由美国著名学者Howard Mayer Brown主笔,介绍历史性音乐演奏实务的〝Performing Practice〞一文(NG, vol.14, pp.370-393),对于各时期敍述之文字部分所占的比例为:中世纪/9栏(columns),文艺复兴/7.5栏,巴洛克/8栏,而古典时期之后的所有内容则以包裹方式,用〝After 1750〞一并解决,共仅4栏;尤有甚者,该文中所附十三幅图片则全数相关于巴洛克及其前的文字内容。若还要进一步证明此一「厚古薄今」的现象,亦可查索欧美大学硕士以上音乐学论文题目索引,将会发现硏究主题愈到近代愈呈级数递减的同样情形。

在大学音乐教育上,为补足通史方面对近代音乐介绍不足的缺失,必须求助于相关的断代史论述,例如:William Austin的Western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Debussy through Stravinsky(New York: Norton, 1966),Arnold Whittall的Music Since the First World War(London: St. Martin's Press, 1977),Bryan Simms的Music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tyle and Structure(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86);若欲做进一步的了解,则二十世纪作曲家的个别传记和各个乐派专论性质的书籍是不可或缺的。在此一背景之下,这本由John C. Crawford和Dorothy L. Crawford两位夫妻档教授所合著的新书是格外引人期盼的。而作者能掌握近年音乐学硏究之趋势,以系统音乐学从社会人文之横向角度,扩展了历史音乐学传统上讲求纵向发展之视野,对纯从音乐理论层面著眼的「新维也纳乐派」学而言,应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义。

表现主义寻求极不寻常而深刻的语法以展露复杂情思

正如同「印象」、「新古典」等音乐风格之名称起源,实采自其他相关的艺术领域,「表现主义」一词原本出于二十世纪初期德国,以界定在绘画和文学上之某种特殊风格。以Wassily Kandinsky、Franz Marc和Emil Nolde等画家为代表的表现主义者于一九一〇年代的崛起,在根本上是一种内在积郁的爆发。艺术家有抒发此一难以言喩情感的渴求,而开创了崭新的技法。在探寻感性上的真理之际,他们推翻了传统的美学,取代以夸张的线条与有时强烈得近乎刺眼的色彩。

新维也纳乐派的宗师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在一九一〇年秋天自维也纳迁往柏林后,除作曲外也投入相当的精力在绘画上,并立刻为人辨视出其表现派的特质。正如Kandinsky在一九一一年所说:「(唯有)拒绝因袭有关『美』的成规,才能使人正视艺术家借以展现其个性的一切程序,只有维也纳作曲家Arnold Schoen-berg是朝这个方向走的。」(Wassily Kandinsky Über das Geistige in der Kunst(München 1911))。

印象派表现出对象在某一特定时刻的外观,反之,表现派则表现对象的内在经验。表现派的主体是本世纪初叶心理学中所敍述的现代人,他们是潜意识中莫名的恐惧与焦虑下的牺牲者,孤独无援地向既得势力挑战,并受未知力量的控制。因此表现派之艺术均散发著困兽犹斗之激情与革命性的呼号。荀白克在一九〇八年后进入无调音乐时期的代表作,如为女高音的单人歌剧《期待》Erwartung(1909)、《幸运之手》Die glückliche Hand(1910-13),和《月光木偶》Pierrot lunaire(1912)等梦魇般的音乐,即赤裸裸地显示出表现主义之色彩。这些作品不在乎表象的美感与写实性,而遍寻包括音乐、文字及声光上极不寻常而深刻的语法,展露出作曲者特有的复杂情思。

目前多数学者均认为荀白克在一九一七年进入十二音列前的无调音乐最能展示表现主义的特质,因为这些作品不但摆脱了过去在曲式与和声观念上的束缚,并蕴含著深刻而浓郁的情感。本书作者在音乐的取材上,无论是荀白克或魏本、贝尔格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显然是以此为主要原则。

作者之一的John C. Crawford目前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音乐教授,他在哈佛大学念书期间即以荀白克为硏究重点,其博士论文题目为《荀白克声乐作品(1908-1924)中歌词与音乐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of Text and Music in the Vocal Works of Schoenberg, 1908-1924(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63),可说是当今「荀学」的专家。他的夫人Dorothy L. Crawford目前任教于U.C.L.A.推广教育部,是一位女高音,并有制作歌剧的经验。两位作者可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妇唱夫随」,曾以声乐与钢琴搭档,实际从事多次表现派作品的演出。这种经验当有助于作者对主题具有超越「纸上谈兵」的更深入体认。

抽象外衣下的内涵

本书之主旨为试图厘淸音乐表现主义的年代起迄及特色,并解析一些对二十世纪音乐发展具关键地位的表现派乐曲。作者认为音乐表现主义的范围并不限于传统上所指的新维也纳三杰,故书中所采取的角度及范围均极富挑战性,而表现主义在作者生动的论证下,明显地超越了其基本的时空限制,上穷碧落下黄泉地从华格纳、马勒、巴尔托克、艾伍士,甚至极富唯物色彩的史特拉汶斯基等各形各色作曲家的乐曲中,提炼出表现主义的原汁。若仅从书名《二十世纪音乐中的表现主义》上看,反而易产生某种程度的误导。

首先,作者强调人们对于表现主义在音乐中的认识,要远逊于文学和视觉艺术,而音乐学者更不如文史学家对表现主义之硏究来得积极。作者除参考过去对表现派乐作本身的分析经验,并藉用表现主义在其他艺术领域更广泛的硏究成果,以帮助人们对音乐表现主义有更多的了解。

作者并在序文中明白指出,至今一般美国学者对表现派音乐的硏究均著眼于音乐理论和作曲技巧之分析。他并引用名音乐学者Joseph Kerman在《对音乐的沈思》Contemplating Music: Challenges to Musicology(Cambridge, Harvard Univ. Press, 1985)中的话表示,音乐学者过于注重实证主义,视艺术内部结构为一自主性的实体,而忽略了其历史、社会背景,和它与其他艺术间的交流问题。而文化史学家Jost Hermand也指责二十世纪音乐学术独钟与社会问题无关之形式结构,并不关心各时期的历史背景硏究。针对此一问题,作者曾特地赴维也纳居住一年,并随后多次到欧洲各地从事实地硏究工作,以期充分明了表现主义所存在的广大文化空间。由于本书的核心在于表现主义影响音乐最深的一九〇八至二六年间,作者认为要真正了解表现派音乐,就必须设身处地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体验当时不同的文化时空环境;否则,缺乏对此一大环境的认识,将妨碍我们对音乐本身有全盘的掌握。

作者深信表现派音乐虽多倾向抽象,根本上它却极强调内涵,许多这类作品都含有寓意或潜在主题,即使是纯粹的器乐曲。表现派作曲家的亲笔书信和生活点滴,以及其所依存之文化历史背景,均为音乐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去克服这些障碍,以便将音乐回归到原有的文化空间。

本书共分十一章,以荀白克、魏本、贝尔格为核心的第四、五、六章为例,可明确地看出作者为实践其理想所下的工夫,在错综复杂的时代艺术背景中,理出画家Kandinsky、剧作家Oskar Kokoschka与August Strindberg,以及作曲家马勒等人物与三位主角在创作上之关系与脉络。但在探讨被作者认为是表现乐派之先驱(包括华格纳、理查.史特劳斯、马勒、史克里亚宾)的第二、三章,及以史特拉汶斯基、巴尔托克、艾伍士为主的第七、八、九章中,作者以身为表现主义信徒炽烈的情感,配合细腻的作品分析及史料陈述,对这些作曲家的风格有堪称焕然一新的诠释。对于喜欢接受挑战、又能够不勉强自己被说服的读者而言,这些章节或许能提供不少耐人寻味的思索,反而提升了本书的可读性,此一气氛延续至末尾的第十一章,其中作者将议题再度扩充至一九二三年之后音乐创作里表现主义的余风,范围从兴德密特、萧士塔高维契一直延伸至现代作曲家Luigi Nono(荀白克的女婿)和Peter Maxwell Davis等。

为配合文中丰富的乐曲解析,全书穿揷了上百个大小谱例,部分并由作者加注符号辅助阅读。书中并附三十余幅包括荀白克本人,及其他表现派画家如Marc、Kan-dinsky、Nolde等人的画作,其中包括五幅淸晰生动的彩色图片。在编辑方式上,各章末尾均附录与该章节相关的参考书目,自成一体,而非集结于书后。然美中不足的是,汗牛充栋的注脚却反而全部被收录在第十一章之后,徒增查索时前后反复翻阅之困扰。

 

文字|樊慰慈  美国西北大学西洋音乐史学博士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表现派的主体是孤独无援的现代人,是潜意识中莫名的恐惧与焦虑下的牺牲者,散发著困兽犹斗之激情与革命性的呼号。

本书作者深信表现派音乐虽多倾向抽象,根本上却极强调内涵;而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其音乐回归到原有的文化空间,以便全盘掌握表现主义在音乐中的精髓。

*表现乐派一词原是借自一九一〇年代德国在绘画与文学上萌发的表现主义。此一艺术风格之基本共同点为突破传统美学之藩篱,展现炽烈的自我内在感官意识。表现派音乐,以荀白克无调时期作品为代表,虽具抽象的外观,实质上却是后浪漫革命精神的自然延续。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