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顿的代表作之一《春之祭》(欧建平 提供)
现代舞讲座 入门/现代舞讲座之八

独立:现代舞先驱的显著品格(之二)

莱斯特.霍顿(Lester Horton):美国西岸的舞蹈耕耘者(下)

莱斯特.霍顿于一九四八年创立霍顿舞蹈剧院(Dance Theater Horton)后,逐渐脱离了早期仅靠辉煌场面取胜的「非舞蹈」路线,进入以舞蹈为本的崭新阶段。

莱斯特.霍顿于一九四八年创立霍顿舞蹈剧院(Dance Theater Horton)后,逐渐脱离了早期仅靠辉煌场面取胜的「非舞蹈」路线,进入以舞蹈为本的崭新阶段。

民主地经营自己的舞团与剧场

一九三四年,霍顿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舞蹈团体──莱斯特.霍顿舞群(Les-ter Horton Dance Group)。就创作的风格而言,他从此开始逐渐脱离了早期那种仅靠辉煌场面取胜的「非舞蹈」路子,而进入了更多以舞蹈为本的崭新阶段。据他的演员们回忆说,这个团体一直处于一种非常民主的合作气氛之中,首要是作为一团之长的霍顿本人拥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他欢迎各种不同的意见,通常的创作方式是将任务交给演员们各自去完成,而避免在大家的身上打上自己的个人烙印。

霍顿也曾三次应邀飞往纽约,但都惨败而归。一次是为一部以《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生平为蓝本创作的歌舞剧《瞬间明星》编舞。遗憾的是,这部歌舞剧自首演后便一命呜呼,尽管他的编舞中不乏独创之处。而在那次合作的两年前,他还曾应邀带著自己的几位舞者,于一部百老汇歌舞剧中演出,结果也是惨败而归。

一九四五年,霍顿试图于纽约创建一个现代舞团,结果同样的一筹莫展。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一个异鄕人,要在同辈舞蹈家均已功成名就的纽约打开一个缺口的确是太难的事情,更何况那是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与文化均处于萧条期,舞蹈家的生存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激烈。此外,在舞蹈界,军事训练已经取代了舞蹈训练,而男舞者则是麟毛凤角。这一切均成为他立足的层层障碍,更使他怀念西部大草原的绿色环境。因此,他回到洛杉矶,重建了自己的舞蹈团,并且构筑一座永久性的、供现代舞专用的小型剧场(1948-1960),以及自己的舞蹈学校。

霍顿这座剧场正式开张于一九四八年的五月二十二日,并在整个暑假中的每个星期六晚间举行公演。正是在这个小型而紧凑的空间里,大量的霍顿作品与观众见面,并且通过这些作品,为美国现代舞于六〇年代的第二次大繁荣输送了大批有用之材──贝拉.刘易斯基(Bella Lewitzky)成了四十年如一日,坚持在西岸表演、编舞和教学的新一代现代舞名家;卡门.德.拉瓦拉德(Car-men de Lavallade)成了声名显赫的舞蹈家;詹姆斯.特鲁依特(James Truitte)成了美国著名的现代舞教育家;艾文.艾利(Alvin Ailey)创建并领导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舞团之一;乔伊丝.特里丝勒(Joyce Trisler)成了成就显赫的编舞家。

代表作:《春之祭》、《编年史》与《征服》

霍顿编过的作品很多:《悲剧-1942》Tragedy-1942表达了他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图腾咒文》Totem Incantation以美国北部沿海地区印第安人加入部落的仪式为基础;《莎乐美》Salome的题材是来自希腊神话,表现了一个倾城倾国的美女之堕落及其变态心理;而《波丽露》Bolero取材于拉威尔(Ravel)的同名乐曲,在编舞上,则开启了霍顿「音乐编舞」的路径。

但据当时的评论家认为,霍顿于一九三七年根据俄国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的同名乐曲创作的现代舞《春之祭》Rite of Spring,可以称作他在编舞上的最高成就之一。由于它是在好莱坞影城首演的,所以,演出的规模、剧场的灯光和音响效果,均达到了最佳的状态。刘易斯基担任了「祭春少女」(the Chosen One)的主要角色。霍顿在舞蹈的基调上,采取了与音乐同步的手法,从而使用了大量真实感强、直接了当、极为粗陋和原始风格的动作;而在具体的动作语汇上,他则采取了将地道的俄罗斯动作「现代舞」化的原则。结果,霍顿这出《春之祭》引起的争论之热烈,简直可与尼金斯基当年的情景相媲美:赞美者们称它「简单凝炼、富于独创、激动人心,并在结尾处则达到了某种宗教狂喜式的完美」;而反对者则称它「稀奇古怪、怪模怪样、单调乏味、给现代舞带来了陈规旧套」。

就在同一个时期,霍顿还推出了另外两部史诗般的巨作。一部是首演于一九三七年的《编年史》Chronicle,一部是首演于一九三八年的《征服》Conquest。

《编年史》的题材从表面上来看并无任何新奇之处,讲述的是一个女人的悲剧人生,如此而已;但从内涵上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这个舞蹈是要极力激起观众的社会意识──舞蹈从〈殖民地主题〉Colonial Theme和〈扩张〉Expansion一直发展到南北战争重建国园时期,而最后一段〈刺激〉Incitation则揭露了三K党身著红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冠,迫害一个头蒙面纱、身著土褐色衣裳的受害者。首演时,这段舞蹈立即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回响,他们禁不住站起身来,为受害者的命运担扰。《编年史》的成功使得一些评论家开始对霍顿刮目相看,并心悦诚服地将他列入「一流的现代舞蹈家行列」之中。

相比之下,《征服》的情调比较欢愉一些,但其中也隐约地流露出了某种领土扩张的欲望和唯利是图的心态,从而导致了各个州之间的战争灾难。其主题尽管取自墨西哥的民间传奇,却揭示了某种全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会斗争。

《征服》的演员是霍顿在加州米尔斯学院暑期班的学生们,其中包括了后来成为美国现代舞大师的模斯.康宁汉。这部作品中,有一段舞蹈刻划了拓荒者夫妇在房屋落成的典礼上,欣然接受邻居们的祝福。葛兰姆类似题材的舞作《阿帕拉契之春》则首演于六年之后。

有将舞蹈与电视、电影联姻的前瞻性

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霍顿还曾多次为电影编舞,代表作有《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大西洋》Atlantis等等,其中大量运用了他多年积累的各种民族学硏究的材料,他还曾用十六厘米的摄影机拍摄了自己的大量舞蹈作品,并计划有朝一日公演。他在舞蹈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将舞台风格包括在舞蹈之中,也将舞蹈包括在戏剧之中。而编舞课程则包括了为电影和电视编舞,这在四十多年前,可谓真正的前卫!

可惜霍顿一九五三年因心脏病突发而提早离开人间。如此一位才子,倘若长年生活在纽约,断然不会受到如此的忽视!然而,历史就是历史,用不著过于感伤。我们不妨这样想:倘若不是霍顿一生坚持抗战于西海岸,那么,美国舞蹈的总态势岂不是连「东高西低」也无法成立,而是得改成「东高西陷」了?

 

文字|欧建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研所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