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专栏 Columns 专栏

〈爱乐罪言〉新读

张继高先生在年近古稀之际,终于拗不过出版界朋友的劝说,出了他的第一本书──《必须赢的人》。这本书涵盖了张先生所专擅的新闻、文化、时事等类详论……民国四十年、五十年所发生的当时之事,也保存完好地崭新呈现,读来的感觉,不仅是温故知新,且有即时对照的趣味。

张继高先生在年近古稀之际,终于拗不过出版界朋友的劝说,出了他的第一本书──《必须赢的人》。这本书涵盖了张先生所专擅的新闻、文化、时事等类详论……民国四十年、五十年所发生的当时之事,也保存完好地崭新呈现,读来的感觉,不仅是温故知新,且有即时对照的趣味。

《音乐与音响》杂志的创办人张继高先生同时也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文化评论家。但是三十年来尽管时论乐论都拥有广大的读者,张先生却同时是一位不可解地坚持「不出书」的作者。文艺界的朋友们谈起来,颇有金圣叹人生几「恨」之慨,深恨「张继高不出书」。

拗不过劝说,《必须赢的人》终出版

不过最近,张先生在年近古稀之际,终于拗不过出版界朋友的劝说,出了他的第一本书──《必须赢的人》,由九歌出版社印行。

这本书,当然,在所分的五辑当中,涵盖了张先生所专擅的新闻、文化、时事等类详论,更少不了的,是音乐──书里的第四辑,题为「音乐音响.生命生活」,收了十三篇张先生在民国六十八年到八十三年之间所写的和音乐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有追怀音乐界的人和事的,也有详介中外音乐现象的。我翻读之际,却不免想到,书里的这些文章,因为是紧跟著一些刚发生的事情写的,如果写成未隔多久便汇整成书,则再好的文章也难在坊间架上维持到此时,然而因为是因缘际会地到此刻才印行,那些甚至所论是民国四十年、五十年所发生的当时之事,也保存完好地崭新呈现,读来的感觉,不仅是温故知新,且有即时对照的趣味。

在台湾听大乐团有「三要」

最给人这种对照的趣味的,是辑中的〈爱乐罪言〉一篇。文章写在民国七十三年的三月,谈的是当年八月将在美国国务院和花旗银行共同赞助下到远东八个国家巡回演出二十二场的纽约爱乐。

纽约爱乐级的交响乐团到台湾来演奏,在今天已经不算稀奇,每年至少都有两、三个。但在当时,张先生文中往前推三十年,发现三十年间来过台湾的外国交响乐团(还不一定是纽爱级的)只有八个,包括了纽约小型交响乐团(1959)、波士顿交响乐团(1960)、辛辛那提交响乐团(1966)、汉城爱乐交响乐团(1967)、日本NHK交响乐团(1970)、英国皇家爱乐(1982)、匈牙利爱乐(1983),和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1983)。其中可以看到,在NHK和英国皇家之间,竟然有十二年之久没有任何大型乐团来过。

张先生也提到,要请到大乐团来台湾,有三个必要条件,一个是乐团要到日本,顺道来访;一个是得到他们本国的津贴或补助,否则「若靠卖门票,连十分之一的成本都不够。」;一个是乐团的国家至少跟我们维持著友好关系,加上热心人士暗中奔走,「其错综复杂,足可写一本书。」这点,我想也许说明了为什么七〇到八二年之间一个乐团都没来过,那是我们的外交困境最严重的阶段。

十一年前的观察至今无甚变化

对当时正要来访的纽约爱乐,张先生作了一下经费估算,这二十二场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和花旗银行的负担约为二百五十万美元,折合当时一亿台币,也就是每场音乐会美国纳税人为他们的亚洲朋友付了四百五十余万台币。而这还不包括乐团在当地的食宿、文宣、场地、人事配合等等支出。这部分加上去的话,每场七、八百万少不了。就我个人了解所及,十一年前的这个演出成本,并不比今天为低。

当然十一年来,台币大幅升値,使得我们的付出相对减少,一九五九以来的三十五年,我们更是从极度的贫窘变成财大气粗。纽约爱乐已经不稀奇了,「可是政府财经挂帅,富人忙著买股票开水泥厂,依然很少有人真正热心关注较精致的东西。」张先生十一年前观察到的问题到今天也并没有太大改变,至于整个社会因为价値混乱、功利和恶质的娱乐取向所造成的粗鄙,对精致文化的斲伤,相信如果今天张先生发言,更会有无限感慨吧。

 

文字|黄碧端  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副主任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