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紐約愛樂

相關文章 28 篇
  • 改建後的葛芬廳大廳示意圖。
    紐約

    林肯中心葛芬廳將在10月重啟面世

    在紐約的藝術活動因疫情而停擺的18個月中,林肯中心葛芬廳(David Geffen Hall)的改建工程未停,因此近期表演重啟時便宣布,工程不但控制在預算5億5千萬內,而且將提前1年半完工,今年10月就要以全新面貌面世。

    文字|謝朝宗
    第346期 / 2022年05月號
  • COVID-19讓梵志登決定卸任紐愛音樂總監一職。
    紐約

    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梵志登宣布3年後卸任

    美國疫期最嚴重期間,他一直留在祖國荷蘭,據報導梵志登也染疫,生病及其後復健讓他減重了20磅。他說這個經驗讓自己重新衡量價值觀,決定不要再長年奔波,好與家人常在一起。

    文字|謝朝宗
    第342期 / 2021年11月號
  • 紐約愛樂總監梵志登
    特別企畫 Feature 美國

    跨界邀演開發新路線 展現被遺忘的女力之聲

    紐約愛樂、舊金山交響都因疫情取消至年底的演出,其餘樂團則還在觀望。適逢二○二○年為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完整保障了美國女性的投票權)通過一百周年,樂團紛紛以女性作曲家為主題,介紹許多被遺忘、同樣值得被關注的聲音。另外,邀請非典型古典音樂家參與演出的情形也更為普遍,顯示美國樂團開發新路線、新聽眾的企圖不減。

    文字|吳毓庭
    第332期 / 2020年08月號
  • 舊金山交響樂團總監湯瑪斯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英國、美國

    從議題出發 鑑往開來探索音樂價值

    在二○一八/一九樂季,英美樂團以慶祝作曲家周年為主軸的安排少,以「議題」為出發者眾,而議題又多聚焦音樂對歷史、人類身世之意義,呈現出作品的普遍價值,比如二○一八年底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一百周年,不少樂團都對此作出特別回應。大致而言,美國樂團在新樂季期待以音樂鑑往開來,英國樂團則仔細回顧音樂對社會文化造成的影響,以挖掘出聽眾與作品間更深入的聯繫。

    文字|吳毓庭
    第308期 / 2018年08月號
  • 大都會歌劇院扶正聶切-瑟昆(圖)提前兩年接掌音樂總監。
    紐約

    紐約愛樂與大都會歌劇院 從新樂季看未來

    紐約在地最受矚目的兩大音樂團體紐約愛樂與大都會歌劇院,近期都宣布了新樂季(2018/2019)的節目,前者的領導班底全新上任,在地人不太熟的新音樂總監與捲土重來的新總裁,透過「在地性」的節目安排要與紐約人拉好關係;後者則因領軍四十年的列汶身體狀況、性醜聞等問題被開除,新任音樂總監聶切-瑟昆提早接棒,人事更迭比節目更受矚目。

    文字|謝朝宗
    第304期 / 2018年04月號
  • 紐約愛樂在林肯中心的葛芬音樂廳重建計畫又觸礁。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約愛樂找「家」路迢迢 音樂廳重建計畫打掉重練

    如何改進紐約愛樂固定使用的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是個糾纏過去廿年領導階層的難題,之前二○一五年提出的規劃是由娛樂大亨葛芬捐款資助整修音樂廳,但新任紐愛總裁黛博拉.博達一回鍋就出招,宣布全新計畫,將保留原本林肯中心音樂廳的外觀,但裡面全部重建。

    文字|謝朝宗
    第299期 / 2017年11月號
  • 博達回鍋任紐約愛樂總裁震撼樂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黛博拉.博達重任紐愛總裁 能否翻轉頹勢眾人期待

    可說是當前美國最成功的古典音樂經理之一的黛博拉.博達,過去十七年擔任洛杉磯愛樂的總裁,把樂團帶領成業界楷模。而當年從紐約愛樂出走西岸的她,三月中又被紐愛迎回重任總裁,能否將連續幾年頹勢的樂團帶出新氣象?能否讓困窘財務重見光明?都是她接下來的重大挑戰,也讓紐約古典音樂圈充滿期待。

    文字|謝朝宗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 名指揮家祖賓梅塔率「紐約愛樂」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協奏者爲女小提琴家米多莉)。
    表演藝術的視覺經驗

    星光熠熠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9期 / 1993年07月號
  • 馬索與紐約愛樂
    即將上場

    紐約愛樂台北行

    紐約愛樂今年的亞洲之旅是由新任指揮馬索(Kurt Masur)帶領;台北是紐約愛樂的第三站,也是他們第三度造訪。歷史悠久的紐約愛樂具有多項優良的傳統與紀錄,包括首演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而截至目前,紐約愛樂已演出超過一萬兩千場音樂會,台北這二場分別編號第12203及12204場。 由花旗銀行贊助的台北演出曲目是馬勒第九號、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理査.史特勞斯的〈死與變容〉,還有由Thomas Stacy擔任獨奏的美國現代作曲家羅倫之英國管協奏曲。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0期 / 1994年06月號
  • 前林肯中心總裁伯恩斯坦之前忽然離職,最近爆出內幕,原來與桃色事件有關。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新聞未結又生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城市藝波單元每月一次,就新聞來說時間跨距比較長,希望是能在事情告一段落後再來總結。但總有些事的發展綿延不絕,看似完了,但暗潮洶湧,在後來又爆發出來。這裡就要把幾個之前談過的事其後續發展再來談一談。

    文字|謝朝宗
    第284期 / 2016年08月號
  • 荷蘭指揮家梵志登已確認將成為紐約愛樂新任音樂總監。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梵志登確認接下紐愛 大都會歌劇院列汶欲去還留

    紐約兩大音樂團體紐約愛樂與大都會歌劇院都有人事問題,但前者已經柳暗花明,後者則仍混沌難清。自從宣布將由荷蘭指揮家梵志登接任,紐愛的未來看似清晰許多,但未來將臨的「流浪期」,也是新總監的一項難題。而在位已經四十年的大都會歌劇院總監列汶,身體每況愈下,繼任人選眼看不找不行,但列汶的醫師又說他撐得住,可見其難捨之心,讓歌劇院要做後續安排也難。

    文字|謝朝宗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 德高望重的馬捷爾是這波音樂總監遴選潮中,年紀最大、最特殊的人物。
    特別企畫 Feature

    指揮中的老頑童──馬捷爾

    年高七十一的馬捷爾在全球傾向年輕化的指揮群中,半路殺出,成為紐約愛樂下任音樂總監。德高望重的他,就像個老頑童,曾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邊指揮邊秀小提琴功力。這位老來俏的指揮家,是這波音樂總監改選風潮中最特殊的人物。

    文字|陳志宥
    第104期 / 2001年08月號
  • 紐約愛樂音樂總監艾倫.吉伯特
    即將上場 Preview 現任總監首訪台灣 紐約愛樂再現光芒

    艾倫.吉伯特 讓百年老店再現活力

    父母皆是紐約愛樂團員,自己也是紐約生長,可說是「紐約愛樂之子」的艾倫.吉伯特,二○○九年接掌紐愛時沒多少人認識,但到了今天,他的新人新政,已經讓這個百年老店,綻放屬於新世紀的躍然活力!

    文字|李永忻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巴爾的摩交響樂團總監艾索普
    焦點專題 Focus 英美

    景氣不佳 樂團求「穩」難求「新」

    在舉世經濟景氣不佳的氛圍中,英美樂團多採保守穩健策略,多以明星牌加持,期待有票房保證。另一方面,加入影像呈現的音樂會形式,也攻占各大音樂廳,成為演出亮點。而在人才方面,前幾年崛起的新生代指揮入主大團,已經逐漸站穩腳步,成為老樂團邁入新紀元的主要力量。

    文字|王世強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一加一的計算與算計

    對企業而言,只要為了經營管理的合理化和股東權益的最大化,合併是值得考慮的手段。然而藝術機構並不以營利為最大目標,藝術家常常要求的是更大的主體性,合併涉及許多妥協,所謂分工合作的原則即使可以掛在嘴邊,一旦主導權的爭議浮上檯面,人窮志不窮的藝術家性格就完全展現,無可相讓。

    文字|黃志全
    第132期 / 2003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表演藝術不打烊

    紐約無論對自己人或是外來人都不妥協,飛躍在地底下的地鐵,或是在林肯中心的紐約愛樂開季音樂會,就算是經濟不景氣,或是恐怖主義,都抵擋不了他們的生物時鐘,就像表演藝術裡的那句名言:The show must go on, no matter what。

    文字|Zoe佐依子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 「中國對外演出公司」在海外推廣大陸表演團體相當積極,圖為2009年青島交響樂團在卡內基音樂團演出的宣傳明信片,今年又要帶兩個舞蹈團來林肯中
    紐約

    中國表演團隊 挾經濟實力強勢外銷

    中國近年來經濟實力興盛,成為眾所矚目的世界市場,但其向海外推廣文化軟實力的氣勢也愈來愈盛。除了有哈金、郎朗等打入西方主流的藝術家,近來表演團隊與製作也積極外銷放洋,台灣很長一段時間享有的創意優勢名聲,還能維持多久,不免讓人擔心。

    文字|謝朝宗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紐約愛樂此次來華的演出曲目,展現極大的包容性與寛廣的表現力。六月十七日在台北的演出排出了德佛札克的第八號交響曲、拉威爾的圓舞曲和波麗
    焦點

    二十世紀樂團藝術的兩極

    紐約愛樂高度自由化、經過多重文化洗禮和商業取向的獨立自主,和聖彼得堡愛樂帶有宮廷樂團的高貴氣息,極度依循傳統和幾近閉門造車的精雕細琢,恰成爲本世紀東西方文化極度發展的兩極表徵。

    文字|顏涵銳
    第66期 / 1998年06月號
  • 音樂

    冷靜無情,駕馭馬勒的「龐然巨物」

    簡文彬處理第六號的幽暗面,刺激而無憐憫之意,冷靜如金屬的色澤,甚至有著撕裂的快感。他帶著這股無情與化繁御簡,即使到了第四樂章,樂團有如進入延長賽的足球隊出現疲態,但他仍維持了樂曲的形貌不至鬆潰,直到定音鼓擊出所謂「命運的打擊」,才得以善終此曲。

    文字|吳家恆
    第117期 / 2002年09月號
  • 伯恩斯坦是世人印象最深刻的紐約愛樂總監,該團更贈予他「桂冠詩人」的頭銜,可見他對紐約愛樂有多麼大的貢獻。
    特別企畫 Feature

    人脈資源充沛,老牌硬是要得

    老牌的紐約愛樂在與義大利指揮慕提的合作破裂後,宣佈與紐約愛樂有長期合作關係、德高望重的指揮馬捷爾為下一任音樂總監。在全球傾向年輕化的音樂總監風潮中,馬捷爾的出現無非是最引人注目的焦點。這位曾以神童之姿指揮樂團的老牌指揮是否可以將這個難以駕馭的樂團帶向高峰,進而擺平苛刻的紐約樂評,將是馬捷爾面臨的挑戰。

    文字|陳志宥
    第104期 / 2001年08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焦點專題 Focus

    田孝慈:「身體會給出千萬種不同的答案」

  • 音樂

    班貝格交響樂團亞洲巡迴 攜手陳銳在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