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元节,大部分的人可能想到的是七月十五日供「好兄弟」大饱口福的盛会,然而其确实来源及当天施与被施的意义,则更含富了垦拓文化的民俗意涵。
在台湾节庆里,中元节是较能表现垦拓文化的民俗节日。远古时期,基于对无主厉鬼的恐惧与慈悲,民间会有定期的祭祀习俗。等到六朝时期,道教的三元日(注)形成,其中七月十五的中元日,成为祈求地官淸虚大帝赦除孤幽罪愆的节日。当佛教也将盂兰盆(即梵文 Ullan bana,或 Ullam Pana的音译,意思是「倒悬」,喩困苦之甚)的救倒悬风俗传入,僧尼开始营建盂兰盆以盛百味斋供请神,加上目莲救母的故事,以及中元庆赞的中原旧俗──即祭祀那些从闽、粤来台垦拓的过程中,由于水土不服、开垦艰难,以及族群械斗等原因而客死他鄕的无主孤魂──因此,台湾的中原祭祀也就被赋予另一种新意。
历史的追忆及对死亡的思索
民俗信仰的死亡观,是对生命终极的关怀态度。凡是自然死亡并经过正常处理的丧葬,则被国人视为神灵或祖先祭拜;但是对于客死、凶死的非自然死亡,并且不能安葬入土的孤魂滞魄,人们却怀抱著既恐惧、又悲悯的情緖,于每年七月定期祭祀,期望经由沟通、供献的行为,使这些「好兄弟」能够获得施食,不再作祟于人间。所以从七月初一开鬼门,到月底或八月初一关鬼门,就成为各种公、私普渡的习俗。而在地方开发时,曾经因发生如基隆的「漳泉拼」等械斗而丧生的孤魂,均会在中元祭典时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习俗流传数百年,至今仍有由同一姓氏的宗亲所组成的「字姓」祭祀团体来轮流主普。所以中元祭是普遍性祭祀厉鬼的习俗,也是各有特定对象的地方风俗;它早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追忆、一种对死亡的思索。
为了召请孤幽,在庆赞中元的仪式中,会有两种情境出现:施与受(被施);此界的人要将畏惧与悲悯的心意,透过各种献供的食物、供品表现出来,并由佛教或道教人士为中介,祈祷诸神的功德。道士要奉请中元地官大帝与太乙救苦天尊,而和尚则要虔奉地藏王菩萨及观音大士。只有经过诸神(施者)的施舍,孤魂(被施者)才能享有那些做过法的「法食」。为了让十方万类的孤幽都能蒙受施食,现场会有长竹架起的灯篙高高竖起(此仪式称为「竖灯篙」),使凡受阴光普照之处的陆上孤幽,都可被召请前来。对于水中的孤幽,则另举行「放水灯」。当一盏盏的水灯被焚化,并随著流水漂向远方,人们相信水灯(及灯篙)将照遍幽冥,而境内所有的孤魂也会在长久的期待中被召请而来,展开一场「施与被施」的盛典。
阳间人与阴间鬼的抢孤竞赛
普渡场是中元祭的主要场景,道士或和尚在坛场上先进行一场场的经忏与供献,所有蒙召而来的众孤幽都要在坛前,或听经闻忏以求忏悔,或凭栖于特地为他们建造的同归所与寒林所(纸房),以享用供食。在坛外大士爷高大而威猛的神像维护著普渡场的秩序,好让较弱势的孤幽也都可享有一份供品。等到水陆孤幽都聚齐后,孤筵上也就摆好各种山珍海味的供品,而高高矗起的抢孤台,则是最受瞩目的孤棚焦点。
在民俗节日中,不仅孤幽被准允到阳间受施,连人间的民众也被准许进行疯狂的抢夺行为。抢孤台的孤魂旗和孤食是供人抢的,普施台的供物、祭品也是供人抢的。那些供食经过法师的筵净,发食后,十化百、百化千、千化万,抢孤(指「人」抢夺孤旗与孤筵的动作)与「孤抢」(指「鬼」的抢孤动作)就在热烈的抢夺中,各抢所要的。「吃了保平安!」这是一场此界与彼界暂时不分彼此,阳间人与阴间鬼都陷于狂欢的节庆。
「罪与赎罪」的仪式与神话
每年七月,一次又一次重复著召请的仪式,也一次又一次重演著久年的悲凄故事。在仪式性的表演中,人们一再追忆那段逐渐褪色的历史情怀,也提醒新的一代又一代,这是一个密合著生存与斗争、爱与死亡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的讲述中,是否感悟到什么?学习到什么?为了与大自然争、与另一族群争生存的权利,开荒与械争一幕幕重演在眼前,而死亡独覇于一切之上。于是,恐惧与悲悯又驱使人们献出供物与关爱,在仪式演出与故事讲述中,每一年的中元庆赞都试图恢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幽冥的关系;也试著为人间、阴间建立新秩序,这就是有关中元普渡的神话与仪式所象征的意义。在人类不断创造历史的行为中,也不断创造「罪与赎罪」的仪式与神话,这大概就是中元祭所深刻启示的吧!
注:三元日是指正月十五的上元日、七月十五的中元日,及十月十五的下元日。
文字|李丰楙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