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动向备受瞩目的林丽珍,继完成史诗气魄的《布农族乐舞祭》之后,今年五月又即将于国家剧院呈现一出以内省关怀的精神,剖述台湾中元普渡的新作──《醮》。
《醮》
5月5〜8日 19:30
国家戏剧院
以洞灼时代精神、精致琢磨见称的林丽珍,结合现代舞、南管弹唱、民俗史料、视讯媒体,和中国传统乐器等多种素材,贯穿于《醮》的陈述之中。该作借由遍于全台普渡仪式活动,做为抽象形式之下的内涵精髓,表达台湾常民文化永不凋落的坚忍、敦厚之美。不仅打破长期盘踞现代剧场中浅薄、强植的西洋美学模式,亦进一步建构真正隶属台湾族群的心灵演化录,和由内而外应运而生的美学形式。这种舞出「台湾欲念」的真诚创作态度,已在编排、锻炼之下,窥见其深切、悠远,且俐落的动人气韵。
从中元普渡的仁、恕精神出发
关于多年来台湾艺术创作者争论不休的问题──「台湾美学论和美学特质在那里?」林丽珍表示:「最好的创作素材,就是与自己切身关系、触手可及的土地上的素材。我们的问题是,长久以来蔑视自己家园的生命历程,宛如手捧金饭碗,却沿街讨食的乞丐。因而,现在不仅要进行重拾、修复的工作,也要承担去芜存菁的责任。」
于是,基于这多年来的心愿,林丽珍自去年八月,开始著手拟定、筹划《醮》的制作和演出内容。她参考了大量的台湾民间信仰、移民史料,并积极征询各相关领域学者。经过厘淸庞杂的资料后,《醮》的创作方针逐渐底定。她深为普渡仪式中的仁、恕精神所感动,据此观点出发,将《醮》分为主题明确的十二个段落,即:〈启发〉、〈引鼓〉、〈献香〉、〈竹林〉、〈水影水映〉、〈遥想〉、〈引路〉、〈孤灯〉、〈引火〉、〈乩童〉、〈抢孤〉和〈烟灭〉。每段既各成一完整主体,前后相互呼应;其气韵,更因民间艺人错落出现的弹唱,及视讯媒体的适切运用,更形生动感人。导演虞戡平指出,多年来,他观察林丽珍舞作的感想是,「她的舞蹈充满了戏剧张力,每一部作品,都具备一种饱满的力量,恰当地将演出推向高峰。」
肢体动作源于生活、仪式
从舞蹈的肢体与情境表征技术性看,《醮》的演出是高难度的,所需角色人数,亦是林丽珍创作里较多的一次。在甄选舞者的过程,林丽珍的考核仍秉持既有的多层面与严谨度,不仅在去年十月初,透过招考来审核舞者的专业技术,也持续在排练中密切观察舞者情緖、耐力和敏锐度的变化进展。
林丽珍说:「《醮》的精神既是源于常民文化中可见的招魂、驱邪、祈福、较阵……等活动,那么,融于其中的肢体活动,才是我们内心欲望的真正表现,也才是我们所要发挥的舞蹈。」换言之,《醮》的舞蹈形式源于生活、仪式的需求,如祭仪中身体下盘的稳定运作、乩童的踢腿、八字行,以及被附身乩童的肌肉抽动、收缩……等等;依据这些动作,自然地激发舞者内心的喜怒哀乐。
林丽珍认为,《醮》的表现难度不仅在肢体协调性、持久性,和爆发力的控制上,也需要进入完整的情境体验,达到沈著、精致的表演。她的新生代学生顾哲诚,一位曾获南非罗得堡艺术节舞蹈冠军的优秀新人,往往在《醮》的排练中挥汗如雨。但对于历经各种表演的他而言:「这支舞码,是一种由内而外,挑战性极高的经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竞技练舞』方式,而是一种修行、体验,逐步地融入普渡的特异情境。」
身为台湾的一份子,我们深切期待林丽珍的《醮》,并想探知她将如何挥洒、呈现震憾人心的风貌。也许,林丽珍这样的创作者,是无法令人预测衡量的,也唯有静静地融入《醮》的深远情境之中,才能寻得属于《醮》的本质。
特约撰述|张维伦
林丽珍作品年表
舞蹈作品:
1970 《三人行》、《月光》
1971 《空缺》、《葬花吟》
1972 《白痴》、《愚夫愚妇》
1976 《乘风破浪》
1977 《哈萨克神殿》
1978 《不要忘记你的雨伞》
1980 《燕子》
1982 《我是谁》
1989 《天祭》
1990 《镜中女》、《茶山情歌》
1991 《节庆》
戏剧作品:
1983 《代面》兰陵剧坊
1985 《九歌》兰陵剧坊
1989 《萤火》兰陵剧坊
电影作品:
1983 《搭错车》
1984 《带剑小孩》、《笑匠》
1985 《台北神话》
其他:
1991 「原住民布农族乐舞篇」艺术总监
1992 赴美林肯中心「向中华民国致敬」艺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