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时的李淑德兴趣广泛,小提琴祇是其中一项。(李淑德 提供)
人物点描 光复50周年/人物点描/音乐

为小提琴抚育一生 台湾弦乐之母李淑德

民国七十八年,台湾乐坛大事之一便是已享誉国际的小提琴家林昭亮、胡乃元、辛明峰、刘怡曼、施维中、余道昌等人联合演出的音乐会,而促使他们聚在一块儿的理由是为他们共同的小提琴老师庆祝六十岁生日,并为老师筹募基金以购买名琴供新秀使用的心愿尽力。这位让他们口中念念不忘的恩师,其实也是台湾许多小提琴家的共同启蒙老师,一位为台湾小提琴音乐教育奉献了三十余年的教育家李淑德。

民国七十八年,台湾乐坛大事之一便是已享誉国际的小提琴家林昭亮、胡乃元、辛明峰、刘怡曼、施维中、余道昌等人联合演出的音乐会,而促使他们聚在一块儿的理由是为他们共同的小提琴老师庆祝六十岁生日,并为老师筹募基金以购买名琴供新秀使用的心愿尽力。这位让他们口中念念不忘的恩师,其实也是台湾许多小提琴家的共同启蒙老师,一位为台湾小提琴音乐教育奉献了三十余年的教育家李淑德。

由信义路弯进永康街,位于永康公园旁的李淑德家中,也是几十年来教学生的地方,墙上挂满和学生合照的照片及各式奖牌,一派爽朗的李淑德谈起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及其一手调教、如今享誉国际的高徒,一如痴心父母聊起了育儿史,往日点滴一一淸晰浮现。

转折多采的习乐历程

生于屛东世家的李淑德从小就在音乐环境中成长,擅于多项乐器的父亲给了她最佳的音乐启蒙。六岁开始接触钢琴,但因不会看谱,仅凭直觉音感的弹了五、六年,中学时改习小提琴,就此和小提琴结下不解之缘。

然而音乐并不是李淑德靑少年时代的唯一,兴趣广泛的李淑德对音乐之外的美术、体育也十分拿手,民国三十五年曾代表屛东参加省运标枪比赛摘下金牌并破了大会纪录,对美术的喜爱更使她考入省立师范学院(现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而非音乐系,跟随陈慧坤、张义雄等人学习。民国三十八年师大爆发学潮后,李淑德转至音乐系随戴粹伦习小提琴,此一转折,间接的改写了台湾日后弦乐发展史。

民国四十六年,李淑德只身搭乘渡轮至美国求学,考入美国四大音乐学府之一的新英格兰音乐院(The New-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主修小提琴;毕业后又入该校硏究院随著名小提琴露丝.波斯尔(Ruth Posselt)进修,民国五十三年获得小提琴硕士学位。

「新英格兰音乐院以教学严格而闻名,加上学校不曾认师大学位,许多学分均必须重修,而以往在国内未曾打好的基础,在此一时期都得到改善。硏究所时的老师Ruth Posselt对我有如慈母般的照顾、指导,让我这个异国学子备感温馨。她今年已八十多岁,前阵子去美国时曾和她联络。」李淑德表示,在新英格兰音乐院七年的训练、学习,对其往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助益,而该校于入学考时即测试学生性向的方式对李淑德决心从事小提琴音乐教育亦有决定性影响。

怀抱小提琴走全省

民国五十三年冬天,李淑德带著国内第一位小提琴硕士头衔回国后旋即获聘至师大任教,并于台湾北中南开演奏会获极高评价。而在此之前,李淑德即于台湾第一个儿童乐团──三B儿童管弦乐团指导弦乐部。开始了李淑德学校与民间教学的漫漫长路。

「三B是由当时台南一群医生发起成立的,由郑昭明负责训练,我回国时他们已成立二年了,我是负责指导、训练他们的弦乐部,这些台南医生对音乐很热情也很疯狂,当时台湾音乐风气最盛的地方就是台南。像高慧生、高安香、苏正途、苏显达、侯良平等都是三B出来的。」

李淑德的民间教学远较其体制内教育来得活络且知名,按李淑德的说法是因为「不喜欢教大人,虽然比较好教」,加上李淑德深刻体会到唯有在小朋友骨骼尙未定型前加以训练,才能打下好的基础,「就像马戏团的训练多是从小开始,因为还没发育完全,可塑性很大;否则,等到手指都硬了、定型了,要再修正就很难了。」

因此,李淑德将师大的课程集中于一星期中的一、二天,其余时间便开始搭车巡回教学,「我的教学大多集中在南部,一则是当时台北音乐并不发达,南部反而蓬勃,加上离开台北可免去与台北老师争学生的烦恼,他们是没人肯这么大老远的下去的,间接避开台北是非地。」

五十四年十一月,李淑德应台中企业家郭顶顺之邀,筹组「台中少年儿童管弦乐团」,并负责训练工作,开始中台湾的音乐教育。在李淑德回国后的短短三、四年间,小提琴发展即有丰硕的成果,而其一手调教的学生,亦频频于各项比赛夺魁。

「当时儿童乐团是很稀奇的,尤其是成员多半祇有七、八岁,一到菲律宾马上就引起轰动。」这支民国五十八年为庆祝菲律宾马尼拉文化中心落成使用的庆祝团体──「中华民国访菲儿童交响乐团」系由台北光仁小学儿童管弦乐团、台中少年儿童管弦乐团及台南三B儿童乐团所挑选,由郭美贞担任指挥,李淑德及郑昭明为教练,是当年国际乐坛盛事之一,李淑德每次提及便掩不住得意神色。

民国六十年,郭顶顺与李淑德继「台中少年儿童乐团」之后,又创立「中华少年管弦乐团」,由李淑德兼任团长及指挥,小提琴部成员包括侯良平、高慧生、林昭亮、胡乃元、陈泌红、高安香、吴庭毓、辛明峰等人,是集当时之菁英于一团,二次巡回演出均广受好评,而小团员亦于各项比赛中得名,或通过考试出国留学,为当时刮起一阵音乐之风。

要就要最好的教学理念

承袭了美国新英格兰音乐院的严格教育,反映在当时台湾社会有人认为过于严苛,甚至传闻学生家长须于李淑德家楼下等著接李淑德丢出的乐谱、老师打学生等传闻,对此,李淑德一概笑而置之,认为这不过是怕她抢学生的技俩之一。「严格,那要先看严格的定义是什么,那种业余的随便就通过了,学生当然觉得满足,有成就感,但对我而言,必须训练到能把曲子演奏完整为止,我的严格就是不容易通过。」

最让李淑德学生感念在心的除了每周风尘濮濮的巡回教学,便是李淑德的因材施教。李淑德表示,一开始时会较著重于技巧的正确性,但也须留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人中指好食指不好,有人小指特别差,要针对不好的加强训练;又如,有人音乐性好、技巧不好、有人手怎么都快不了等,这些都要严格的纠正过来,把底子打好了,才能谈其他的。」

林昭亮小的时候李淑德也察觉到他拉琴倾向流露出丰沛的感情和甜美的音乐性,并对旋律优美的曲子特别偏好,而忽略了基本的技巧训练,因此,李淑德便一方面补强他的基础训练,另外,也引导他的特殊音乐性发展。

「教小提琴真的很累!」李淑德说,教时眼睛要盯在旁边看,判断、纠正缺点,「第一是弓绝对不能弯,一定要保持九十度的姿势,这是最基本的,再来则是拉琴的站法、姿势的纠正、指法的正确等细节。我现在一上午若教到第四个学生就受不了,眼睛压力太大了,尤其小提琴音色较尖锐,更是压迫。」

今年甫于师大退休的李淑德谈起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仍对民间教学情有独钟,「教年纪较大的学生的好处是他们比较能听懂,但因他们大多已定型,很难改变什么,而小孩子就不同,可塑性强。」「当年回国后,我便决心朝教学的路走,一方面是自己起步太晚,自知再努力也祇能拉到一定程度;再则是鉴于自己的经验,体会出学琴必须趁早打好基础的重要,所以回来之后便东奔西跑的教小孩子。」「小孩子虽然比较难教,但如果家长会一点乐器就有很大帮助,可以在小孩子抓不到音的时候帮他们抓,像三B儿童的父亲们大多会乐器,如高慧生的父亲会弹钢琴,苏正途的父亲则什么都会,每次演出若有缺都是他来递补。」「我教的学生很有趣,最初的三B是医生的小孩,后来换一批全是生意人的小孩,后来又换成老师的小孩,老师的孩子也比较好教,因为老师大多为师范生,有音乐基础,但也很麻烦,干涉太多,而且常固执的认为祇要努力学就可成器,但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例如手太小、太短等先天性因素就是无法拉得好,常常是一厢情愿的将小孩送出国才发现。」

而面对现行的速食教学文化,坚持初衷的李淑德亦不免感叹今不如昔,「五、六〇年代学音乐的小孩较自由,也比较具创造性;而现在的小孩,时间被切割的太细,一个接一个的课程,压得小孩子都喘不过气来,连思考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是轻松游玩的时间了。教给的东西没办法反刍后再吸收,祇一昧的求技巧正确;当然,他们也会拉得很不错,但拉出来的声音都一样,定了型了,不像以前每个小孩子拉起来都不一样,有自己的特性、很好玩。」

台湾的桃乐丝.狄蕾

放眼国内知名小提琴家均出自李淑德之手,这位「教母」有何感觉?「没什么啊!他们能有成就,我当然为他们感到高兴,而且不管他们在那,都会让我知道他们的状况,有时,我出国也会去找他们,都还保持联络。」

「我常说音乐之路就像赌博,自己要有心理准备,学音乐的人口太多了,随便一个乐团小提琴手招考就有上千人应考,能像林昭亮的有几人?回国后的生计也不一定就没问题,前阵子有人问苏显达可否成为专业演奏家而不教学生,苏显达回答说那无法维持家计。所以我对现在要走音乐演奏之路的人的忠吿就是自己想淸楚,决定做就别后悔、瞻前顾后的,失败了也别抱怨,因为那是你自己的决定,怨不得人的。」

虽然师大退休,但仍任教于师大附中音乐班及辅大音乐系的李淑德总也闲不下来,虽说不鼓励学生往音乐演奏发展,但见到学生个个成器仍掩不住背后的喜悦之情。六十岁生日的募款音乐会虽未能筹足钱以购买新琴让新秀使用,但李淑德仍未放弃,仍计划著各种筹款的可能性。八月的中南美之旅回来后,又兴致勃勃地在永康寓所教起琴来,一如过去的几十年,这儿的琴音虽生涩,却从未断过!

(本刊编辑 钱丽安)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