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一苇:「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多写一些剧本。」(王耿瑜 摄)
人物点描 光复50周年/人物点描/戏剧

默默耕耘的剧场「唐.吉轲德」 姚一苇的四种身份

一向被文化界尊称为「姚老」的姚一苇,和被尊为「中国戏剧导师」的李曼瑰是台湾戏剧史上,两个相当具代表性的人物。后者投注她所有的心力于推展剧运,前者则持续创作超过了三十年,一直到今天都还在出书、做戏。不仅如此,姚一苇一人还身兼四种身份,继续在台湾文化活动中默默耕耘。

一向被文化界尊称为「姚老」的姚一苇,和被尊为「中国戏剧导师」的李曼瑰是台湾戏剧史上,两个相当具代表性的人物。后者投注她所有的心力于推展剧运,前者则持续创作超过了三十年,一直到今天都还在出书、做戏。不仅如此,姚一苇一人还身兼四种身份,继续在台湾文化活动中默默耕耘。

台湾戏剧界人士里,只有李曼瑰和姚一苇被大陆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收录其中。大百科称姚一苇剧作内容充满多样性。其实,除了剧本外。戏剧及文艺理论的经典大作:亚里斯多德《诗学》最早(一九六六年)的台湾译注本也是由姚一苇所著,七〇年代最重要的文艺刊物《现代文学》由姚一苇独力主持了最后五年的编务,一九八〇年,姚一苇催生了台湾的第一届「实验剧展」,大陆国家级剧团最早演出的台湾剧本是姚一苇的《红鼻子》(一九八二年),台湾的第一个戏剧系是姚一苇在十三年前所创设的……。当我们回顾台湾剧场近几十年来的发展,今年七十三岁的姚一苇(1922〜)──「文学戏剧」捍卫者、剧作家、文学理论家,和老师──是我们无法忽略的。

「文学戏剧」的捍卫者

姚一苇在《戏剧与文学》、《戏剧与人生──姚一苇评论集》两本书当中,都曾提到「戏剧是文学的一部分」的观念。事实上,姚一苇所有的剧作都属于「文学戏剧」的范畴:剧本本身就是一部可读性极高的文学作品。「许多人把语言当做是沟通的障碍,把剧本里的语言、故事改得乱七八糟的。那算是戏剧吗?那当然不能算。」他对部分导演不尊重剧作家「原意」而推出的戏,以及一些没有明显剧情及故事的戏是一样不能接受的。

对于一个「严肃」看待戏剧活动的人而言,姚一苇对于「文学戏剧」的捍卫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他对于部分导演(如彼德.布鲁克的《仲夏夜之梦》)把古典剧本「大改、特改」成他们「自己的」作品而感到愤怒。姚一苇甚至认为这些导演是想借机来捧红自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已。

这个想法,许多人可能会抱著存疑的态度。而这种导演应尊重,并理解剧作家原创想法的观念,在大多数以「表演」、「舞台构图」先行于剧情发展、剧作家原意的「导演剧场」、「表演剧场」里,根本就是要「被革命」的思想。但是,姚一苇在这部分的看法仍然保有他的骄傲:「英国文学少了莎士比亚的剧本,可以吗?德国文学少了歌德的剧本,可以吗?……戏演完就没有了,只有剧本会被永远的传下去。」

剧作家姚一苇

今年六月份,才以自编自导作品《重新开始》获得观众及媒体一致好评的剧作家姚一苇,总共写有(并出版)十四个剧本。除了第一个作品《来自凤凰镇的人》明显带有曹禺作品(特别是《日出》)的影响以外;他的其他剧作则都属于原创性的剧本。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多写一些剧本,剧本应该是以人为主;我们这个时代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人値得写下来……经常去搞改编或翻译的本子有什么意思?」姚一苇的剧本属于所谓的「传统舞台剧」:即戏本身主要是以对话来发展故事、塑造人物性格、动作指示不多;讨论的则多是永恒人性中的基本问题:例如《傅靑主》谈的是傅靑主对原则的坚持,《重新开始》以夫妻生活、成长中的学习与变化来反映人性和时代。而他处理故事的手法则大多朝著以敍事剧、间或参杂著歌队与其它象征性的方式来进行。

姚一苇的剧作大多「文学性」极强,他对文学戏剧的坚持,很明显的反映在他的剧作里。他的剧作普遍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时代性、地域性并不强(即便是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申生》、《碾玉观音》也一样)。以他最常被搬演的剧本《红鼻子》为例,滨海的饭店,聚集了各自有生活难题得面对的人物:一个来避台风的杂耍团,一个为了活出自己、寻找快乐真义的红鼻小丑……这些人物在廿四小时中所产生各种冲突与矛盾构成了这出戏。他的《来自凤凰镇的人》及《一口箱子》,也分别以几个人在几个小时内面对某事件的反应构筑而成。姚一苇的剧本只要加上一些调整,它可以发生在世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姚一苇在面对话剧──这种现代的、西方的表演形式的时候,他的态度是严肃而且考虑深远的。他在一次谈到他想将中国剧场的特色融入话剧作品中的文章里,写下了极为动人的话语:「我企图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戏剧,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为开拓我们自身的文化尽一点力。我更希望……所有朋友,也怀著与我相同的愿望……这种愿望可能会落空,但我的一掬愚忱,则是与天共鉴的。」

文艺理论家姚一苇

姚一苇在文艺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学、戏剧及文学三方面上。关于美学及各种艺术理论的扛鼎巨作: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姚一苇更早在二十七年前就已参照各家论述而译出《诗学笺注》。

「这本书可是说是影响我一生的,我发现凡是要做理论的大概都会提到这本书,任何一个选集,也就是不管是美学、艺术批评、文学理论、戏剧批评、戏剧理论,甚至于艺术理论,这个才是基础,所以我真真实实的花了些时间在这个上面。」这本已再版十余次的《诗学笺注》至今仍是国内《诗学》的第一个及最后一个译本。

姚一苇自己在美学上的理论,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整理,已经先在一九九三年先出版了《美学三论》:即〈论感觉〉、〈论直觉〉、〈论知觉〉。末来还准备再出版另「三论」:〈论想像〉、〈论感受〉及〈论统觉〉。姚一苇认为他在的美学知识上的启迪:「先是读了朱光潜几本基本美学的书,后来到了台湾,开始用日文及英文对付著看黑格尔、康德之后,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观点。」

在文学理论部分,姚一苇在《文学论集》、《戏剧与文学》两本书中提出了许多跨学科、比较文学的观念。至於戏剧理论方面,他则更几乎是国内唯一在从事这类研究、而又持续出书的学者。

「理论的产生总是落在作品之后,一定是先有作品,然后才有理论。」姚一苇除了「制造」作品以外,他对文艺理论的持续钻研更是国内学者中少见的勤快者。淸华大学外语所的陈传兴从三年前开始,就以「文艺、美学理论家」的角度对姚一苇进行多次访谈及摄影记录。相信等这支纪录片问世之后,人们对姚一苇这方面的成就,会有更多的认识。

姚一苇老师

国内三所设有戏剧系的大专院校,姚一苇都曾任教过。但是,当我们谈到他的「老师」身份时;姚一苇在校外从事戏剧活动所扮演的「老师」身份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値得我们注意。

姚一苇在校外所从事的戏剧活动当中,最値得注意的是他和赵琦彬主办的五届「实验剧展」。时任「话剧欣赏委员会」主委的「姚老师」,除了为文鼓吹剧场做「实验」之外,他还和参展的剧团讨论演出得失;整个剧展就像一个「大教室」一样。虽然剧展只走了五年,就因为没钱而「走」不下去。但是实验剧展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许多人已成了今天剧场界的中坚:如陈玲玲、金士杰,乃至于后来跑去拍电影的蔡明亮。

姚一苇教授的每一门课都在事先备有讲稿,他自己经常为了讲课而先做大量的阅读。这些阅读后来成了他写文章的材料,部分讲稿则经过多年研究、修改后集结成书:《美的范畴论》、《戏剧原理》等书就是经过多次增修而整理出来的成果。

在教课、指导研究生部分,在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五年间,姚一苇(主授戏剧理论)与李曼瑰(主授西洋戏剧)、俞大纲(主授中国戏曲)共同主持文化大学艺研所戏剧组时,是他教书最愉快的时候。一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可以在课堂上、纸张上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和李曼瑰、兪大纲的交游与砌磋更是令他思想大开。按照姚一苇自己的说法:「当时大家课余就在一起讨论有关戏剧的种种,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想把台湾的戏剧教育带起来。」

到了一九八二年,当姚一苇被任命为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筹备主任时,他对如何经营一个戏剧系有了更淸楚的看法:「我要设的是一个『剧场系』,我们培养学生是要来做戏的。我们绝对不搞外文系搞的戏剧,我们的学生要既能谈戏剧、又能实际去呈现一出戏来。」既然要学生能做戏,表演、后台工作(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的课程就非常重要。姚一苇除了坚持系内得有自己的制作工厂以外,他对表演课也有他非常「中国」的看法:他首创先河的要求戏剧系学必修「国剧声腔」及「国剧动作」──「我们要做好戏,主要是中国人的戏。既然是中国人的戏,当然得从中国剧场内吸收养分。」

在担任戏剧系主任的五年任内,学生的期末呈现,姚一苇一定都亲自到场看戏。对于自己开的课,姚一苇也一直本著战战兢兢的态度在授课。但是近年来,学生似乎并不像他们的姚老师那么用力气于课业上。自三年前从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退休下来,姚一苇就只在研究所兼课;他对现在学生只想走捷径、不愿意花工夫扎实念书的现象,赶到既忧心又失望:「我很灰心,我宁愿把我的力气拿来写书,让人们读到。只要有一个人因为读了书而受到影响,我都觉得安慰。」

「人的一生,总得做点什么吧。」

和早期的、「古典的」中国读书人一样,姚一苇的一生都在自我要求、不断学习中渡过。这和他在学校里专攻的「银行管理」没有任何关连,姚一苇今天的所有成就都是他自学而来的。问到是什么动力促使他在这一生做了这么多事,如果再让他回到从前,他还会做这样多的工作吗?一向被尊称为「姚老」的姚一苇沉默几秒钟后说:「人的一生,总得do something,总得做点什么。我做过的这些事,实在不算什么,因为人的一生,总得做点什么吧!」

台湾戏剧史因为有一个「总得做点什么」的姚一苇,而变得更丰厚、变得更动人。然而,处于当今这个注重新闻包装的社会,到今天还在默默持续创作的姚一苇,大多数的时候都像一名现代的唐.吉轲德,独行于热闹的街道里。

(本刊编辑 李立亨)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姚一苇年表

1922 本名姚公伟,生于大陆江西鄱阳。

1935 与弟弟及小学同学合办杂志、小小图书馆。

1936 鲁迅过世,读遍当时杂志的纪念专号。

1938 离家去念吉安中学,从此一直到一九八九年返鄕探亲,总共超过五十年未曾返家。

1941 考上厦门大学电机工程系,在大礼堂第一次看舞台剧:陈诠的《野玫瑰》。其中饰「家玫瑰」的范筱兰,后来变成姚太太。当时的厦大图书馆被李约瑟喩为「加尔各答以东最好的图书馆」。

1942 转入银行系,此生读的第一个剧本是高尔基Gorky的《最底层》The Lower Depths。

1945 暑假,写第一个剧本习作,有五幕七场、近十万字。

1946 年初自厦大毕业,与范筱兰结婚,俩人同在中学担任正式教员。九月一号到台湾,十月一号进台湾银行工作。

1956 应张隆延校长之邀,到国立艺专演讲《谈「幕」》(讲「幕」在各时代怎么被使用)。

1957 受聘为教授在国立艺专开始授课,所开的课程有「戏剧原理」、「现代剧场」和「剧场艺术」。

1959 因授课需要,开始阅读各家的亚里斯多德《诗学》评论,「这本书是可以说影响我一生的」。第一次发表文字作品,〈论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刊登于《笔汇》。

1960 参与《笔汇》实际编务。和侯健筹备「比较文学研究会」,后来曾任副会长。

1962 写第一个剧本《来自凤凰镇的人》(1963年发表于《现代文学》)。

1963 开始担任《现代文学》顾问,前后计三年;与余光中、何欣负责实际编务。

1964 开始在文化大学戏剧系授课。

1965 在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开始教授《高级美学》(部分内容后来增补成《美的范畴论》)。

1966 翻译、注解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而成《诗学笺注》。自李曼瑰手中接任文大艺研所戏剧组主任。

1967 剧本《碾玉观音》获中国话剧欣赏会最佳编剧金鼎奖。

1968 《艺术的奥秘》一书出版并获同年中山文艺理论奖。

1969 《碾玉观音》被中影改编成电影,并获得同年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

1971 十月受邀至美国艾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

1975 担任《文学评论》半年刊编辑委员,前后九期,持续都有论文发表。

1977 第一次担任制作人,由文大艺研所戏剧组演出《一口箱子》。

兪大纲继李曼瑰(文大艺研所仅有的其他两位教授)于1975年之后去世,「忽然觉得非常寂寞,就在大纲灵前大哭一场」。

1978 接任年前复刊的《现代文学》主编至五年后停刊为止。

1979 受聘担任教育部「话剧欣赏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0 与赵琦彬筹办第一届「实验剧展」,并有「兰陵剧坊」等四个剧团参加。(兰陵的成名作《荷珠新配》、蔡明亮自编自导的《房间里的衣柜》就在这里首演,实验剧展举办五届之后,因为经费问题而停办。)

1982 受邀筹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大陆北京中国靑年艺术剧院演出《红鼻子》,由陈颙导演。

1983 一月,一向是姚一苇精神及生活支柱的姚太太范筱兰去世,姚一苇在隔年出版的《戏剧与文学》里,用整篇序言来悼念她:「但是她终于去了……她死时应该一无遗憾。可是生者呢?」

自台湾银行退休,开始担任艺术学院戏剧系系主任,并兼任教务长。

1984 与李应强女士结婚。

1985 为纪念李曼瑰逝世十周年,与赵琦彬主办「锣声定目剧场」等系列活动。

1987 日本岐阜市齿轮座剧团演出《红鼻子》,由小林宏导演。

1988 获吴三连文艺奖

1989 第一次担任导演,在国家剧院推出《红鼻子》。

1989 出任国立艺术学院学报「艺术评论」编委会召集人。

1992 自艺术学院退休,但仍在戏剧研究所兼课。

1995 导演自己的作品《重新开始》,并准备出版《艺术批评》专书。

姚一苇作品年表

理论类出版品

1.《诗学笺注》(亚里斯多德的《诗学》)1966 台北:台湾中华书局

2.《艺术的奥秘》(艺术理论)1968台北:台湾开明书店

3.《戏剧论集》1969 台北:台湾开明书店

4.《文学论集》1974 台北:书评书目出版社

5.《姚一苇文录》(散文)1977 台北:洪范出版社

6.《美的范畴论》(美学)1978 台北:台湾开明书店

7.《艺术与文学》(理论)1984 台北:远景出版社

8.《欣赏与批评》(为《文学论集》的增订本)1989 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9.《说人生》1989 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0.《戏剧原理》(理论)1992 台北:书林出版公司

11.《审美三论》(美学)1993 台北:台湾开明书店

12.《戏剧与人生──姚一苇评论集》1995 台北:书林出版公司

翻译作品

1.《汤姆历险记》1953 台北:正中书局

2.《杜里世家》1954 台北:正中书局

剧本集

1.《姚一苇剧本六种》1987 台北:华欣文化公司

收有:《来自凤凤镇的人》1963、《孙飞虎抢亲》1965、《碾玉观音》1967、《红鼻子》1969、《申生》1971及《一口箱子》1973。

2.《我们一同走走看──姚一苇剧作五种》1987 台北:书林出版公司

收有:《我们一同走走看》1979、《左伯桃》1980 (平剧)、《访客》1984、《大树神传奇》1985、《马嵬驿》1987。

3.《傅靑主》1978 台北:远景出版公司

4.《X小姐.重新开始》1993 台北:麦田出版社

他不但从我国古老的戏剧传统、民间歌舞、皮影、鼓书、弹词、杂耍等民间艺术汲取艺术表现力,而且大胆地借鉴了外国面具、哑剧、歌队、象征手法等各流派的戏剧技法,从写实到抽象,无不成功地拿来为体现内容服务。《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姚一苇」

今日的戏剧没落到什么样的程度,各位心里明白;而观众究竟带著什么样的心情进人剧场?他们并没有把剧场当作是一个庄重的场所,只是姑妄看看、消遣一下。〈人生之「境」──关于傅靑主〉1982

艺术理论帮助你至少有两个用处:一种帮助你知道有所选择;另一种是供你分析,理解和批评的能力。〈文学.戏剧.批评〉1977

教书总是需要几个傻子才教得起来,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啊。可是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只想偷懒、想一步登天,我教得很灰心。(采访语录)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