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员和导演每天都在进行有关文化追溯的讨论。(林俊宏 摄)
台前幕后 台前幕后

当6等于9的时候

记一场中法剧场之间的交流

当「6」是「9」时,历史可不可能重来,一九四九年后,台湾的身体是否还存有对「中国」的记忆?法国盲点剧团导演培松第率领的中法剧场联军,正在寻找答案,而线索可能就藏在剧场里,等著演员与观众一同发现。

当「6」是「9」时,历史可不可能重来,一九四九年后,台湾的身体是否还存有对「中国」的记忆?法国盲点剧团导演培松第率领的中法剧场联军,正在寻找答案,而线索可能就藏在剧场里,等著演员与观众一同发现。

《1949-If 6 Was 9》

6月7〜13日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排练室的门紧闭著,法国导演培松第(Michel Pesenti)正在进行一项「实验」……。

一年半前由于在布鲁塞尔的艺术节碰到了中港台三地的「中国」剧场人,挑起了培松第对现代「中国人」的好奇。于是两度来台寻找在台做戏的机会。但是,要做什么戏呢?培松第一时也说不上来,脑中迷迷糊糊没个梗概。那么,先定个剧名吧,就叫1949-IF 6 WAS 9。

「原来剧名是首歌的名字」

制作人陈琪说:「我们一直不知道培松第到底要做什么戏,直到月前他人来了要进行排练,才知道原来When 6 was 9是首歌的名字!」休息室里的培松第一口咖啡、一口烟的说;当「6」是「9」时,表示一切都可能再「倒」过来发生一次,而副题点明「1949」,这个对中国人来说具有政治及文化意涵的一年,则说明培松第原先来台做戏的企图。

第三次来台了,培松第这回可不再是单枪匹马,他带来了六个法国演员,同时也甄选了六名台湾演员跟他一起做「实验」。每天,排练室里透过翻译,培松第要演员们追溯文化的记忆,「这个承传而来的记忆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习惯里」,因此演员们得完全的信任导演,每天不断地挖掘自己,吿诉培松第有关他们的「故事」。

培松第说刚开始时有些困难,但慢慢地从目光中,他看见了演员之间彼此建立起的信任感,「这时已经没有中国人、法国人,女人、男女之分。」培松第要大家去寻找文化根源的记忆,「中国演员大多出自同一种文化背景,而法国演员则有著欧洲不同民族交融的背景,这些不同都经由演员说话态度、思考方式、身体习惯反映出来」,然而培松第更感兴趣的则是借此发掘人与人内在差异中那一堵看不见的墙。

反复的进行文化追溯

每天培松第与演员反复进行这样的文化追溯的旅程,他说他不要演员依指示排戏,而是在大家一起工作中,导引大家慢慢把一些问题、线索兜在一起。

培松第这时点燃了另一根烟,透露了一个「故事」,他说当他的法国演员到达台湾时,隔天就跟他抱怨他们失望透了,他们看不见「中国」!后来慢慢地接触了这里的人,才发觉原来「中国」仍旧活在人们的身体、生活里。「但是,这个『中国』正在离去。你看,到处是麦当劳,法国也有著同样的危机,我们都快变成美国了!我们仍能保有的是什么呢?……」你悲观?「哦,不!不!」培松第坚决否认,「我不是要大声疾呼地去挽回什么,而是在意我们到底剩下什么?」本来暂定的剧名想改了,可是经过过反复的思考,培松第还是保留了下来。当「6」是「9」时,历史可不可能重来,一九四九年后,台湾的身体是否还存有对「中国」的记忆?

演出的舞台上,两种语言要担负起文化的沟通,「翻译」也将在舞台上扮演一角,「不过他只冷冷地直译」,培松第说他非常注重语言的使用,语言不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也是一种文化的呈现。但是,现代剧场的导演不是常说语言不能真正沟通?「是啊!这也是我们之所以需要剧场的原因」,培松第相信剧场是用来观察、反映人生的一面透镜。

 

特约撰述|林蓓莉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