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装完成的小旦尫仔。(刘秀庭 摄)
台前幕后 台前幕后/布袋戏

刻缝而出的尪仔 布袋戏偶艺师陈羿锡

传统布袋戏偶以花园头造型为主,有传统戏曲人物造型的根据,不论是脸谱、用色、尺寸、材质、配饰等方面,均有其规制,自成一套艺术价値极高的工艺美学。

传统布袋戏偶以花园头造型为主,有传统戏曲人物造型的根据,不论是脸谱、用色、尺寸、材质、配饰等方面,均有其规制,自成一套艺术价値极高的工艺美学。

布袋戏又名掌中剧,相传为泉州秀才梁炳麟(一说为孙巧仁)为排遣落第的忧烦心绪,便改良傀儡戏偶成掌中戏偶形式,配上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与南音雅乐,搬演故事自娱。不久,这种带有浓厚传统文人色彩的游艺活动便传开而广受鄕人欢迎,盛行于闽南一带。郑成功进据台湾之时,随军士传入台湾,数百年来,不论在尪仔(戏偶)的造型艺术,或戏曲音乐与演出形式上,都经历了多次的变迁。如今的两大主流为传统布袋戏与金光布袋戏,两者之间呈现出相当不同的表演风格,其中最显著的区别,应为布袋戏艺术中极重要的项目──戏偶造型。

一尊完整的布袋戏偶包括偶头与衣饰两大部分,传统布袋戏偶以花园头造型为主,有传统戏曲人物造型的根据,不论是脸谱、用色、尺寸、材质、配饰等方面,均有其规制,自成一套艺术价値极高的工艺美学;而金光布袋戏偶则重出奇制胜的多变性,因此造型与应用上弹性极大,亦有明显的西化特色。就审美观点而论,仍以传统戏偶为上,为一探此艺的内涵与在台湾的发展状况,笔者特别采访了目前本地最重要的戏偶艺师陈羿锡,经由他的讲解与示范,穿透布袋戏偶的生命,并为台湾当前戏偶工艺的发展与经营留下纪录。

布袋戏世家

陈羿锡现年三十六岁,出身掌中剧世家,为彰化彰艺园布袋戏团第三代。祖父陈木火原为彰化极乐轩布袋戏团头手鼓兼助演(按:过去的布袋戏团通常有两名鼓佬,其中头手鼓需兼任该团前场助演的工作),他带著儿子陈峰烟随戏班四处演出,并观摩其他艺人与戏团的表演,陈峰烟由此硏习出独当一面的前场技艺,靑出于蓝的他成立了彰艺园,与父亲分别负责该团的前、后场,成为中部地区布袋戏界的佼佼者。陈羿锡自小在父、祖的薰陶下,也习得一手表演的技艺。今年初陈羿锡与其父的联手合演,再度拿下地方戏剧比赛中区决赛冠军的奖座。

虽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与支持观众,十多年前彰艺园仍不敌传统布袋戏不景气的影响,陈家父子转而从事金属输出的行业。然而,也许是冥冥中注定好的,这个离艺从商的转变,却意想不到地开启了陈羿锡做布袋戏偶的事业。当时他因生意到布袋戏的原鄕泉州市,趁便买了几尊戏偶回台湾当作收藏,不料引起戏班同行与收藏家的注意,纷纷要求陈羿锡为他们带尪仔回来,不久后他下定决心弃商从事戏偶制作,经过约十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戏偶艺师。

目前台湾收藏家及戏班所使用的传统式尪仔,十之八九来自大陆闽南地区,这个现象导因于两岸布袋戏偶造价差异实在太过悬殊,台湾虽有技艺高于大陆师傅的传统雕刻师,然而单尊尪仔的造价便高过大陆尪仔数千元,就戏班庞大的需求而言并不合算。因此当今台湾本地雕刻的尪仔多半是电视或金光布袋戏使用的大头尪仔,产地以斗南为主,传统「花园头」戏偶的产制则拱手让给大陆师傅。大陆地区布袋戏没落不堪是众所皆知的事实,台湾则因对传统表演的提倡,布袋戏偶的需求随之提高,这个风潮助长了大陆戏偶刻制的手工业,然而产地零星分散,多数是家庭工厂,而且偶头与配件分开产制,因此极需要深谙门道的人扮演中介的角色。

偶头打样

尪仔的造型是有根据却千变万化的,一尊尪仔从设计到完成,包括许多道专业的程序,目前陈羿锡在台湾的主要工作为打样、设计衣饰与组装,由他带领一组工作人员从事包括设计、雕刻、组装等一系列的工作,不论由台湾或者大陆师傅刻制,陈羿锡都自己设计偶头,这道打样的程序,等于完成一个尪仔。

「打样」是现代观念下的作法,其实也就等同于做出一个偶头成品,其中的关键在于脸谱的雕刻。一般而言,台湾制作的偶头表情、神韵比较灵活,大陆的产品多半只是照本宣科(当然,在工与钱方面是难以相提并论的)。刻制偶头的材质多半使用樟木,因为它的硬度非常适于雕刻,此外梧桐、梢楠也间有采用。一个偶头的雕刻大约一天即可完成,雕成之后,需反复修正,直到符合戏偶美学上对称、饱满、有神等原则方止。

第二道程序称为「褙纸」,是在打磨好的偶头底坯表面敷上一层薄薄的棉纸。这道程序绝对不可偷懒,因为它具有防止粉漆渗入毛孔以致下陷而凹凸不平及提高吸水性的功能。此外,当木材内部不幸裂开时,也能保持表面完整不致皴裂。当褙纸完成且乾燥后,才能进行粉纸、上色的工作。

「粉彩、上色」是尪仔脸谱定型的工作,如果木材底色偏白,粉漆上十道、八道就能定色,较精细的作法应上二十道漆,而偷懒的也至少应上四道,在天气好(湿度不高)的状况下,粉彩、上色的工作大约得花上二十天。「尪仔面」的粉非常怕水,在上色的过程中必须极为小心,避免手上汗水接触到尪仔的脸以免功亏一篑,演出用的尪仔通常在上色勾脸之后加上亮光漆,用意即在保护偶面。

待偶头设计完成后,才向大陆下订单。虽有完整的打样,由于图像理解与审美观点的差异,这个事业还得冒著作错或是顾客不满意成品的风险。在身经百战之后,陈羿锡终于在设计、制作上发展出符合各家需求的综合样貌,并抓住了与大陆师傅维持稳定合作关系的窍门。

衣饰及组装

在「衣饰设计」方面,传统上一尊布袋戏偶的衣服是以一块布、肩部无接缝、直接对称刺绣的方式制成的。首先需根据戏偶的尺寸,在描图纸上绘出衣服形式、大小、前襟、后领及刺绣图案,再于刺绣图案上以针刺孔,刺孔完毕后,将绸布置于描图纸下,以太白粉、蕃薯粉加上滑石粉调成的白浆刷过这些洞眼,形成网点留在布面上,绣工依据网点的构图绣出传统图案,再加以剪裁,缝制成符合戏偶角色与规格的衣服。

「组装」是最后一道程序。陈羿锡家中的女性成员都参与了这项繁复工作:母亲镇日忙碌地踩裁缝车,缝制包括身体、手、脚的偶身,以及已完成刺绣的外衣;夫人陈宗萍则一针一线将尪仔小小的手、脚缝在偶身上,并为他们装饰头面、穿上衣服。

戏偶手部分两个部位,以铁丝圈连结成可活动的关节,再视需要加上固定配件的铁丝圈,生角足部通常漆成黑色高靴而不需另外穿鞋。这些细部作业多半由工人担任,曾经发生过一椿笑话,某天陈羿锡随手指著一堆刻好的脚吿诉刻工:「脚提去漆漆咧!」半路出家的刻工问道:「爱漆啥么色?」,陈答「当然嘛是乌兮。」刻工带著狐疑的表情,顺从地进入工作室奋斗,良久,陈羿锡回头验收成果时,看戏偶的脚还原封不动地在工作台上,正想开口责备,才发现那名刻工将自己的脚漆成了黑色!当大伙儿笑成一团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

异中求同的转移

这种名为「花园头」的传统戏偶,看似大同小异,其实包含了相当大的学问。目前大陆尪仔(如光华商场常见陈列者)以闽南花园村江加走的造型风格为宗,就造型艺术而言,与台湾所见的收藏品并无隔阂,然而大陆尪仔的基本规格却不适于台湾戏班演出之用,专业术语上的名称也有差异,例如「黑面」尪仔在泉州称为「黑花仔」,加上胡须称「黑大花」,台湾戏班却通称「黑虎仔」,陈羿锡获悉客户的需求之后,需要自己充实相关知识,加以转移,才不至于在诠释上发生错误而下错订单。

根据陈羿锡的分析,目前台湾的尪仔消费者可分为:剧团、观赏收藏、纯收藏偶头、回忆性收藏与学校社团五大类,其中以剧团(包含成团的学校社团)需求最大,规格上也最分歧,这是陈羿锡经营戏偶产销最容易发生困难的部分。他曾为小西园、新兴阁、弘宛然、巧宛然等单位制作戏偶,也是西田社布袋戏基金会的戏偶艺师,各班团相同的尪仔常有不同的名称与尺寸,前场艺人对尪仔艺术美的鉴赏又有模糊的坚持,「其实这些被严格坚持的传统差异,都依循著大致不变的原则而行」,而陈羿锡长期磨练出来的「转移」能力,使得他成功地扮演了中介与创发的角色,对於戏偶艺术的未来,他也期许自己能将此艺的美学作出淸楚的论述,以逐渐提升尪仔艺术的境界。

 

文字|刘秀庭  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研究生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