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音乐当中被称做「弦乐器之王」的小提琴几乎是乐迷的最爱,举凡柴可夫斯基D大调协奏曲、沙拉沙替《流浪者之歌》等脍炙人口的曲目,在小提琴丰富的音色表现下,无不令人动容,但可有人注意到小提琴更是同获天使与魔鬼靑睐的乐器呢!
小提琴协奏曲经典名作中,孟德尔颂e小调的缠绵、柴可夫斯基D大调的豪放、贝多芬D大调的雄伟,脍炙人口,有谁能否定其丰富的表现力?有谁能不承认那是天使之音?但是,可有人注意到圣桑那首《死之舞》Danse Macabre开始时那段古怪的小提琴音调的喩意?还有史特拉汶斯基《士兵的故事》L'Histoire du Soldat中主角以小提琴和魔鬼换取宝典,以及塔替尼那首艰难的小提琴奏鸣曲为什么别称《魔鬼的震音》Devil's Trill?原来小提琴也是魔鬼所爱的乐器呀!
小提琴一词译自violin,而violin在西方俗称fiddle,即提琴(中文如此译,以别于小提琴)。形制上,提琴和小提琴并没多大差异,名称也常混用。只是习惯上奏艺术音乐的叫小提琴,奏民间音乐的叫案琴。但是fiddle更广义地指一切以弓擦弦发声的弦鸣乐器,全世界都有,多达三百多品种,包括胡琴、马头琴等等。本文要介绍的是狭义的提琴,即以弓擦弦、平置演奏(如小提琴,有别于竖置如大提琴或胡琴)的,也就是西方小提琴与其相关的乐器。
小提琴的前身
学术界认为以弓擦弦的乐器大约发源于第十世纪中亚的游牧民族(别忘了中国胡琴的「胡」字),从中东和拜占庭帝国经阿拉伯人传到南义大利和西班牙,到了第十一世纪,欧洲北部也开始运用。(注1)
阿拉伯人于中古早期西征,无意地将文明带到欧洲,启发了尙处于黑暗时代的欧洲,提琴的观念就是其一。欧洲中古的雷贝(rebec)连名字都是从阿拉伯的雷巴(rebab)转用来的。但是弓弦的乐器一到了欧洲就迅速发展起来,演变出许多的品种,到了第十六世纪形成了现代的小提琴,压倒群雄,独覇一方,成为乐器之王,到了现代反而「倒传」入中东、北非和中亚,取代了他们的传统擦弦乐器。
欧洲中古时代林林总总的擦弦乐器中有两种比较显着,即雷贝和提琴(fid-dle)。雷贝由整块木刻成犁形,背部弯曲,面覆以革,体与颈不分,轴直向插入,三弦五度调音,可横拉也可竖拉。提琴较大,以木刻成铲形,上覆平板,背部亦平,可能有腰,颈与体分开,轴直向插入,五弦其中有一弦在指板之外作持续音用,也可横拉或直拉。
这两种乐器在中古各为职业乐师为舞会或宴会演奏之用。这些流浪乐师为之讨好雇主,甚至于打扮成各种奇怪的形象。英国的一个主教可布汉的汤玛斯(Thomas of Cobhan)甚至于称他们为「可憎」的家伙。另一部分则受雇于皇室,地位稍高,但也要兼任马伕或侍者之职。(注2)至于宗教的仪式它们是不能登大雅之堂,只有在宗教戏或特别的半宗教典礼中出现。不过美术作品中却常有天使奏提琴之形象,成为硏究的大好材料。雷贝和提琴延用到文艺复兴时代,但后者改成由数木片合成。雷贝更演变成十七和十八世纪的舞蹈师傅的小小提琴(Dancing master's kit),在法国特别流行。这种小乐器可能只有四十公分长,放在大衣口袋到处巡回。现在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得到。
文艺复兴时代出现一种近似提琴,但身价较高的臂提里拉(lira da brac-cio),更类似后来的小提琴。这种乐器的上下板皆呈弧形;上身小、下身大,有深腰,音孔成f形,轴由直向插入叶形成或心形轴盒;七弦,其中二弦为持续音;能奏和弦,为十五和十六世纪义大利诗人学者所爱,在图像中都是天使、诗人、奥菲斯、阿波罗等在演奏。
根据包顿(David Boeden)的硏究,现代小提琴族就是采取雷贝的三弦五度调音和横向轴,中古提琴和文艺复兴臂提里拉的体形等特点而成。一五三〇年左右北义大利首先出现三弦的现代小提琴,一五五〇年加上高五度的第四弦而完成了演变的程序,开启了一页光辉的历史。(注3)
图像显示,无论是雷贝、提琴还是臂提里拉,在古代有不同的奏法,既可置于臂部,也可能于胸部,甚至于颈部,原因是乐曲简单,不需换把位,有时只奏持续音,所以也可以向前倾斜。即使到了十七世纪,小提琴都以肩部支持,下颚相夹了,法国还有胸部位置的奏法。随着义大利大师的技巧提升和传播,艺术界才能一运用现在通用的演奏姿态。但民间的演奏仍然各种姿态都有可能。
想像可知,最早的弓必然是弓箭的弓,后来因需要才逐渐演变成现代弓。至于置弦的桥在古代没有太大弧度,易于同时演奏数弦,发出和弦或持续音。双弦及持续音的运用仍然是民间提琴音乐的特点。
提琴和魔鬼
从十七世纪开始,提琴族主宰了欧洲艺术音乐的大半天下,自然对民间音乐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既然民间本来就有提琴类的乐器,换用新的小提琴是方便的一举。小提琴也就取代了古代大部分的提琴了。
欧洲民间之用提琴主要是作为舞蹈的伴奏,往往一个鄕村琴师就可以负责全场的舞会。很多琴师是吉普赛人,他们天分超人,以奏乐谋生,却生活于主流社会之外;小提琴正是他们最爱的乐器。匈牙利吉普赛乐队的领队就是小提琴师。他们那高超的技艺不但传为佳话,还影响到许多古典音乐名作。沙拉沙替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和拉威尔的《吉普赛人》Tzigane正是两首此类著名的小提琴曲。
然而欧洲的民间传说则认为提琴(不论古代还是小提琴)是一件有魔力的乐器。天使和小精灵舞蹈时用到它,人们听了会入迷;魔鬼更喜欢他,演奏提琴就能直接和他交往。所以听一个不知来说的人拉提琴而跳舞,可能会失去灵魂;少女随一位身穿黑袍的俊男拉琴起舞,舞毕就变成巫婆。(注4)有关魔鬼或提琴师到地狱为他奏乐或魔鬼以好处换取提琴师的灵魂的故事相当多。这其中不无轻视艺人和吉普赛人的偏见。尤其他们的技艺高,被认为只有魔鬼的化身才有此能力。另外,十九世纪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N. Paganini)以非凡琴艺震惊各地,也被称为是魔鬼化身。看过他照片的人也都觉得他真有点「鬼像」。
由于这一个关联,有的美国教堂至今宁可使用电吉他和套鼓这些「不雅」的乐器,都还避免小提琴。(注5)也难怪许多民间提琴曲的曲名都有魔鬼一词,以美国中西部为例,就有《裁缝中的魔鬼》、《魔鬼雷尔舞曲》、《魔鬼在厨房》、《魔鬼捉黑人》、《魔鬼下山》、《魔鬼之梦》、《魔鬼是把刀》等等。(注6)
美术作品中也有这种关联。最明显的就是十九世纪荷兰画家马歇尔(James Marshell)的《塔替尼之梦.魔鬼的震音》,描绘塔替尼于梦中从魔鬼获得灵感。
一个鄕村琴师的故事
加拿大法裔区有一个民间故事叫做《狄强与魔鬼》Di-Jean and the Devil。据说其鄕村有一个提琴师狄强,虽然勤于练习,却总不能边拉提琴边踩拍子,即鄕村舞会琴师必备的条件。凡是琴拉好,脚的拍子就乱,反之亦然。有一个星期六晚上他在出发去舞会之前又加紧练习,仍然无法胜任。他感到十分无奈而气愤地说:「这把该死的提琴,如果我老是拉不好,不如让魔鬼拿去吧!」
忽然间,一团烟火爆发,眼前出现一个身穿黑袍的绅士,口含浓味雪茄,彬彬有礼地对他说:「晚安!狄强。有什么我可以帮得上忙的吗?」狄强据实以吿。这个陌生人就很客气地说他能够帮忙,使他不但成为本地,而是全世界最好的琴师。唯一的条件就是大事完成之后,到他那儿去拜访一下。狄强半信半疑时,这个神秘的人将雪茄的烟向提琴上吹了一下,再向狄强的双脚又吹了一下。狄强开始奏琴,不知不觉手指如飞,双脚相配,十全十美,一辈子都没有这么成功的经验。他快乐得没有注意那个陌生人已经不吿而别了。
狄强唯恐损失这个难得的机会,帽子不戴外套也不穿就边奏边往教堂的交谊厅跑。厅内的人们又惊又喜,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精采的提琴音乐,禁不住个个起舞。狄强不停地演奏,汗流浃背,毫无倦意;九点、十点、十一点,过了十二点都没休止。人们跳得精疲力尽,深怕影响到第二天望弥撒,于是要求他,甚至于威胁他,但都不能停奏,他们也就无法停舞,整个厅像着了魔。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九点,整整十二小时之后,神父感到有异,怎么没有人来望弥撒却在那儿跳舞。一进了门,他立刻感到异状,一定有魔鬼作祟。于是他取出十字架面对狄强向上帝祷吿。忽然间「噗」的一声,烟火爆发,音乐骤停,狄强不见了,只有椅子前方他连踏十二小时的地方留下了两个冒烟的脚印。原来狄强以他的灵魂换取了最佳的提琴技巧。不论如何,他起码可以自豪的说,曾经有十二小时他是全世界最优越的提琴师!(注7)
美国诗人朗非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著名的长篇敍事诗《伊宛芥兰》Evangeline描述加拿大法裔农民受英国政府驱逐流浪的悲剧,其中鄕村舞会一节有个老琴师高坐木桌,脚登木鞋,边奏琴边踩脚的欢乐情景,其一九〇七年版的插图反映出鄕村琴师的形象,栩栩如生。
提琴满天下
提琴类的乐器既然这么流行,其分布就既远又广,在欧洲几乎没有一处找不到它,其相关的品种也各有特色。目前到处的民间都有小提琴,最有名的就是匈牙利吉普赛人的运用。苏格兰和爱尔兰也有其特殊的提琴乐风。北欧尤其是提琴的天下。除了小提琴,挪威有一种哈丹格提琴(Hardanger fiddley)有四根旋律弦和五根共鸣弦,器身往往镶饰精美。瑞典有一种按键的尼可哈泊提琴(Nyckelharpa)。捷克的提琴则有古代提琴的遗迹,连双腰都不明显。至于有些地方也流行的绞弦琴(hurdy-gurdy),基本上也是提琴的原理,是以轮的旋转来擦弦,并有按键。(注8)
小提琴传到美国,不但在东部山地和西部草原广为运用,并且在靑草音乐中大放光采。现在每逢音乐节就听到琴音,地区性提琴比赛难以数计。老派的琴师以古式胸部位置拉琴也大有人在,虽然乐器上明明有颚座却不使用。中南美洲印地安人开始时以简单的一弦乐器模仿欧洲提琴。现在小提琴则成为安地斯乐团(Andean Ensemble)常用乐器和墨西哥玛利亚契(Mariachi)婚礼乐团的必备乐器了。
由于小提琴携带方便,音色悠美而表现力强,尤其指板无码,易于滑奏和适应不同的调音系统,所以广受欢迎,被「移植」到许多文化。例如东南亚有一些乐种很明显是传统的,却用到小提琴。这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的苏门答腊都有,他们将小提琴叫做比欧拉(biola),是从葡萄牙语维欧拉(viola)来的。而后者在葡萄牙指小提琴。最有名的亚洲人采用小提琴是印度的古典音乐。小提琴从十九世纪初开始用于南印度古典声乐伴奏,后来也发展成独奏乐器,现在已是传统乐器之一,其奏法(包括有的人以胸部位置和反倾姿态)和现代西方相差极大,有其特色。
小提琴和中提琴也在中东、北非和中亚的伊斯兰社会广受欢迎,不但肚皮舞的流行乐界,甚至于古典音乐,包括新疆的木卡姆(Muqam)。事实上,小提琴有时已取代他们的古典擦弦乐器雷巴或卡曼恰(kamancha)。有趣的是他们的琴师把小提琴或中提琴如传统乐器竖起来拉,甚至于称小提琴为卡曼恰。经过了一千年,想不到擦弦乐器「倒传」到其发源地了!
注释:
注1:Mary Remnant.“Fiddl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1984), vol. 3:737.
注2:同上。
注3:David Boyden. The History of Violin Playing from Its Origins to 1761.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30 & 46.
注4:Maria Leach, ed. Funk and Wagnells Standard Dictionfmy of Folklore, Mythology and Legend. New York:Funk and Wagnells, 1972:1157.
注5:Alan Jabbour.“Fiddle Music.”In American Folklore:An Encyclopedia, ed. by Jan Harold Brunvand:256. New York:Garland, 1996.
注6:Duncan Emrich. Folklore on the American Land. Boston:Little, Brown & Co., 1972:131.
注7:译自唱片Songs, Fiddle Tunes, and a Folk Tale from Canada. Folkways FG 3532(1961).
注8:有关绞弦琴之介绍,见笔者:〈丝丝入扣,余音绕梁:欧洲的绞弦琴〉。《乐府春秋》1996 年:180-184。
文字|韩国𨱑 美国北伊利诺大学音乐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