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主办的「跨界域的对话与整合—一九九七台北香港艺评会议」,邀请香港艺评界人士来台讲述「香港经验」。(白水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评论艺术的艺术/生态篇

大旱望云霓

台湾表演艺术评论概况

在「发表次数/演出场次」与「发表空间/演出场地」上,「评论」明显少于「演出」。目前表演艺术评论的舞台除了报章杂志提供有限的版面外,近年兴起的网路也允许许多开放式的讨论;但对于如何建立起专业的艺评及主动拓展更大的空间,评论界除了静待时机外也可考虑起步而行。

在「发表次数/演出场次」与「发表空间/演出场地」上,「评论」明显少于「演出」。目前表演艺术评论的舞台除了报章杂志提供有限的版面外,近年兴起的网路也允许许多开放式的讨论;但对于如何建立起专业的艺评及主动拓展更大的空间,评论界除了静待时机外也可考虑起步而行。

幕起、幕落,表演艺术的感动只存在乎瞬间,当舞台灯灭,演出结束后,一切灰飞烟灭,不留痕迹;演出者的辛苦以及舞台上绽放的光芒只有当场参与的观众亲眼目睹并铭记于心。因此评论者将现场目击以理性的思维、淸晰的脉落于事后陈述感动或期待、建议,评论遂成为演出留下的重要文献之一;而同时,藉著评论者「反刍」后提出的观点,刺激创作、表演者思考、沈淀,有助于日后的演出。如此唇齿相依的「表演」与「评论」关系应维持良性的循环,然而在台湾似乎还未达到如此理想的状态,在「发表次数/演出场次」与「发表空间/演出场地」上,「评论」就明显少于「演出」。

艺术评论不多的原因除了评论本身是个「新兴行业」之外,自然也与整个文化环境有关:演出少、观众少,所以演出的评论自然更少。而和国外艺评的权威性、影响性甚至尖锐性相较,台湾的评论虽已较含蓄温和,但还是容易引起许多表演艺术团体的抗议与强烈质疑:什么是「专业」的艺术评论?谁有资格写评?在圈子小,表演市场尙不够健全的顾虑,加上没有「职业评论」的保障下,在台湾从事评论工作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

伯乐寻找千里马

多年来台湾评论的刊登,原以报纸不定期刊载为主,近年开始有固定版面提供空间(如《民生报》每周一见报的民生剧评);而专业杂志的出现也让「流离失所」的评论者有一个可长期笔耕的园地,并且开发许多新的写手。报章杂志愿意提供版面刊登表演艺术评论,无非是希望透过这个窗口评论者能对演出提出一个有理有据的见解及建议,借此与表演舞台产生互动。至于什么样的人可以写评?媒体在开放这样的窗口时,又持什么样的立场?刊登戏剧评论最多的「民生剧评」,至今产生许多不同的效应,《民生报》记者纪慧玲表示,文笔好、有经验以及有心耕耘这块园地的人是民生剧评选择剧评人的标准;选取所评之戏的考虑条件则为创作意图鲜明、制作规模较大、对国内有重大影响力、或该团为长期经营者等,最后由剧评小组开会共同决定,评论者发表的评论并不代表报社的立场。《音乐时代》主编徐昭宇则表示,音乐会的重要性为乐评选择的主要考虑,因此杂志社自然无法维持中立立场,若有演出者或其他观众对乐评有不同意见,《音乐时代》也愿意提供园地让演、评双方有理性的互动,使「乐评」能达到多元交流的功能。

表演艺术评论的舞台

为真正了解台湾表演艺术评论的概况,《表演艺术年鉴》编辑小组搜集了八十六年杂志(取样对象:音乐时代、中外文学、联合文学及表演艺术杂志)、报纸的艺术新闻版(取样对象:中国时报、民生报、联合报及自由时报)所刊之评论文章,并分项归类、统计,所得结果如表㈠、表㈡。

表㈠中艺术类别之下的分项标准为:「演出评论」指针对表演艺术演出的评写、「夹议夹敍」为记者在报导中兼抒己见、「记者特稿」指针对特定事件之分析稿、「其他」则为专题或论文之刊登。其中针对音乐、戏剧、舞蹈及戏曲所发表的「演出评论」共计二百三十六篇,约占全年总评论文章数的百分之五十四。若单就各领域的「演出评论」来讨论,如表㈡所示,音乐类的「演出评论」共有八十二篇,其中发表空间主要是在《音乐时代》杂志,刊登乐评共五十篇,约占音乐类「演出评论」的百分之六十一;次为《自由时报》,共刊登十四篇。戏剧类「演出评论」共计七十一篇,其中《民生报》所刊登的民生剧评居冠,共三十六篇,约占戏剧类「演出评论」的百分之五十;次为《自由时报》,共十五篇。舞蹈方面,「演出评论」总计约四十五篇,《自由时报》所刊登的篇数最多,共十五篇,约占舞蹈类的百分之三十三,次为《民生报》及《表演艺术》杂志,皆为十二篇。戏曲方面,「演出评论」共计十八篇,《表演艺术》杂志居冠,共刊出七篇,约占百分之三十九,次为《自由时报》,共刊出五篇。

从统计数字来看,台湾一年表演艺术演出超过千场以上,二百三十六篇的「演出评论」仅占演出的五分之一;不但评论园地少、文章篇数少,报章媒体的各类评论还出现明显比重不一的趋势。

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除了报纸、杂志以有限的园地提供耕耘之外,有关表演艺术评论的讨论,有去年底由文建会主办、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承办的「跨界域的对话与整合──一九九七台北香港艺评会议」。这项为期三天的艺评会议,扩大邀请了台北、香港的视觉及表演艺术界学者、专家及艺评人参与讨论。会中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领域的艺评做基本介绍,并陈述各领域近年关心的课题,之后进行艺评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的讨论,最末则针对各领域艺评对文化总体营造的期许及对艺术公共政策进行检查与关照。

除了跨界域的艺评比较之外,月前《表演艺术年鉴》亦举办了表演艺术界的评论座谈,回顾过去一年来评论的现象。而由现代戏曲文教协会于去年年底筹办,今年四月开始「实验」的「周末传统戏曲剧评会」正试著搭起演、评双方友谊的桥梁。「周末传统戏曲剧评会」原则上一个月举办一次,剧评会选择讨论的剧码以新编、新制、具争议性的题材手法或创作方式、具社会影响力或制作规模较大等为选取考虑的条件;剧评会邀请演出团体及不同背景的评论者(包括演员、传统戏曲或现代剧场的学者专家等)提出独立评论,会中也有机会让制作团体表达其构想及意图,并对评者的观点作立即的回应,希望借此能让双方更了解彼此所据为何,做更具深度更有益于彼此创作的理性对谈。

虽然评论在近一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但在谈到什么是「专业」的剧评时,所引起的诸多讨论至今尙未得到一个理想的共识,因此,在报纸杂志提供的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许多人便于现今传播更广、更易的网际网路上另辟战场。目前除了在BBS站以及其他表演艺术团体或个人自设的网站上常可见感想式的讨论外,较正式的有3P表演艺术资讯网,于每月邀请作者发表评论文章。

和印刷媒体相较起来,网路似乎提供一个较开放的空间,但同样的,也由于限制较小,网路文化的「匿名性」及「畅所欲言」等特质,常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运用网路的便利性,在引发更多人共同讨论的同时,也能慢慢建立起大家对美学的标准,还待进一步的观察与开发。

静待时机或者起步而行

在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举办「跨界域的对话与整合一九九七台北香港艺评会议」时,受邀的香港专家学者介绍香港艺评现况时,提到香港在一九八七年即开始「香港舞蹈论坛」、一九九二年成立「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IATC);而当一九九三年成立「艺术发展局」之后所推展的五年计划,已将评论推广及教育列于其中,一九九五年更有一位艺评家成为艺术发展局的民选委员之一;而其他从事艺评推广及提倡的组织还有「香港艺术评论联盟」(ACA)及「国际艺评人协会」(AICA)等。

相较于台湾,香港的艺术评论显然较组织化,然而两方的文化发展、政治背景皆不同,另一方面香港也要面对由制度衍生出的问题,因此生硬套用他们的经验自然不见得适合;不过台湾的艺术评论界或许可将「香港经验」当作他山之石,让表演艺术评论的发展除了静待时机外,也能考虑起步而行,主动拓展更大的空间,建立起艺评的专业性。

(本刊编辑 祁雅媚)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一):民国八十六年一至十二月评论分类、分项统计

艺术类别

音乐

戏剧

舞蹈

戏曲

艺术生态

评论类别

演出评论

夹议夹叙

记者特稿

 

     他

演出评论

夹议夹叙

记者特稿

 

     他

演出评论

夹议夹叙

记者特稿

 

     他

演出评论

夹议夹叙

记者特稿

 

     他

演出评论

夹议夹叙

记者特稿

 

     他

 

总计

82

6

22

2

71

14

13

17

45

7

10

9

18

2

16

37

20

15

17

16

438

各类总数

112

115

71

73

68

438

百分比

25.51%

26.2%

16.17%

16.63%

15.49%

100%

(二):民国八十六年一至十二月各媒体刊出「演出评论」的篇数统计

艺术类别

媒体

音乐

戏剧

舞蹈

戏曲

民 生 报

7

36

12

1

中国时报

1

0

2

4

自由时报

14

15

15

5

联 合 报

4

5

4

1

音乐时代

50

0

0

0

表演艺术

6

13

12

7

中外文学

0

2

0

0

总    计

82

71

45

18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