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慧玲
-
焦點專題 Focus
「歷史的返視、評論的在場」第五講側記
2019年剩下四天就過完了,作為本年度不和諧開講的最後一場,現場的長桌被擺成一個快要成為圓形的多邊形,講者與來者紛紛找到自己的位子,彼此圍坐。今天要談的是「樂評」。
-
焦點專題 Focus
「歷史的返視、評論的在場」第三講側記
降雨冬夜,氣溫約廿度,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一樓廣場舉辦饒舌歌競賽,音浪聲不斷,2019「不和諧開講」邁入連續第三週。表演藝術評論台站長紀慧玲開場,表示淒風苦雨、外頭有歌唱大賽的夜晚,講座內容考驗同時參與者體力與腦力。今夜上下半場題目分別具聚焦與發散性質,前者由徐瑋瑩主講、蘇威嘉回應「舞評論/述之自由與不自由以驫舞劇場《自由步》舞評為例」;後者為由傅裕惠主講、周慧玲回應「評論的歷史性/在場性」。
-
焦點專題 Focus
「歷史的返視、評論的在場」第二講側記
主持人紀慧玲開場先介紹講座活動與今天的講者,這次籌備「評論的歷史」回顧講座時,主要回顧的文本群為《民生報》「民生劇評」、《PAR表演藝術》雜誌(以下簡稱「PAR雜誌」)與「表演藝術評論台」。發現除了王墨林,陳雅萍也是從1990年代持續書寫評論到今天,跟台灣舞蹈創作、生成、發展有一定的關係,因此邀請陳雅萍談舞評人的評論史,以及如何看當代舞評人的養成。
-
特別企畫 Feature 評論環境篇
十年有成,還是十年現形?
從《民生報》「民生劇評」(1997-2006)、《PAR表演藝術》雜誌(1992年創刊,最初名為《表演藝術》,並於2002年成立網站),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評論台」(2011-)、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ARTalks」(2013-),台灣的表演藝術評論擁有專屬欄位或平台,歷經平面到網路媒體的轉變,也呈現評論的另一世代、生態與風氣。(註1)《PAR表演藝術》曾三度以專題形式討論台灣的表演藝術評論,前兩次分別於1998年6月的「評論藝術的藝術」、2002年10月的「十週年專題╱2002演評面面觀」,最近則是第257期(2014年5月),時間點便落在「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的啟動,面對到評論人才的培育、世代與風氣的養成。以將近10年後的今日回看,到底是後繼有成,還是讓更多問題逐一現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場館體檢:外部回應
當我們討論「公共性」,我們討論的是什麼?
劇場公共性的實踐,需要外部的反饋予以檢視,我們邀請前任文化部長鄭麗君、「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紀慧玲,以及當代藝術家崔廣宇,從不同領域、視角提出「當我們討論公共性,我們討論的是什麼?」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誰是典範?如何轉移? 當代劇場史討論再起
「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之後,由表演藝術評論台主辦的「蘭陵40之後──台灣戲劇╱劇場(史)研究再展開」討論會,針對前述論壇所引發的關於台灣劇場史觀點與論述等爭議,再續討論,包含前述論壇的論文發表人、場邊觀察者、現場參與者各抒看法,熱烈辯論之間,台灣劇場研究在眾人背影裡,仍留下許多問題等待研究與解答。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傳統」照見彼此 探討網路時代的劇評未來
台灣與德國,近幾年來在戲劇上的交流頻繁,這次更有德國資深劇評人約爾根.貝爾格應邀訪台,並與四位台灣劇評人紀慧玲、傅裕惠、郭亮廷、吳思鋒共聚,對兩國的評論專業養成、劇評傳統影響,與應對網路時代評論的方式,進行經驗的分享與交流。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誠實記錄下時代的觀點
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於五月初進行決選評審,並邀請國際決選評審舉辦專業講座。由評審之一的國際劇評人協會秘書長米歇爾.費斯(Michel Vas)主講的「劇場評論的準則從職業道德和工作原則談起」,現場並邀請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資深劇評人耿一偉與「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資深劇評人紀慧玲與談。本刊特地整理講座重要內容,以饗關心國內劇評發展的讀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觀察之四:藝術評論光譜的改變
從黑白變彩色 網路為藝評開展新「視」界
平面媒體空間的銳減,讓藝術評論的發表一度消沉,但網路媒介的興起,則帶動了「藝評復興」的趨勢,更在去年達到一波高峰臉書、噗浪、智慧手機的加持,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台」的開台,都讓藝評環境從原本的黑白轉為彩色,多元發聲,而且對評論的思考與書寫方式也有相當的變化性影響。
-
專題(一)
訂做一只灰姑娘的玻璃鞋
被「文化場」挖掘出來的外台歌仔戲班,能不能培養出偶像明星?甚至帶動相關技術專業,創造經濟利潤,形成一種產業化的榮景?面臨不景氣,想「奪回失去的江山」不容易,不過,產業化想像總能視為一種自我期許。
-
十週年專題
一絲文化良心,撐起演評舞台
如果沒有媒體版面,演出評論何來發揮的舞台?但媒體的有限版面與評論對象的有限選擇,卻又讓人感到「不滿」。媒體工作者如何在「上有政策、下有要求」的處境中,為演出評論打造施展空間?請聽他們的想法與經驗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大旱望雲霓
在「發表次數/演出場次」與「發表空間/演出場地」上,「評論」明顯少於「演出」。目前表演藝術評論的舞台除了報章雜誌提供有限的版面外,近年興起的網路也允許許多開放式的討論;但對於如何建立起專業的藝評及主動拓展更大的空間,評論界除了靜待時機外也可考慮起步而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卸卻人情包袱
在講究人情倫理的戲曲界,常是創作者、評論者「一家親」,爲了傳統戲曲未來的發展,創作者和評論者皆努力關注作品的「當代」意義。
-
專欄 Columns
劇評難爲
「民生劇評」才見刊不到三個月,報方已接到許多來自劇團抗議的電話,以表強烈不滿。有的甚至質疑某某人「哪有資格寫評」當一齣戲不叫座時,我們往往會自我安慰地說曲高和寡,觀衆不懂;當另一齣戲不叫好時,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劇評看不懂。其實劇評人對一齣戲的反應本來就不一定要和毎一個或大部分的觀衆一致。如果一定得一致,要劇評何用?
-
交流道
歌仔戲實驗劇《李娃傳》座談會
「沒有一種勇於嘗試、勇於實驗的努力而終究美滿的。」──(曾永義) 在學術殿堂上,當兩岸歌仔戲首度展開研討會發表研究論文的同時,在舞台上也正展演著兩岸首次合作的實驗劇《李娃傳》。而由主辦單位與本刊協同舉行的《李娃傳》座談會上,勇於實驗的製作者和勇於批評的觀衆展開了誠懇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