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工作坊林奕华给学员最大的压力是要他们想很多东西、问很多问题。(白水 摄)
台前幕后 台前幕后

「艺」样眼光看A片

林奕华来台工作坊

此次工作坊不会有任何戏剧「扮演」的练习,也并非要让学员学到什么大道理,而是林奕华从香港带来素材,提出许多议题,在凭灵感随机设计的课程中和学员们互相讨论、思考,进而启发彼此。

此次工作坊不会有任何戏剧「扮演」的练习,也并非要让学员学到什么大道理,而是林奕华从香港带来素材,提出许多议题,在凭灵感随机设计的课程中和学员们互相讨论、思考,进而启发彼此。

《爱的教育二年级─A片看得太多了》

7月2-5日

台北南海路国立艺术馆

演后座谈会

7月8日

敦南诚品店

你穿的内衣是有钢丝的吗?

你的内衣和内裤是成套的吗?

你会穿今年最流行的内衣款式吗?

这次是你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内衣吗?

一排女生,轮流询问站在排练场中央的一个女学员有关她身上穿的内衣的任何问题,场边则坐著其他男学员。

这是香港「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导演林奕华应台北小剧场联盟「国际新锐导演交流计划」之邀来台举办为期两个月的工作坊的课程之一,计划中还将以互动的结果呈现一出戏《爱的教育二年级──A片看得太多了》。上课气氛轻松有趣,当学员开始问重复的问题或不知如何问问题时,林奕华便在旁引导,「你们太偏重物质的外在形貌了,多注意观察此刻站在你们面前的人,她会是买很贵内衣的人吗?她会为内衣付出什么代价?」。如何看别人、自己,别人又如何看自己,是此次工作坊课程欲开发探讨的主题之一。

「让学员决定要不要继续和我合作」

林奕华表示,这个工作坊分三个部分:首先「招生方式」即相当特殊。他先设计了一份问卷放在诚品书店等公共场所让人自由索取报名,问题包括:「对台湾环境的看法?」、「你觉得台湾舞台最缺乏的是什么?」等,之后收到四十多份回函报名参加。在第一天上课时,林奕华又请他们回答两个问题:假如这出《爱的教育二年级──A片看得太多了》已演完,请写你扮演的十个角色,以及如果你是剧评人,请写十点你对这出戏的建议。林奕华笑说,第一次上课之后就走了一些人;第二个阶段他让学员看他过去五部作品的录影带,共十五个小时,目的是希望学员们能借由他过去编导的作品来了解他,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导演,了解他所关心的议题、使用的手法和形式,再选择要不要继续和他合作。录影带看完之后又走了一些人,林奕华表示,剩下的人应该就是想要继续认识他、继续和他合作的人。于是第三个阶段留下的人开始自我介绍,除了名字外,还必须说出面对镜中的自己,最喜欢及最不喜欢的部分。如此特殊的自我介绍以及之后许多练习的主题常围绕著「如何看自己、看别人及别人又如何看自己」;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后,林奕华带领学员针对七月的呈现《爱的教育二年级──A片看得太多了》开始集体共同创作。

肢体成为装饰性的语言

林奕华认为目前做小剧场的人大多非常自恋,只顾注视著镜中的自己,没有关注、比较其他的人,因此常常局限了许多发展,「老的比较快」;这也是他比较喜欢和非专业演员合作的原因,他们比较不那么自恋、自我。

这个工作坊除了以拓展学员视野为主之外,课程中并没有发声、肢体练习等传统训练演员的技巧的设计,林奕华认为,常有人说「肢体不会说谎」,他认为这是最大的笑话,「为什么不会?」;他表示,国内外很多小剧场纯粹用「肢体语言」,因而演出、做出来的东西便产生了另一套标准,即这个肢体语言好不好看、灵不灵活?使得原本肢体应是释放一些情感,但到最后还是成为一种装饰性的东西。同时,他认为大部分的观众都喜欢进剧场「被动」地接受所谓「好看」的东西:好看的动作、好看的设计或好看的情节;比如说很多人喜欢碧娜.鲍许的作品,觉得很「好看」,而好看的标准因人而异,他就不觉得碧娜.鲍许好看;因此他的戏希望台上的演员及观众都能进剧场去主动思考一些问题,对他而言,做一出戏的重点,关注的并非好看与否,而是观众为什么想看「好看」的东西?以及所谓「好看」的标准,因为这套标准势必也将衡量剧院之外的东西,因此他觉得问这个问题已非单纯剧场性的问题,而是我们在自己生命中到底会订多少标准?有多大的弹性?为什么会这样看事情?林奕华认为,通常所谓的大剧场不让观众想问题或问问题,而我们的生活环境、社会其实都需要改变,如果我们不这样问问题,世界就不会进步;而剧场也许能改变一点点。

找出大、小剧场的分界

以林奕华做戏的阶段来看,过去他希望藉著剧场来表达他对现象的一些想法,现在剧场则是让他来思考一些东西,并将思考方法变成演出。长久以来他的戏都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一定的角色,大多数是将和日常生活有关的「禁忌」当作前提,提出对所谓「安定繁荣」有威胁的议题,让观众问问题;同时他一直尝试找出大、小剧场的模糊地带,因为大、小剧场好像分野很大,前者有大众参与、后者只有小众关心,但事实上大众小众是无法离开彼此的。以此次工作坊来看,成员来自大众,留下继续参与创作的原因可能是有些议题彼此关注,也和小众有关系,而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是大众或小众,没有绝对。

林奕华表示,此次工作坊并非让学员学到什么大道理,而是他从香港带来素材,提出许多议题,在凭灵感随机设计的课程中互相讨论、思考,进而启发彼此。课程中不会有任何戏剧扮演的练习,林奕华认为日常生活中已经有很多「扮演」,因此他的舞台上不想再有任何「扮演」。两个月的彼此激荡后,工作坊学员将呈现《爱的教育二年级──A片看得太多了》,形式基本上会延续他在香港做的《爱的教育》第一部:空台、演员就是一切;内容则以两个月来所共同创作的东西作为素材,将之发展为流畅、有变化的作品和观众沟通。林奕华表示,整个工作坊给学员最大的压力是要他们想很多东西、问很多问题,但他相信整个过程和演出下来,学员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有趣的剧名如何构思而来?林奕华表示,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谈到最近A片看得太多了,他直觉「A片看太多」和「爱的教育」有关,便决定用它当剧名,「而且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间:A片看很多,又怎样?」

(本刊编辑 祁雅媚)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