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戏剧/剧场类书籍出版的质与量迟迟无法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出版业者的市场考量,由于这类出版品一直被认为是「赔钱货」,所以四册、十六个剧本、总页数超过一千六百页的《赖声川:剧场》,无疑是备受瞩目的。
赖声川在他的剧场作品集〈自序一:关于一个『失传』的剧本)一文里,提到《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这个剧本「失而复得」的传奇(《赖声川:剧场1》,页27-30)不禁令笔者感触良多,毕竟这个剧本还是「出土」,被保留下来了:因为较之于一九八七年十月的琳恩台风水灾,造成表演工作坊早期资料付诸流水,或是另一次台风大水灾,将日据时期新剧运动健将张维贤一生典藏戏剧资料「尽付与淡水河,流入台湾海峡。生命记忆与至爱的戏剧收藏(包含了演出目录、宣传资料、图片、同时代戏剧活动资料等等)亦还诸天地的无情洪流」(注1),我们还能够阅读到《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已经是甚幸万幸了!
戏剧/剧场类书籍出版困境
在台湾,戏剧/剧场类书籍出版的质与量迟迟无法提升。考察其原因,首先是出版业者的市场考量:由于这类出版品一直被认为是「赔钱货」,阅读与购用族群仅有数百,顶多一、二千,幸运的话,被相关科系所当作教科书(但与热门科系所相比,仍属少数),否则初版一刷(通常只印个一千本)卖个好几年是常有的事,不敷成本效益,没有多少出版业者会自己跳出来当「炮灰」的,多半秉持「姑且一出」原则,要不就是在「人情压力」下出个一、两本;所以我们在书店里头:几乎找不到出版企划方向淸楚、强盛企图心的戏剧/剧场类丛书。
其次是连锁书店的行销手法:处于资讯大量蔓延的时代,就算真正还有阅读习惯的读者/消费者,可能也没有办法关照到所有的出版品,更何况广大的一般读者/消费者!于是连锁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便发挥了「指标性」与「流行性」的效用,或多或少左右了读者/消费者在选购图书的取向。在市场导向与趋众心理(阅读流行)的操作之下,使得原本就属小众的戏剧/剧场类书籍的「曝光率」与「渗透率」更是雪上加霜,永远只是戏剧/剧场同好间的资料互通有无,呈现一种零散的、混沌的传播样态。
再者是此类书籍的内容与品质良莠不齐:综观战后五十几年的戏剧/剧场类书籍,大抵包括了剧本,自传(或回忆录)、传记(或评传)、史料整理、理论(编剧、导演、表演等)、实务操作、评论、专论等等,有些纯属酬庸,有些缺乏体系(结集出书者居多),有些资料旧误,有些译文拗口,有些印刷粗劣,如此制作品质,如何吸引一般读者/消费者?!
剧本记录、史料整理
在这种先天不良,供需又失调的出版窘况下,由元尊文化出版的《赖声川:剧场》(共四册,收录十六个剧本,总页数超过一千六百页)无疑是跨世纪、划时代的大手笔。遍数过去的剧本出版(零星出版不在此列),可以与之媲美的只在正中书局出的《李曼瑰剧存》(注2),其次大概就是惊声出版社(即淡江大学出版部)的「西洋现代戏剧译丛」三十余册,周凯剧场基金会的「戏剧交流道.剧本系列」二十五册,以及文建算编有十余套的「戏剧丛书」。姑且不论孰优孰劣,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经由文字纪录的保存与出版(出版也是大众传播的一环),阅读才成为可能,否则就像赖声川在〈自序一:关于一个『失传』的剧本〉中言道:
剧场的绝对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性;它的浪漫在于它是生命短暂与无常的缩影。在剧场短暂的一刹那中,演员和观众同时知道,他们彼此经历的共同经验是唯一的。灯暗,即使是同一个剧团,同一个剧本,同一个演员阵容,这一场演出永远再也不会重现。
这的确是一种「浪漫」!但是站在台湾戏剧/剧场史料保存与硏究的观点来看,只有现场的剧场记忆是不够的,我们仍企盼更多的影像、声音、文字、图片资料被纪录下来,甚至于更进一步地被出版,文化必须沉淀、累积,才能逐步扩散,成为共有的文化经验!(注3)
以《赖声川:剧场》而言,所收录的十六个剧本,其创作年代跨越了十五个年头(1983-1998),其内容多层面地触及了台湾当代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禁忌与议题、两岸──三地──中国人的统独尴尬、民族集体记忆与遗忘,庶民生活纪实。剧本当然是这套出版品的主体,不过我们也同时在当中看到许多相当珍贵的史料,除了前文曾经述及的「失而复得」传奇,〈自序二:关于创作方式〉为赖声川于一九九四年回应美国重要剧场学术季刊《戏剧评论》(The Drama Review)专题企划「中国语文剧场」所写的一篇文章(《赖声川:剧场》,页31-36),针对该刊编辑所提六个问题──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国传统剧场的影响、表演训练、中西表演技巧的融合、当代中国剧场艺术家的互动,政治事件与剧场美学的关系──分别给予适切的回答。另外,六篇「推荐序」(分别为余秋雨、郭宝昆、姚一苇、聂光炎、杨世彭所写)与十八篇(后记),以及「附录一:赖声川作品(1984-1998)」与「附录二:赖声川年表(1954-1998)」,十六幅画龙点睛的剧照,甚至四篇写得极富巴洛克风格的「封底企宣文案」等等,势必成为后进学者从事相关硏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盼见出版的持续
从去年十一月起(以版权页为准),出版界连续有戏剧/剧场类著作推出,除了本文所评介的《赖声川:剧场》之外,尙有《符号学与戏剧理论》(注4)、《暗夜中的掌灯者──姚一苇先生的人生与戏剧》(注5)、《剧场游戏指导手册》(注6),《南方澳大戏院兴亡史》(注7)等,品质都不错,偃然戏剧/剧场类著作的出版似乎成了一股隐隐的暗潮;不说别的,单单循《赖声川:剧场》的出版模式,至少就有兰陵剧坊、屛风表演班(或李国修:剧场)、果陀剧团、优剧场、河左岸、临界点剧象录(或田启元:剧场)、台南人剧团、台东剧团等几个戏剧团体符合,我们绝对乐见这类书籍继续出版。
只有不断出版曝光,才能增加能见度;只有不断累积纪录,硏究才成为可能!
注
1.杨渡,《日据时期台湾新剧运动》(1923-1936)》,台北:时报,1994。页五至六。
2.李曼瑰,《李曼瑰剧存》(共四册),台北:正中,1979。共一千八百余页。前三册共收录有十六个剧本,第四册收录有〈编剧纲要〉(共六章)、〈剧说剧论〉(共九篇)、〈演出的话〉(共十二篇)、〈剧运宣言〉(共六篇)、〈附录〉(生平年表、剧本及剧本翻译年表、论文及译述年表、小说及小说翻译年表、翻译剧本年表),以及姚一苇写的〈编后记〉。
3.就笔者个人经验,真正现场看过由表演工作坊原汁原味搬演上台的作品只有三出(剧本集有收录到的),其余便是大量透过不同团体重演、录影带、录音带、剧本、节目单、剪报(报导──评论)、相关论文、师友回忆口述等等,在脑中去重塑原初的演出概况。
4.Keir Elam原著,王坤译,《符号学与戏剧理论》,板桥:骆驼,1998。原书The Semioties of Theatre and Drama于1980年由Methuen & Co. Ltd.出版,为硏究剧场记号学相当重要的一部专书。
5.陈映真主编,李映蔷、王友辉编辑,《暗夜中的掌灯者──姚一苇先生的人生与戏剧》,台北,书林。1998。
6.Viola Spolin原著,区曼玲译,《剧场游戏指导手册》,台北:书林,1998。原书Thea-tre Games for the Classroom:A Teacher s Handbook于1986年由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出版。原作者Viola Spolin在台湾最为剧场界熟知的著作为《剧场里的即兴表演》(Improvisation for the Thea-tre, 1962)。
7.邱坤良,《南方澳大戏院兴亡史》,台北:新新闻,1999。
文字|于善禄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研究所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