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专栏 Columns 专栏

期待一把野火,还是多几口好灶?

........台湾的文化景象相对黯淡,野火的蔓延也许可以烧出一片红通通的天色,却不免最后还是惨遭扑减。多烧几口好灶,或许反而可以烹煮许多小菜和佳肴,让大家可以温饱,也有机会得以体验文化的美食。

........台湾的文化景象相对黯淡,野火的蔓延也许可以烧出一片红通通的天色,却不免最后还是惨遭扑减。多烧几口好灶,或许反而可以烹煮许多小菜和佳肴,让大家可以温饱,也有机会得以体验文化的美食。

当时是一位长发飘逸的著名女作家,现在是短发俐落的新任文化官;那年烧出一把社会批判的野火之后离开台湾,此刻为酝酿一股文化推展的动力而回到家鄕。《野火集》作者龙应台女士受邀担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她的工作职掌将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

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她将面对一群被动的文化官僚、一堆贪婪的文化买办、一片贫瘠的文化土壤,以及,一个萎缩的文化人口。倘若达到最佳的成效,她将培养出最佳的文化行政团队、分辨出文化投资者和投机者、耕耘出结实累累的文化田园,并且,孕育出更多的文化公民。

政府的文化工作,将遭遇多种策略选择,也必须提出相应的政策工具,然后才能建立恰当的执行机制。靠一把野火,还是多烧几口炉灶呢?该一次烧旺,还是守住长久的温热?

台湾过去已经有过太多的文化企图,「台北市文化局」在二、三十年前也曾经存在过,中央级的「文化建设委员会」则是一九八〇年代以来的国家行政组织,至于「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则是九〇年代的奖助机构。原本的文化局其实是社会教化和思想统合的机关,无涉文化艺术的振兴;文建会希望成为国家的文化幕僚机构,但却还未能厘淸在中央部会当中的事权与职分;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是比较接近美国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设计,但是政府款项的不足和民间兴致的缺乏,以及奖助分派的平均与有限,都使它还显得微小。

台北市文化局的成立将是另一次政府角色的尝试,也是未来高雄和其他地方县市类似组织的先锋。台北市文化局,尤其是请龙女士来担任局长的文化局,如何给定或界定自己的角色?该怎么演这台戏?想留下什么印象和影响?

看得到的部分,台北市文化局将主管社教馆、美术馆、天文教育馆、中山堂这些房舍,但更重要的是市立交响乐团、国乐团、美术馆展览组等等这些公务员艺术工作者。如何让具有文化理想与专业背景的人才进入公务机构,又如何让那些支领政府薪金的文化工作人员不陷入公部门的僵滞,将是比照顾或管理馆舍更棘手的挑战。

而对民间文化工作者的需索,文化局如何在财政的公共资源中做合理的分派,那将是最引起艺术家和文化组织关切的焦点,因为他们也是一种利益/压力团体,能不能获得政府的补助不仅影响财务,更攸关颜面。拿钱至少分摊成本,更重要的是肯定自己的艺术成就和人脉关系。文化局如果不能判定优劣,排除干预,就会使台北(通常也代表台湾)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停留在均贫的经济和均差的艺术水准之下。

而文化的推展绝对不是每年大拜拜式的将音乐、舞蹈、戏剧推上舞台就了事的。自从直辖市长改为民选以来,台北市政府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活动公关公司,不少文化活动都以聚众为主要目的,热闹缤纷,却不易散发文化涵养的讯息,充其量只是讨好了大众而已。

龙女士绝对不会是一位只注重表象的文化官员,但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议会(以及市政府内部人员)却可能最不需要的就是文学博士的文化理想,很可能迫使龙女士妥协于官场之中。如果没有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龙女士可能也会感到挫折。

台湾的文化景象相对黯淡,野火的蔓延也许可以烧出一片红通通的天色,却不免最后还是惨遭扑灭。多烧几口好灶,或许反而可以烹煮许多小菜和佳肴,让大家可以温饱,也有机会得以体验文化的美食。

那一年她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现在,她写《百年思索》。文化的事情不是动气就能解决的,所幸,龙女士有了百年大计的态度。台北,更希望整个台湾,都给她最大的期待和支持。

 

文字|黄志全 资深媒体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