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全
-
专栏 Columns
一加一的计算与算计
对企业而言,只要为了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和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合并是值得考虑的手段。然而艺术机构并不以营利为最大目标,艺术家常常要求的是更大的主体性,合并涉及许多妥协,所谓分工合作的原则即使可以挂在嘴边,一旦主导权的争议浮上台面,人穷志不穷的艺术家性格就完全展现,无可相让。
-
专栏 Columns
建了,就有人来?
剧院音乐厅与表演艺术团体之间有著密切的依存关系,但是如何发挥整合效益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而这些耗资数十亿的文化投资更需要审慎的财务评估,以及未来的经营部署。在思考剧院音乐厅的兴建之前,倘若无法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那还是集中资源,先提升目前的营运绩效再说。
-
专栏 Columns
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目标
「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目标也许应该在建立「产业创意文化」,透过文化与艺术的养成教育与普及传播,让各行各业都逐渐摆脱俗丽与平庸,迈向气质与灵动,台湾才能从高级苦力般的代工宿命中,窜升为创新设计的重镇,也才能享有眼力、脑力与心力所带来的高额报偿。
-
专栏 Columns
金字塔尖的奢华驱力
艺术的确是在艰困的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才更深刻,但是别忘了文化的累积有时也靠强大的权力和财力来支应,才得以延续。金钱与文化的挂钩并非全然地不可取,经济终究也是艺术的必要营养素之一 。
-
专栏 Columns
科技人的文化心意
台积电的晶圆代工产品并不是大众每天都看得到的消费品,而是隐身在许多电脑通讯和家电的深层。然而,透过台积电对台湾文化事务实际的参与和实质的赞助,大众却发现了企业和个人的连结。台湾需要更多的文化义工,科技人可以成为贡献卓著的一群,而大众也期待看他们在幕后的演出。
-
专栏 Columns
WTO之后的表演艺术
进入WTO之后教育市场也将逐步开放,表演艺术所吸引的学生可能不足以符合基本的市场规模,不过,设备的相对投资较低,而师资如果来自具有优越传统的东欧国家或大陆地区,或许可以建立一个小而美的精致艺术学府,进而为台湾培养杰出的创作、表演与幕后人才。
-
专栏 Columns
期待一把野火,还是多几口好灶?
........台湾的文化景象相对黯淡,野火的蔓延也许可以烧出一片红通通的天色,却不免最后还是惨遭扑减。多烧几口好灶,或许反而可以烹煮许多小菜和佳肴,让大家可以温饱,也有机会得以体验文化的美食。
-
专栏 Columns
音乐文字会式微吗?
文字有其无与伦比的想像力和穿透力,当乐谱无法对一般大众构成意义的时候,文字还是一种比较贴近的诠释。客厅的电视即使三十九吋,也无法框住音乐厅的舞台;手上一份精心编写的音乐杂志尽管只是菊八开,却可能开向一个无限寛广的音乐世界。
-
专栏 Columns
网路在手,古典不愁
《纽约时报》经营的WQXR,跟网路唱片行N2K Music Boulevard合作,将广播放在N2K的网站,让全球网友透过RealAudio的网路传输技术,可以听到世界表演艺术中心──纽约──的古典音乐电台。
-
专栏 Columns
票房不可玩票
投身表演艺术,绝对不能只是光凭才情与热情, 搞票房绝对不可玩票,而要专业。科特勒这本书 在台湾不哓得可以卖出几本,但是如果身处表演艺术界, 却忽略了这本书的存在与效用,那在别的地方 要缴的学费可能会更多。
-
专栏 Columns
网路剧院,虚拟舞台
文建会编列预算,在自己资讯网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委托「学术交流基金会」承办「空中剧院」的规画。即将在九月中落成的「网路剧院」附属在文建会的网站(www.cca.gov.tw)当中,包括以下主题:「专题故事」、「剧围大观园」、「好戏大家看」、「封神榜」、「艺文活动看板」、「后台新鲜事」、「艺言堂」。
-
专栏 Columns
从网路文化析炼文化网路
网际网路被称为是继印刷术发明之后的「第二次文艺复兴的契机」,因为只要拥有网路进出的帐号,人人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电子肥皀箱」,让你像从前伦敦海德公园的演讲者一样,垫高身体,畅所欲言。网路的人本精神加上成本诱因,实在可以让具有艺术训练与见解的专才跳进来发展评论事业。
-
专栏 Columns
期待下一位音乐赞助者
有人说高音谱号∮和钱的符码$是长得最像的两个标志。在西方社会,银行家也变成是音乐的最大赞助者喜爱音乐的台湾银行家们可以独力或是合力为一个「许远东厅」催生吗?可以继续支持「台北爱乐」吗?但愿更多许先生的企业家朋友一起加入音乐赞助的行列,不只看在他的面子,而是接下他的棒子。
-
专栏 Columns
搭建网路舞台
弹指替代跑腿、网路换掉马路,这正是数位资讯时代的妙处,方便省事,让大众的工作更愉快、生活更舒适,难得有时间去欣赏表演艺术的时候,也不至于因为资讯缺乏或是购票无门打消念头。
-
专栏 Columns
网路订票,大家方便
网路本身也是媒体,不像报纸或电视会受到篇幅、时段的限制,因此更有传播、教育的功能,有助于表演艺术的推展。
-
十年演艺
媒体艺术化,艺术媒体化
一九八七年,台湾政治上的解严、报禁解除,让长久以来媒体与艺术的关系起变化,文化版面的出现不但使得媒体在报导文化艺术活动上一反以往纯报导式,开始有较深广的尺度,甚至积极介入文化活动,使得媒体艺术化,艺术媒体化,而对媒体、艺术表演者、观众形成另一种考验。
-
专栏 Columns
当艺术遇上网路
台湾的艺术社群向来被认为(也自认)是弱势的少数,不易引来媒体的镁光灯。在大众市场导向的传播生态当中,报纸或电视的确都不会把艺术文化列为版面和时段的重心,然而网际网路的兴起为艺术机构和艺术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至少我们还能拥有一个没有篇幅限制、不怕讯息扭曲的管道和社会大众沟通。
-
专栏 Columns
谁来协助文化发展?
人事的布局其实很能反映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也会不留情地透露他们的政策心态。就部会首长的任命来看,今年六月内阁改组牵动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任命,也有些耐人寻味。专业上的考虑、俗雅间的取舍,以及政治性的分配都値得观察。
-
专栏 Columns
又看到非此非彼的折衷了
在台湾行宪了快半个世纪,政府体制依然陷于一片迷雾之中,也难怪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对自己的决策程序和责任区分抓不到头绪。然而,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并非政府机关,不必在这种模糊当中摸索或摸鱼,这个受到社会信托的文化机构自然不该承袭那种事事折衷、处处缓颊的公务员文化。
-
专栏 Columns
文化政策的变与常
预算是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钱的流向通常也会引导艺术创作/表演的考量和民间相关文化产业的消长。而人事同样是政策指标之一,不同的主管有不同的文化见解、行政资源(和包袱),也有不同的处事风格和经营能力,这都影响文化政策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