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文字或影像创作,与人「沟通」都是吴念真创作的目的。但人通常是善忘的,对于生命情感、生活经验,未必能巨细靡遗。吴念真则有一双澄澈的眼睛,直视不讳的坦率。
绿光剧团《人间条件──满足心中缺憾的幸福快感》
5月24〜27日
国家戏剧院
因为编导五月绿光新戏《人间条件──满足心中缺憾的幸福快感》,吴念真抽空接受宣传所需的采访;通宵拍金钟电视剧集才刚收工,没时间睡又接著看脚本,带著些许倦容的他,在听到第一个问题丢出的瞬间,仿佛通电似地,酝酿已久的故事、创作生活的方式,在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场景角色中立体成形。
从「乱哈啦」到「有建设性的哈啦」
从电影、广告、电视到剧场舞台,这一步跨得自然天成。吴念真直说这是他「自投罗网」,起初这故事准备要拍电视剧,在跟李永丰的一次「乱哈啦」中,被李永丰说动,先是答应缴出剧本,又说没别人比他更清楚故事要怎么说演员要怎么演,就接下了导演筒。
虽是第一次导剧场,吴念真并不怯场。小时看新剧与后来看舞台剧的经验,吴念真侃侃谈论剧场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差异,除了剧场具备与观众直接沟通的临场性,剧场的限制更是他跃跃欲试的主因。「剧场的限制极大,拍片可以变换场景,演员可以NG四十八遍,剧场不行,不能重来对导演、演员都是最大的考验。」他说,就像一幢房子,如果有一两百坪,那你爱怎么摆怎么用都行;如果只有十坪,那么每一样东西都得推敲考虑,每一吋空间都要运用到最精致、发挥到最极致。这种让他在最大的限制中榨出最高能量,看演员在台上捏把冷汗、肾上腺素猛分泌,观众对演出有立即反应的挑战,是最过瘾的事。
「我想这出戏的场景最多五个……我希望先把故事讲好,让演员尽兴,让观众看得快快乐乐。」不论文字或影像创作,与人「沟通」都是吴念真创作的目的。「很多舞台剧都太『知识』了。」(他笑说这样讲可能会得罪很多人)有些创作者信奉形式决定内容,作品讲主题、搞结构,但他从来不是这种人。熟悉吴念真的人,都说他是个说故事的高手,「故事」也确实是他创作的源头、素材。他说最喜欢跟小野、柯一正、李永丰等一干好友哈啦,你说一个故事,他回敬一个,不管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耳闻目睹的悲惨、爆笑、温馨、活生生的经验,都是故事,也正是内容,筛选整理后,形式结构就自然形成了,这是吴念真所谓的「有建设性的哈啦」。
用心洗好人生的「三温暖」
但人通常是善忘的,对于生命情感、生活经验,未必能巨细靡遗。吴念真则有一双澄澈的眼睛,直视不讳的坦率。
最近的某一天,吴念真形容自己像洗了场「三温暖」。一早太太接了电话,得知儿子推甄考取台大戏剧系,听儿子说著如何在面试时表演风中的树、雨伞(他边说边比划著);说著不怕念戏剧将来可能赚不了什么钱,但只要是很快乐生活过得去的工作就好;说著要去学开车,要好好利用这段入学前的空档去剧团见习(露出有子长成的欣慰表情)……然后,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说刚动过癌症手术的母亲得做化疗。「怎么办?学习面对吧!」于是他跟母亲讲解可能要掉头发,「没关系,我替妳买很多种假发,可以染很多颜色,变很多造型,就像剪狗毛那样,帮妳剪得很漂亮……」先逗母亲开心,接著迅速与太太讨论化疗课程接送,喜忧之间,不容迟疑。
「人生苦短!有机会什么都要试试,千万不要有遗憾。」吴念真说,比方以前如果听到有人说什么「其实我很久以前就很喜欢妳」这类的话,他会很生气,「为什么你当时不说?」他也最痛恨那种不断抱怨环境不佳的人,「在艰难环境中异军突起的人才是英雄嘛!」比方广告好了,宾士当然可以拍,但有什么意思?「死商品把它做活的人最厉害!」写东西一定要在很有气质的咖啡馆吗?「我常常去录广告配音,稿子在哪里写的?在电梯出口边边的一个小角落。」
创作一如人生,吴念真逼自己面对。「卡」住的时候,他转身去扫地、洗刷、煮菜,做一些「马上可以看到成果的事」,但做完这些,他知道还是得回到书桌继绩,否则一搁笔可能就是两三年,「你说现在有很多人失业,那闲闲在家为什么不动手试试把你家公寓楼梯刷刷漆漆油漆?说不定邻居看到你,跟你聊聊,喔!失业啦,啊!我知道谁谁谁刚好缺人,工作就跑出来啦!再不然,跟朋友哈啦嘛!总比一天到晚唉声叹气,跟老婆吵架得好。」做人就是这样,什么身分、地位、有钱没钱,「本我」有没有出来最重要,说穿看透,人不过爱恨情仇吃喝拉撒,跟朋友哈啦不要「含东含西」(台语),更不必虚张声势,「我最痛恨那种装腔作势的人。」
幸福的条件
不摆姿态、不掉书袋,《人间条件──满足心中缺憾的幸福快感》演的是凡人缺憾、祝你幸福。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扭转未来,吴念真会选择降落在考大学那一刻,「我一直梦想当医生,而且是那种鄕下医生。」(记得那支某厂牌的酒类广告?)曾经在台大医院看陈维昭为忠仁、忠义动手术,当时的那种感动、想跟陈维昭致敬的冲动至今难忘,吴念真迷恋「医院」生死并存的真实,「医生」让人快乐让人有希望的可能,而且他自信会是个与病人相处得很好的医生。即便现在是个导演,他眼中的幸福也还是自己能让身边的人快乐,朋友工作得有成就感,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两个人、两个人以上的事」,他顺口吐出如文案般的句子,「快乐、健康可以很私人,幸福不容易。」因为幸福感需要通过沟通、互动、分享获得。
当然,幸福的条件与标准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吴念真记得有个老师跟他说过个故事:一个国一学生写了篇作文,描述自己家里的花园多么广阔缤纷,老师不相信,想说学生家又穷又狭小,怎可能有那样的一座「花园」?一定是想像掰出来的;直到某天做家庭访问,学生带老师见证,嗯,的确,厨房到围墙之间仅仅方寸,那些野花杂草不过被种植在铁罐、保丽龙盒当中,但从学生房间的窗口看出去,啊!真是座美丽的花园呢……。
「把自己放进去。」吴念真说,让自己处在当下,认真做好、做完每件事,就会感觉满足、感到幸福了,就算遇到挫折、困难,比方说他这次导戏吧,努力认真地去排练、设计,万一不行了,身旁有那么多专家,大声说一句「你朋友干假的啊?!」他们能不跳下来吗?
文字 | 杨莉玲(特约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