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FT创办人露西.尼尔(左)与罗丝.范顿。(徐亚湘 提供)
环球舞台 最PAR!/环球舞台/伦敦

两个人的理想,把世界带到伦敦

伦敦国际剧场艺术节(LIFT)走过二十一年

虽然伦敦号称世界戏剧之都,但是在二十年前要说服伦敦人接受外国团体的演出,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然而,LIFT以实际的行动打破大众的疑虑,并以双年展艺术节的形式,在夏季带给观众丰硕的艺术飨宴。二十年来,每届平均观众的参与人次为七万多,而与LIFT合作过的艺术家超过四千人,分别来自美洲、中南美洲、亚洲,欧洲、澳洲等五十多个国家,演出的型态结合剧场表演、偶剧、默剧、舞蹈、音乐、皮影戏、多媒体创作以及很难归类却又叫人啧啧称奇的现代剧场艺术。

虽然伦敦号称世界戏剧之都,但是在二十年前要说服伦敦人接受外国团体的演出,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然而,LIFT以实际的行动打破大众的疑虑,并以双年展艺术节的形式,在夏季带给观众丰硕的艺术飨宴。二十年来,每届平均观众的参与人次为七万多,而与LIFT合作过的艺术家超过四千人,分别来自美洲、中南美洲、亚洲,欧洲、澳洲等五十多个国家,演出的型态结合剧场表演、偶剧、默剧、舞蹈、音乐、皮影戏、多媒体创作以及很难归类却又叫人啧啧称奇的现代剧场艺术。

在伦敦西堤区(City),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ler)附近的巷道内,走进一扇黑色朴实的大门,沿著楼梯上二楼,进入眼帘的是伦敦国际剧场艺术节(Londo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简称LIFT)的接待柜台;値得注意的是,柜台后方的墙面贴满大大小小演出海报,隐约透露著LIFT二十一年来的历史。

一九八一年,伯明罕地区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戏剧系的两位应届毕业生,罗丝.范顿(Rose Fenton)和露西.尼尔(Lucy Neal),她们怀抱一个简单的梦想,就是要将英国之外的杰出表演团体带到伦敦──这个自古就是戏剧之都的城市:凭著这股理想,两人骑著单车,一一拜访私人公司或公立的机构寻求赞助。自从第一年的节目顺利推展之后,不但扭转了伦敦人的偏见,更令戏剧圈舆论纷纷,人人不断询问:「下次的艺术节,LIFT将带来什么样子的节目?」

从只有两个人开始

二十年来,范顿与尼尔不但以精采的节目得到观众与艺术界的肯定,并在用心经营之下,号召多位有相同目标的伙伴加入,如今LIFT已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整个组织包括了艺术节总策画(Festival Director)、制作(Production Management)、行政财务(Administration)、市场行销(Marketing)、教育(Education Programme)、合作方案企画(Programme Co-ordinate),还有两个长期经营的专案(Teacher's Forum, Business Arts Forum)规模;虽然只有十二个人,却分工清楚、具体而微。一般上班时间只见人进人出,不曾间断地开会、决议,沟通、协调,到了真正忙碌的艺术节周期,也广纳实习生及义工的加入,让有心接触艺术的人,以实际经验参与制作、克服困难并分享成功的喜悦。范顿与尼尔更是强调「LIFT是一个你在参与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世界,而不是你等待著什么事发生的地方」。

除了国际演出活动之外,LIFT也不忘记与地区的交流活动,「教育计划」(Education Programme)是达到交流目的最直接的方式。「教育计划」成立于一九九一年,最初的想法是让观众在观赏节目之外,能透过赏际参与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整个「教育计划」是透过特定的几所学校,让艺术家直接与学生们交流,其活动包含演讲、观摩教学或参观排演等方式。有些更以驻校艺术家的形式,与学生长期接触几个月,或者一年,让学生们从陌生到了解创作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像力,发展出属于新世代的艺术作品与表演形式,最后也成为艺术节演出节目的一部分。

LIFT身为领导的角色,也会特别设计类似导读的参考资料(Education Pack)。以五月即将演出「伍斯特剧团」(Wooster Group)新编《费德拉》一剧Phedre为例,在参考资料中就放进三个不同版本的《费德拉》剧本一古典版、现代翻译版,与伍斯特演出版,让学生们了解与比较三个不同的版本,当然也包含伍斯特剧团独竖一帜的风格──运用声音、录像及拼贴的后现代手法重新给予经典剧本新的意义──介绍,还加入艺评,最后则设计相关工作坊让学生实际读本,以体验三个版本的不同。再来则是运用伍斯特剧团惯用交错媒体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在观赏演出前了解演出形式及内容,而能在演出中欣赏其中的奥妙与体会不同的剧场经验。

二十年变幻剧场奇迹

虽然伦敦号称世界戏剧之都,但是在二十年前要说服伦敦人接受外国团体的演出,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然而,LIFT以实际的行动打破大众的疑虑,并以双年展艺术节的形式,在夏季带给观众丰硕的艺术飨宴。二十年来,平均观众参与人数为七万多,而与LIFT合作过的艺术家超过四千人,分别来自美洲、中南美洲、亚洲,欧洲、澳洲等五十多个国家,演出的型态结合剧场表演、偶剧、默剧、舞蹈、音乐、皮影戏、多媒体创作以及很难归类却又叫人啧啧称奇的现代剧场艺术,LIFT以具体的表演型态对「剧场可以造就什么?」提出多元而丰富的答案。

保证品质与票房

以去年为例,主秀是在泰晤士河上航行的一艘船,来自瑞典的艺术家与船上的大人、小孩大玩迷宫游戏;来自俄罗斯的艺术家则以现代的观念,诠释一八二五年俄国沙皇递嬗的古典剧作;还有连续四个周末的现场音乐加上喜剧的演出,各国艺术家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带给观众愉快而精采的夜晚。一个月的演出活动兼具古典、现代、学术、教育、娱乐等多面向,二十余个演出团体,超过一百场高水准的演出,令人目不暇给,由此也可以一窥LIFT二十年来持续经营下,早已建立口碑,并以高品质与前卫性并重的演出风格,给予观众不同的惊奇。

LIFT更以实际的行动挑战大多数人对「剧场」的观念。一般人对于「剧场」的概念就是「建筑物」──有漂亮的红色丝绒座椅、镀金或雕梁画栋的壁饰,观众中规中矩地在台下欣赏台上的演出,之后以热烈的鼓掌回馈表演者,也不吝惜地为自己能够参与而感到赞赏。反观LIFT所呈现的制作,有的在公园、教堂、废弃的豪宅、仓库和百货公司的橱窗,甚至泰晤士河上航行的船只,都可以是呈现演出的剧场。LIFT不但以实际的行动应证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所强调的「无处不剧场」的现代剧场观,并带给观众与演出者不同的思考──何谓剧场空间?

一九九七年LIFT邀请阿根廷的团体演出De La Guarda正是一个最佳的例子。当所有观众进入那个如大山洞般的工作室时,感受到不同于「剧场黑盒子」的情境,而这个来自阿根廷的团体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中,留给观众强烈的印象;包括亲吻、拥抱、跳舞、玩摆荡绳索等互动游戏,整场表演宛如一场刺激的狂欢舞会。値得一提的是,艺评者更以:「你根本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汇去形容这样畅快淋漓的演出,却又令人难以忘怀这个超乎想像的剧场经验。」当然,仍有许多演出是在黑盒子中创造不同奇幻的时刻,因此LIFT也与伦敦知名剧场,如河畔工作坊(Riverside Studio)、皇家宫廷剧院(Royal Court)、老维克(Old Vic)、杨维克(Young Vic)、阿拉美达(Almeida)、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er)与沙德勒之井(Sadler's Wells)等剧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这些剧场也乐于与LIFT合作,因为由LIFT代理制作的节目,绝对是品质与票房的双重保证。

首度尝试转型经营

在迈入第二十一年的LIFT,经营方向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将原先每两年一次举办的大型综合式艺术节,调整为每年固定邀请一到两个著名国际团体的常态性演出;演出时间也从原本每个节目最多一星期的档期,延长到十天到两个星期。范顿解释说:「主要原因在于现代文化资讯爆炸的时代,不可能期待观众在两个星期之内看完二十四个演出,观众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呼吸、可以思考,而艺术节主要的目的是能让观众参与、欣赏各类型态的演出,如果当观众感觉到压力或者无法消化的时候,也就是需要思考是否应该继续主办大型艺术节的时候了。」尼尔也补充表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些艺术家所呈现在幕前的心血,绝对是在幕后汇集了无限的心思以及创造力,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了解他思考的过程,挖掘他更深的内涵,而非只是两三场的演出就了解一切创作的过程或判定他的价値。」

从今年起,是LIFT第一年尝试常态演出的模式,邀请的对象是以使用大量的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并以拼贴手法改编经典剧本而闻名的纽约伍斯特剧团(Wooster Group),演出剧码To you the Birdie!(原剧名Phedre),这是他们第二次获邀来到英国伦敦。除了为期两周的演出之外,LIFT还策划了两天的研讨会,希望以舞台装置、媒体运用、表演形式、导演风格等多方位的角度来探讨伍斯特剧团的剧场美学,也借此让有兴趣的学者专家、观众有充分的机会与艺术家们沟通。

当然,LIFT之后的发展方向更为大家所关心,范顿也不讳言:「包括我们在内,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是如何:不过我们能确定的是,在未来的五年当中,LIFT仍是以艺术性为引领的原则,以丰沛的艺术能量丰富对话的层次,在公众的检视之下,回答──剧场是什么?剧场可以造就什么?──等等关键性的问题。」然而,对于范顿与尼尔而言,「LIFT就像一座桥梁,让观众借由这座桥梁进入一个想像的世界,在其中可以看到巧思与精采演出相连接所创造出的缤纷世界。」

二十一年来,世界一流艺术家与伦敦人经由LIFT早已实践当初范顿和罗丝的梦想,二十一年后,虽然改变了经营型态,但是仍保有其精神,并带领LIFT朝向长久经营的目标而努力,这当中对于「艺术节」的定位、琢磨与拿捏,可以提供我们一些省思的空间。

 

文字|顾心怡 剧场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