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表演艺术评论,这十年累积下来,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我们可以看到评论的媒体版面起起伏伏,评论人来来去去,到底创作者、评论者与媒体人,对现在的演出评论有什么想法与期待?本刊特别设计相关问卷,希望经由问卷结果的分析,能对当前的评论现况,描绘一个大槪的轮廓。
在距上次本刊针对国内表演艺术评论于一九九八年六月所作的特别企画,不过是过了个千禧年头,短短两、三年间,乐评界媒体龙头《音乐时(年)代》杂志停刊,由民间筹资首创举办网路票选表演艺术晶球奖的3P表演艺术网站结束营运,而一九九六年起由《民生报》记者纪慧玲主导的「民生剧评」,经转为「表演评论」运作至今,已不如以往每周一见报的刊登频率。《中国时报》在连续改版之后,原来「寄生」于娱乐周报、尝试大众化的短篇演评,也在媒体政策的改变下与「宿主」一并夭折。文建会出资、学术交流基金会主导筹办的文建会网路剧院网站,以及集结《联合报》、《民生报》、《星报》等媒体报导而成立的联合新闻网,分别以电子报形式免费发行,开拓行销网路,报中则偶见几篇零星发表的表演艺术评论。
有限的评论版面资源
根据铭传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王亚玲所发表〈台湾报纸表演艺术评论之研究──以《民生报》为例〉论文中所示(注1),从一九九六年至二〇〇〇年年底,即使占《民生报》「表演评论」版面最多的戏剧评论,其每年观察的现代戏剧总演出次数,也不过占当年台湾演出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点七五,其他领域的比例也不过在百分之一(音乐类)和百分之二左右(戏曲类与舞蹈类)。一九九八年本刊特别企画针对台湾表演艺术评论概况所作的分析统计也显示(注2),台湾一年表演艺术演出超过千场以上,然而二百卅六篇的「演出评论」仅占演出的五分之一。除了媒体刊登评论版面、篇数偏低之外,还有重北轻南、写手断层与各类评论比重不一的现象。
既是评论次数与演出次数不成比例,这几年来创作团体对表演艺术评论(以下简称演评)的关注也不如以往激切(注3),不仅话题少了,连前述几个主要评论刊登媒体也退出战局,是否刊登演评的媒体版面已大幅度「沦陷」?
评论媒体新陈代谢
今年年初,新光集团台新商业银行支持的台新文化艺术基金会大胆投注,几乎是以间接赞助台湾文化事业的方式,宣布举办第一届「台新艺术奖」;目前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展演观察,预计于明年三月底颁发,除了所谓的评审团特别奖之外,正式获奖名额共计只有两名,奖金都是一百万元,深受各界瞩目。为了刺激评论交流与历史记录的意义,该基金会不仅成立台新艺术奖网站,更与《中国时报》和《典藏》艺术杂志合作,每周定期刊登一千字的演评与艺评,企图持续制造话题;八月底还举办「跨领域艺术观察写作大队」,以三天实体课程和三周左右的线上写作,集结跨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培育下一代的艺术评论写手。此外,原本计划以优退方式缩编人事的《中央日报》,五、六月间旋即征召过去文化版资深记者重回阵线,并且扩大文教版面,开始计划性耕耘文化与演评;同样地,本刊甫届十周年社庆之际,亦于今年六月成立《表演艺术网站》,为尝试多元与独特观点的评论写手,另辟一个虚拟世界的辩论空间。以上种种评论媒体的新陈代谢,究竟会如何影响表演艺术评论生态?都还有待后续观察。
为了解台湾表演艺术创作者与评论的互动生态,以及媒体居间操作的影响,本刊特以简单的问卷形式,并透过各线编辑的采访调查,大致画出台湾演评生态的轮廓与问题。我们针对廿位媒体线上记者,五十六位戏剧、舞蹈、戏曲与音乐的评论与工作者,发出了七十六份问卷,并得到六十份的有效回复。基本上,这次问卷的设计除了针对受访者阅读习惯、目的与一般看法略做了解之外,也试图调查评论者的写作原则,以及媒体与创作者对评论写作的观察,最后则概略了解媒体、创作者及评论者对于目前演评的期待与批评。本次问卷的题目均基于笔者个人主观判断和参考各线编辑意见而设计,发送均经过电话沟通,整个过程中有许多主、客观的影响变数和许多不臻完善之处,不符一般科学性的问卷调查,纯为一般现象的侧写;另一方面,这项专题研究也可视为笔者于一九九九年城市交流会议论坛中「台北艺术评论研究」的延续。
最常阅读《表艺》评论
就受访者的阅读习惯来说,《表演艺术》杂志还是多数人选择阅读评论的主要来源;其次为《民生报》、《中国时报》与《联合报》、《自由时报》。也有创作者选择从来或几乎不看任何评论,戏曲类别的受访者也会选择看如河洛歌子戏团发行的《大舞台》、国光剧团的《国光艺讯》与京剧老字号的圈内杂志《申报》等等。
对于网路评论的看法,多数受访人均强调网路阅读市场的潜力,也认为网路媒体与其他媒体不同,并拥有仍待开发的潜力作者和较自由的言论空间。然而不论一般平面或网路评论,媒体界受访人多数希望作者能使用读者熟悉或固定的名称,戏剧、音乐与舞蹈评论人也支持这样的意见,或许这群人仍考量评论发表的专业权威性,也有人希望能借此建立公信与评论责任制;戏剧创作者、音乐创作者和戏曲界的评论与创作者却不太计较网路的评论作者是不是以固定笔名发表评论,认为可以由作者自行决定,似乎透露了这群人对于网路这个媒体的态度,同时也清楚了解平面媒体与网路媒体互异的特质。有趣的是,绝大多数受访的舞蹈工作者,都希望作者能以真名在平面或是网路发表评论,这是否反应了舞蹈工作者与舞评互动的诚意与恳切呢?
评论与媒体生态的矛盾
一般而言,所有受访人阅读评论的动机和原因都在于关注台湾目前的表演艺术现况,其次是参考评论者对特定演出的看法和分析,或作为学习,显然是好奇评论者对某些演出的看法,对照自己观赏的经验,但其中是否牵涉到权威性的影响,恐怕仍取决于受访者的主观认同,还有待研究。
跟评论界总有缠绵共生关系的媒体界,阅读评论的动机之一当然也是为了「猎艳」──寻找新的评论作者;大家不仅认为媒体刊登评论的篇幅应该增加,各类受访人几乎都认为应该开发更多的评论撰写人,还要培养专职的评论作者。也就是说,目前评论刊登的版面已经相当有限,也没有任何媒体愿意或有资源能培养一位专业评论的情形下,大多数人仍鼓励新的写手挤进来「分一杯羹」;在这样的情形下持续开放新手写评,评论人能有多少机会累积资历?这其中反映了评论与媒体生态的矛盾。
评论写给谁看?
在增加刊登篇幅之外,戏曲界和媒体界内部反应的意见一样,都希望媒体刊登评论时能摆脱人情包袱,舞蹈界则希望媒体能确立评论筛选的标准。至于对表演艺术评论发展的影响,媒体界仍自觉媒体本身的编辑政策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表演艺术活动的兴衰多寡,以及线上媒体记者的判断和自觉。因此多数媒体受访人自然期望媒体本身能固定刊登评论的版面和时间,养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制造议题的空间;有一半的媒体受访人则希望评论人能调整评论写作的笔法和诉求。
事实上,在台湾表演艺术生态结构的转型过程里,不仅创作者得为现实与理想的生存挣扎,评论人也为写作策略的斟酌陷于两难:究竟该写给看过戏的观众看?还是为表演艺术的推广而求普及与娱乐性?评论该是一篇消费指南?还是凸显作者笔风与特色的创作?评论该在乎的是与创作者的对话?还是铁面无私地「一笔定生死」?即使是国内唯一一本关注表演艺术环境的杂志媒体,媒体受访人也普遍认为本刊较接近评论媒体的理想,在年初的改版之后,大家对《表演艺术》仍抱持更多的期待,希望能开放更多元、呈现多方面的评论角度。我们在此谨向所有参与问卷访谈的受访人,表达最深的谢意;更要对坚持表演艺术创作──不论是剧场作品还是评论写作──的所有参与者,致上最真诚的敬意。
注:
1.王亚玲,〈台湾报纸表演艺术评谕之研究──以《民生报》为例〉,铭传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6.
2.祁雅媚,〈大旱望云霓〉,表演艺术杂志第八十三期,p.40. 1998.6.
3.安原良,〈期待批评时代的来临,在网路上,在历史中〉,中华民国八十九年表演艺术年鉴,p.91。
延伸阅读:
本刊第八十三期特别企画「评论艺术的艺术」,p.40〜60
(本刊编辑 傅裕惠)
表演艺术评论媒体阅读习惯问卷统计
(阅读媒体对象为复选)制表:傅裕惠
阅读媒体 受访对象 |
表演艺术杂志 |
大风表演艺术杂志 |
自由时报 |
联合报 |
民生报 |
中央日报 |
中国时报 |
外剧场电子报 |
网路剧院电子报 |
其他 |
有效问卷份数 |
共计回收问卷份数 |
发出问卷份数 |
媒体工作者 |
12 |
2 |
8 |
8 |
13 |
3 |
8 |
5 |
2 |
2 |
13 |
13 |
20 |
戏剧工作、评论者 |
13 |
1 |
3 |
6 |
6 |
0 |
9 |
5 |
4 |
0 |
15 |
15 |
16 |
舞蹈工作、评论者 |
9 |
1 |
5 |
3 |
7 |
1 |
5 |
1 |
4 |
1 |
10 |
10 |
15 |
音乐工作、评论者 |
8 |
2 |
5 |
5 |
3 |
0 |
5 |
1 |
3 |
2 |
9 |
9 |
10 |
戏曲工作、评论者 |
13 |
3 |
6 |
9 |
13 |
4 |
9 |
1 |
3 |
3 |
13 |
13 |
15 |
总计 |
55 |
9 |
27 |
31 |
42 |
8 |
36 |
13 |
16 |
16 |
60 |
60 |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