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媒体版面,演出评论何来发挥的舞台?但媒体的有限版面与评论对象的有限选择,却又让人感到「不满」。媒体工作者如何在「上有政策、下有要求」的处境中,为演出评论打造施展空间?请听他们的想法与经验谈。
在试探媒体操作评论刊登版面的黑手套、白口袋时,先别急著抛出一套媒体运作内幕的假设。根据大多数媒体受访人的回收问卷显示,影响目前表演艺术评论发展的不外乎两个重要因素:表演艺术活动与媒体的编辑政策,而这两点互成正比,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与环境条件。有趣的是,相对于前述两项因素,且能「制衡」市场需求与弥补环境条件,则是媒体工作者本身的判断与自觉。
一般平面媒体刊登评论的原因,不外乎平衡报导、记录演出、深度阅读、回馈创作,更有如《中央日报》五月改版、精简人事后所推出的文教报「游于艺」版,其版面设立就是为了以评论刊登为主题,也有像《民生报》企图建立艺评制度的原始善意。除了《大风表演艺术杂志》固定每月刊登两篇,字数也维持在一千五百字左右,其他报纸媒体多半采不定期刊登,而字数限制在八百字到一千字上下;集国内演评大宗的《表演艺术》杂志,每月都有五至十篇的评论,惟版面因演出次数与品质而调整。至于网路剧院电子报则是视实际需要,每月固定刊登十二篇左右的报导和评论,本刊网站每周也会不定期刊登一千字的固定短评。《联合电子报》发行的《外剧场电子报》就较为被动,会视邀稿作者的写稿条件及稿源状况,每周定期刊登三篇,版面则不一定。
网路评论诉求年轻写手
《外剧场电子报》主编粘立文表示,为《外剧场电子报》撰写评论的写手,多半比《音乐电子报》的评论人年轻;除了电子报报份数的不同外,戏剧类评论写作的人脉关系参差不齐,也会影响她邀稿的对象。《外剧场电子报》已从以往的三千多份,成长到一万八千份左右,但仍不如《音乐电子报》三万多份的订阅人口。而《音乐电子报》的乐评仍倚赖「传统」的评论权威如杨忠衡等,剧评的邀稿则视生态条件与口碑,尽量避免一言堂式的言论,目前仍希望找年轻一点的写手来尝试。
虽然网路提供了机动性的发表空间,但因政策的调整、稿费成本高,外剧场电子报邀约的评论人数已大为减少,再加上「稿子蛮难拗的!」,所以粘立文多半不会限制笔者的写法与篇幅,一切随笔者兴趣。不过,订阅《外剧场电子报》的多半是廿至卅五岁的上班族人口,所以粘立文对剧评风格,仍有应具前瞻、领导性的期待。
平面评论诉求一般大众
曾经创造评论话题与历史成绩的《民生报》表演艺术评论,尽管目前已成停摆状态,许多圈内的读者偶尔还是会对《民生报》文化版「来回顾盼」。主导者纪慧玲指出,台湾目前的报纸艺文新闻,多半还是以服务性的报导为主,在大众媒体的定位下,艺文新闻的版面仍然有限,而内部组织的政策决定,其实也是反映了外在读者的需求,因此例行的评论版面,会受到大环境客观条件的局限。当初她发起成立「民生剧评」,其实也是体贴表演者期望被注意的心情,才会从善如流,以一种很理想的操作模式,摸索走了四、五年。面对圈内剧场人对《民生报》表演艺术评论的期待,纪慧玲表示也许表演艺术界应该开始问问自己,既然对评论有那么强烈的需要,为什么无法整合产业的共识,把需要的诉求传递给媒体主事者呢?
也许还不算结束,纪慧玲评估过去表演评论的经验,倒认为台湾表演艺术创作的质与量,其实还不足以「应付」每周一篇评论的版面需求,有时候为了刻意操作,甚至还里外遭受严苛的批评。此外,民生剧评的写作机制才刚刚建立,写手观点落笔是否成熟,以及所提出的评价是否足以说服多数人,都是値得检讨的问题。不过,纪慧玲表示,如果当初要求评论人调整笔法与诉求,让文章读起来容易一些,看懂的人能多一点,或许《民生报》表演评论的寿命会比现在长一点。
媒体口味与评论有别
一贯以传统、保守的媒体形象发行坊间的《中央日报》,反而在三年五载的人事变动之后,扩大了文教版面的篇幅;文化版主编郭士臻衔命规划一个以评论为主题的版面,打破了自民国七十七、八年后无文化固定版面的常态。这虽然显示著媒体因应文化团体、文化政策与资源增加的趋势而改变经营策略,但最关键的还是反映了主事者对文化事务关注的自觉与积极。
然而,因为国内表演艺术市场结构的不健全,使得《中央日报》目前所实践的规划,离理想还有一段距离;原本希望效法国外媒体刊登评论的机制,密集即时报导台湾演出,可是国内演出场次几乎不超过两周,一般场次也多半是三场就结束,经营起来实在有困难。还有国内表演艺术界圈子小,人情包批多,写评的人多半还是保守敦厚,或是不脱夹杂评、荐的文风,往往无法期待能有一篇犀利辛辣的精采评论,让郭士臻备感挫折。为了让评论人能放手一搏,讲出自己真正的心底话,郭士臻大开使用笔名、匿名的方便之门,她还是希望能培养这类批判性的评论文章。
捉襟见肘、左右为难
备孚圈内各界期待,又承载记录演出的历史性责任,本刊编辑群邀约评论稿件的原则同样也是「一言难尽」。舞蹈评论受限于南北地缘,与写手人才有限,真正能写舞评,又能配合编辑作业的评论作者,据称不超过「五个手指头」。戏曲评论面临现代化的挑战,编、导的创作概念不见得普遍具有现代剧场的观念,要找到熟悉业界、背景专业,又能清楚地论道说理的人,真的也不太容易。评论人王安祈曾于八十九年度《表演艺术年鉴》针对戏曲评论,指出新编戏曲比老戏演出获得较多评论的关注,若要扛下记录老戏剧码和表演程式赏析的责任,恐怕本刊也难以负荷,更无足够而适当的评论人选。打破美式市场行销包装的迷思,引介欧、亚有口碑却无票房的实力派演奏家,是本刊音乐编辑邀稿与报导的努力方向,至今还颇受肯定;但究竟是要更上一层要求专业,还是要放低身段以近普罗大众,至今仍在求取平衡。台湾的演评环境也许结构不全、失忆片段,在市场价値观一面倒的情形下,媒体线上记者的一丝文化良心,或许正是叠床架屋下支撑台湾演评环境的那根钢筋。
(本刊编辑 傅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