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辽士将歌德的《浮士德》谱成清唱剧。(本刊资料室 提供)
音乐

流传数百年,启迪多少艺术杰作

浮士德博士的传说

浮士德博士是十六世纪初的德国科学家,精通药学、哲学、炼金术和星象学,所以同时代的人们流传著许多关于他使用黑魔术或是与魔鬼打交道以换取智慧、财富与生命等等的臆测。歌德的《浮士德》应该算是最被广为阅读的文学版本,这部作品也为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不少灵感。法国作曲家白辽士(H.Berlioz)即以此为蓝本写下了清唱剧《浮士德的天谴》。

浮士德博士是十六世纪初的德国科学家,精通药学、哲学、炼金术和星象学,所以同时代的人们流传著许多关于他使用黑魔术或是与魔鬼打交道以换取智慧、财富与生命等等的臆测。歌德的《浮士德》应该算是最被广为阅读的文学版本,这部作品也为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不少灵感。法国作曲家白辽士(H.Berlioz)即以此为蓝本写下了清唱剧《浮士德的天谴》。

NSO歌剧系列《浮士德的天谴》

2003年12月31日、2004年1月2日

台北国家音乐厅

约翰尼斯.浮士德博士(Dr.Johannes Faust,?-1540)生前可能没有想到

自己的生平日后会被文学家、艺术家与音乐家们不厌其烦地流传、作为创作题材、扭曲与再创新。这位十六世纪初的德国科学家,精通药学、哲学、炼金术和星象学,生前长年周游德语系国家发表论说,因为他的死因不明,所以同时代的人们流传著许多关于他使用黑魔术或是与魔鬼打交道以换取智慧、财富与生命等等的臆测,许多人甚至认为他并没有死,只是隐姓埋名持续以交换来的性命活在这个世界的角落里。

流传的谣言化为文学作品

第一本将对浮士德的传说以文学方式呈现的为史毕斯(J. Spies)所写的《浮士德博士的故事》Historia von Doctor J. Faustus,这本于一五八七年发行的德文小说,描述著浮士德与魔鬼交易,换取智慧与财富,终致临死前交出自己的灵魂。史毕斯的这本小说一发行即被译成各种欧洲语言,流传于各国之间。

一六○四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个以浮士德为主题的剧本,即为出自马罗(C. Marlowe)之手的《浮士德博士生与死的悲剧》The Tragical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Doctor Faustus,根据后人的研究与揣测,马罗这部剧本的基底为史毕斯小说的英文版The Tragical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Doctor Faustus,姑且不论这个揣测的真实性有多高,日后世人提到浮士德所想到的版本──德国文豪歌德(J.W.Goethe)的《浮士德》Faust,却的确是读了马罗的剧本而引发灵感所写就的。

经典版本

歌德于一七九○年开始构思浮士德,第一部分于一八○八年印行,第二部分

却直至歌德过世之后,才于一八三二年印行。在歌德分为两部分、总共五幕的这套《浮士德》里,文豪加了爱情的题材在其中,他将浮士德博士与情人玛格莉特的爱情与幸福,也写成了与魔鬼交易的筹码条件之一,然基本架构与马罗的剧本十分接近。

善?还是恶?

在歌德笔下,老年的浮士德博士感叹年华稍纵即逝,正想结束自己衰老身躯所呈载的性命时,魔鬼梅菲斯托菲勒斯却应声出现,答应让歌德回复青春获得爱情,条件是浮士德必须献出自己的灵魂。与魔鬼立下契约的浮士德,在魔鬼的带领下得到了美丽的少女玛格莉特,在浮士德与玛格莉特双双为对方所吸引的同时,却不知道这正是梅菲斯托菲勒斯为浮士德设下的陷阱。怀了浮士德骨肉的玛格莉特因受道德的谴责,与浮士德久不露面的折磨,精神日益失控,在她的哥哥因为阻止她与浮士德见面而死于浮士德剑下时,终于精神崩溃,亲手杀死了她与浮士德的亲生骨肉,并被判处死刑。玛格莉特的死令浮士德心灰意冷,他先是转身投入政治,后又对政治游戏新生厌倦,在梅菲斯托菲勒斯的帮助之下,进入了古希腊的时空,与美女海伦相恋,并生下一子欧佛里翁,然而欧佛里翁追求毫无拘束的生命,最后终自高空坠下而亡,海伦深感幸福快乐的虚幻,也离浮士德而去。最后回到现实的浮士德,戮力于为人民建立理想的生活环境,并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与智慧,当他在精神上获得极度满足,并且喊出当时与魔鬼相约交出灵魂的信号:「停下来吧!你真美丽!」(verweilen doch!du bist so schön!),接收他灵魂的,却不是魔鬼,而是上帝──「凡是自强不息者,我们将能救赎他。」──天使在接引浮士德的灵魂时,如此唱著。而这也回答了这部作品一开始上帝与梅菲斯托菲勒斯的辩论与赌注:人最终是向恶还是向善?

难以归类的音乐作品

歌德的《浮士德》应该算是最被广为阅读的文学版本,这部作品也为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不少灵感。法国作曲家白辽士(H.Berlioz)即以此为蓝本写下了清唱剧《浮士德的天谴》la Damnation de Faust。这部清唱剧并不是白辽士唯一以浮士德为题材的作品,在此之前的二十年,他即以同样的题材写了《八幕浮士德》Huit scènes de Faust,在一次前往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一带时,白辽士才开始著手写作《浮士德的天谴》。

这部作品虽被归类于清唱剧,实际上它的属性是难以界定的。白辽士以歌德的剧本为根据,写给独唱、合唱团与管弦乐团的编制,并在总谱上标示幕与景的分配,这些已超出清唱剧的方式,更接近歌剧的型态,而上帝与魔鬼的争论、道德的阐述,却又使其带有神剧(Oratorium)的色彩。一八四六年在巴黎的首演应该说是全盘失败,这对白辽士是一大打击。讽刺的是,在白辽士死后,这部作品与古诺(C.Gounod)的歌剧《浮士德》Faust却并列为法国人最喜爱的两部浮士德相关题材作品。

其他以浮士德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尚有德国小说家汤玛斯.曼(Thomas Mann)于一九四七年所写的小说《浮士德博士》Doktor Faustus,汤玛斯.曼在小说中完全宣泄其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与西方文明的断层腐败的不满。音乐的部分则有华格纳(Richard Wagner)的《浮士德序曲》Eine Faust Overture、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A Faust Symphony in three Character Portraits,马勒也将歌德的作品第二部写进第八号交响曲之中。

(本刊编辑 林芳宜)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