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铜管合奏团(主办单位 提供)
音乐 演出评论/音乐

细致、明亮之声 伦敦铜管合奏团

如果认为铜管乐器只能吹大声的人不该错过这场演出。在精心设计下,十支铜管个别展现其乐器特色,且在无指挥的情形下,吹奏出极柔美的乐声。

如果认为铜管乐器只能吹大声的人不该错过这场演出。在精心设计下,十支铜管个别展现其乐器特色,且在无指挥的情形下,吹奏出极柔美的乐声。

雾中的号角

5月20、21日

国家音乐厅

五月分伦敦铜管合奏团的到访可以说是台湾管乐界的盛事,多年前该团曾经来台演出,可惜笔者人正好在巴黎,无缘聆赏到这个享誉世界乐坛知名团体的演出。该团成立至今虽说只有短短八年,但不论在整体演奏水准、团员个人技巧、演奏曲目及风格上都承袭了该团的前身「菲利普.琼斯铜管合奏团」的水准,甚至在音色的表现上更为精致,但在曲目的选择及编排上比以往更带有英国传统的保守色彩,同时每个团员除了演出之外,还要负责乐曲之改编,有许多相当优秀的作品都是出自团员特别是长号手的手笔,如:Roger Harvay, David Purscr Chustopher Mowat, Dadid Steward等人。

音乐、音色、音准的完美演出

在二十日当天安排了二首巴洛克时期英国作家的作品:普赛尔的《神仙皇后组曲》,及霍尔伯纳的《圆满》舞蹈组曲。该团可以说把巴洛克时期英国宫廷、鄕村音乐的传统风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将铜管乐器最细腻、精致的音色表现出来,不论是长号或低音号皆优雅地吹出艰难的乐句。附带一提的是,当晚节目单对于这两首组曲的段落并没有交代淸楚,因此出现了观众在每小段的中间鼓掌的情形。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是首大家常听的曲子,他们吹奏的方式高雅而不炫耀,小号及高音小号吹奏者都具有极精湛的技巧。下半场特纳及的现代作品一开始便让人叹服其全团天衣无缝的默契及节奏感,在「几乎」没有指挥的情形下要演奏这样复杂、变换拍子的乐曲几乎是没有几个团愿意尝试的。就笔者所知,一个十人的合奏团在指挥下要整齐地演奏一首曲子并不困难,只要跟著指挥的拍子就好了,但是当没有指挥在打拍子时,别说吹奏现代乐派的曲子有困难,就连古典乐派的曲子也绝非易事,因为每个成员只能靠彼此一致的节奏感、默契及耳朶来沟通,如果是繁复拍子像3/4换7/8、9/8、5/8,若没有一流的团队默契及训练,是无法演出的。

节目最后一组曲盖布文、波法、克恩等人的百老汇名剧精曲选,可以说是第一长号手的独奏曲,也是改编得相当成功的作品,显示出该团除了保守的传统曲目之外,也能演奏爵士风格的作品;炫烂的大乐队色彩(Big Band)加上独奏长号以其甜美的音色吹奏一段高难度即兴演奏,风靡了全场观众,让音乐会达到最高潮。安可了二首笑料十足的曲子,在严肃的音乐会之后的确让人会心一笑,在第三首歌谣式的合奏曲中,祥和地结束了当晚的演出。

廿一日的节目其曲目范围、特性大致同廿日,但却不如廿日来得精彩,当晚演出曲目包括:十六世纪拜尔德、布尔、爱斯坦英国宫廷音乐,十七世纪威尼斯抒情诗,普雷特留士舞曲等巴洛克时代的作品。有趣的是当晚音乐会的曲目设计让每个团员都有一首独奏表现的机会。同样地,因节目单上对于曲目段落交待不淸,以致观众在曲子没有结束即鼓掌的情形再度发生。当晚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有:长号四重奏,两支高音小号独奏,及柔音小号的《昨日》等等。加布里埃利的《十七世纪威尼斯抒情诗》,此曲包含了四首不同组合的乐曲,且以长号四重奏的方式演出的音乐并不多见,它最能表现出庄严宏伟的音乐,伦敦铜管的长号组,宏亮透明的音色及精准的技巧令人印象深刻。

柔音号由全团唯一的女性团员演奏,《昨日》一曲改编得令人耳目一新,崭新和声,全曲流畅,圆滑奏、装饰音润饰著这首著名的披头四名曲,柔音号的音色出奇柔美。简单的旋律也吹得十足的音乐性、艺术性。

加布里埃利由两支高音小号独奏的曲子几乎听不到一丝缺点,此曲在表现卡农型式的乐句时,由第一小号先吹出,然后相同的乐句再由第二小号吹出,整个曲子就是用二支小号相互追逐著,第二小号必须模仿第一小号的音色、音准、音乐,笔者深觉两支小号吹奏得一模一样,闭上眼睛听到的只有一支乐器。

雾中号角

铜管器乐合奏的乐谱不论在数量、质量上均不能与弦乐、钢琴、木管重奏相比,因为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除了信号曲外大都没有为这样的组合留下作品,所以当今世界上现有的铜管合奏团都必须在曲目的来源花下很大的功夫编写、创作。伦敦铜管合奏团无疑地在曲目上占有极大的优势,他们有著最丰富的曲目,特别是改编了大量浪漫派、印象派的名曲。印象中,他们没有「不能改编」的曲子,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吹奏任何乐派的曲子。然而在台北二场演出中巴洛克时代的曲目占了五首之多,不知何以作这样的安排。听铜管乐器吹奏的音乐不外乎听音色、音乐、音准,好的音色实为最大的本钱,而且音色的差异是每个人不同的,在音乐表现上,基本上来说可分为欧洲的德、英、法、苏及美国派,虽然铜管音乐起源于欧洲,但英、法、苏、德各国的吹奏要求多有不同且各具特色。近年来美国铜管乐手更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英国,小号是最受喜爱的乐器之一,而且在世界其它国家已不多见的Brass Band(铜管乐队)在英国各地仍然可见,在这样吹奏铜管气息浓厚的国家里,产生一个以演奏铜管室内乐为主的伦敦铜管合奏团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承袭了欧洲细致、明亮音乐性的吹奏法,如果认为铜管乐器只能吹大声的人可要失望了,他们不只表现了某一种乐器,甚至要模仿出弦乐器、管弦乐团的特性,铜管乐器只是他们表现的手法而已。全场听不到一个粗暴的音,十支铜管乐器吹奏出极柔美的合声、感人的乐章,伦敦铜管合奏团无疑地拓展了铜管音乐吹奏者的视野,也将铜管音乐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及阶层,展现了铜管音乐的力与美。当今世界许多铜管合奏团的成立,可以说都是受到他们的影响。当年一支独秀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在群雄并列的局势中,谁能稳做「第一」的交椅见人见智,但无疑地铜管合奏团仍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文字|张礼宗 东吴大学音乐系讲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