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里长城》最大的问题是,既看不淸楚也听不淸楚。(李铭训 摄)
音乐 演出评论/音乐

野心不小,问题亦多

从《万里长城》看中国歌剧国际化

吴文修是位具有理想的华裔歌唱家,一直在日本、台湾致力推广歌剧艺术。一九八二年在台湾组成首都歌剧团,十一年来通过教学、硏习、实验及演出,在台湾培育了不少人才。今年六月底,在台北国家戏剧院关闭整修前,更推出该团制作的第一出大型中国歌剧《万里长城》,作为「台北世界戏剧展」的重头节目。吴文修自己除担负团长之职外,还身兼编剧和担任男主角(另一位男主角则由莫华伦担任)。

吴文修对这次《万里长城》的制作,怀有很大的希望,在演出场刊中共列出六点目标:

㈠希望能达到全世界人类都能了解的艺术。

㈡能证明我们在国内对歌剧发展的扎根工作有了成果。

㈢能确定中国新歌剧之型态。

㈣达到高水准之演出,将来能在欧美国家继续演出。

㈤希望政府更能了解歌剧的重要性,不惧于其巨额经费而裹足不前。

㈥使国内听众更能了解和有信心。

吴文修这六点目标不仅面对当前的台湾社会,更面向世界,想法不可谓不宏观,目标不可谓不远大。要使中国歌剧国际化,确实是一个很动听的目标。

中国歌剧未有满意作品吴文修提出具体新设想

在西方,歌剧艺术一直以来都具有崇高的地位,不少作曲家都视创作歌剧为最终目标,即使在今日大陆、港、台的作曲家,不少人同样将歌剧创作视为艺术事业的顶峰,原因是要能成功创作出一部歌剧,单是作曲技巧,便要在声乐和器乐上,包括独唱、合唱、乐队配器,人声与乐器配合,有了充份的掌握后,才敢动手,在此之前,还要找到合适的题材,合适的编剧,和歌词作家,作品脱稿后,制作能否成功,还有赖导演和一群台前幕后工作者,并不仅像管弦乐作品那样有一个好指挥,好乐队便成。

以往的事实证明,在没有歌剧传统的中国,要发展西方形式的歌剧,并不容易,以往的中国歌剧令人满意的,笔者至今尙未见过。发展中国歌剧的道路实在太长,要探索的问题太多,过去好些作品都止于摸索阶段,这次的《万里长城》,同样是在摸索,而且从创作、制作、到演出,都存有不少问题,能否达到吴文修设定的目标,自然存疑。不过,《万里长城》和过往的中国歌剧不同的地方是,完全撇开了过去中国歌剧创作和制作过程中的「民族性」包袱,而这一点,也正是最値得注意和探讨的地方。

吴文修指出的,《万里长城》代表的「中国现代歌剧」,是下列三原则的总和:

㈠有中国背景之题材和旋律。

㈡合乎世界一流作品之成功因素:美妙的戏剧性之音乐,美妙宏量之人声和戏剧性的人生变化的情节。

㈢能使观众听、看完后,仍能余音绕梁,心领神会,心满意足。

此外,吴文修还提出六点「方法」来使中国歌剧能够达到他们所追求的,包括能被全人类了解,能在欧美演出的六点目标,简言之,该六点「方法」如下:

㈠作曲是以中国艺术歌曲型态之旋律为主题配合西洋之近代型和声和技法,原则不采用现代型十二音阶之技法。

㈡原则上只采用至意大利作曲家Puc-cini,法国作曲家Debussy,德国作曲家Strauss为止之和声技法。

㈢时间不超过二小时半为原则。

㈣演出歌剧最重要的是要有世界通用的发声法……可以下列几点之原则为根据:感性的声音、适合交响乐伴奏的广阔音量、戏剧表达能力的声音。

㈤舞台灯光以写实和抽象为主,布景道具为妥善保存尽量用网景,布景宜完全写实,灯光宜用来表现背景之变化和人物的心情。

㈥为了达到学有专精,聘请德国及日本各位名家共同硏究。

吴文修提示这种设想,相信是他过去长时间经验累积,加以观察分析的结果,为此《万里长城》便成为他这一连串设想下,呈现示来的实际成果,野心确实不小。

为求全人类能了解接受完全扬弃民族色彩包袱

其实吴文修的设想不难明白。要将中国歌剧带进国际舞台,便要采用西方歌剧的手法,以宏大的歌声来演唱有中国背景之题材及旋律的中国歌剧。情况就一如大陆的艺术歌曲、管弦乐、钢琴曲一样,手法亦几乎全是西方的,经过好一段日子,到九○年代的今日,似乎大家都接受了。

但我看《万里长城》演出后引起的反应却并非如此。直觉上,不少观众都会提出疑问。故事是孟姜女哭塌长城,演员穿中国传统古服,唱的是国语发音的歌词,用的是有中国色彩的布景,但除此以外,整个歌剧的风格都是西方后期浪漫派的,唱腔是意大利美声唱法,为杨耀章所写旋律来配器的德国作曲家法兰克.茂斯(Frank Maus)所写的乐队部分,同样是西方浪漫派风格音乐,这样子的歌剧可以称为「中国歌剧」吗?甚至有人会对祇追求美妙宏量的人声而放弃了咬字的淸晰度不以为然(西方大歌剧便是如此),既然是难以听得淸楚唱的歌词内容是甚么,那岂不是和Puc-cini 所写的,采用中国故事题材的歌剧Turandot没有两样吗?难道Turandot是「中国现代歌剧」吗?

为此,过去制作「中国歌剧」,便总是要求把「民族色彩」这样的东西加进去,不仅音乐创作要有中国的民族色彩,演唱者亦要求采用较「土」的「民族唱法」来演唱,声音是否美妙宏量,是否能传得远便顾不得了。这样子的歌剧,中国观众是否能够完全接受尙成问题,更遑论要打进国际舞台,成为全人类都能了解的艺术(最低限度吴文修的经验认为不能,此点笔者亦相信)。

而吴文修扬弃了「民族色彩」的包袱所制作的《万里长城》,是否便能够成为「全世界人类都能了解的艺术」呢?由于《万里长城》仍未有机会搬到世界舞台上演,笔者亦不欲在此揣测,但从两晚演出的现场观众反应来看,笔者的判断是,这样子的「中国歌剧」显然难以被中国(台湾)观众接受。

个中原因当然可以辩称仍要让观众有一段适应时间去习惯,就像当初「牛油味」浓厚的中国艺术歌曲也遭到不少中国人的抗拒一样。

不过,我却很直率地对杨耀章、吕丽莉等人说,《万里长城》的题材,和音乐构想,都有可取之处,但撇开追求的目标不说,单就演出效果而论,在作品本身的创作、制作上,都存有不少待改进的地方,这些地方不改进,吴文修所提出来的目标,便不可能有机会达到。

剧本高潮应另作出舖排咏叹调与乐队效果不足

歌剧的特性是在于「歌」与「剧」的结合,《万里长城》的剧本便有未达尽善之处。作为全剧高潮压轴的第三幕始皇觊觎孟姜美色,加以轻薄,孟姜突然拔出匕首要刺杀始皇的设计,便来得有点突兀,前后均未作出舖排交待,未能营造出紧张的高潮气氛;其实大可在哭城时作出伏笔,孟姜得知丧夫后,悲愤化为力量,要手刃始皇为夫报仇,这样观众的情绪便会因为孟姜的刺杀计划而被牵引出来。及至刺杀失败,孟姜逃避始皇追杀,咒始皇被天诛,顷间雷电大作,长城再度大幅倒塌,孟姜在无路可逃时,跳下长城殉情,于是整个戏的高潮戏剧效果,便得以在第三幕不断向上推,及至剧终前达于巅峰。

在「歌」的方面,则问题较多。所谓「歌」指的是音乐部分。既是歌剧,证诸西方能留存到今日仍大受欢迎的歌剧,都必然有动听的「歌」──咏叹调。吴文修所提的六点「方法」中,便忘记了指出必须要有动人好听的咏叹调。《万里长城》中较好听的「歌」,祇有万祖梁在第一幕第二场「蝶之缘」中的一些段落;全剧可以说仍是缺少真正能令人难忘的咏叹调。

音乐的创作,基本上由杨耀章写旋律,再由法兰克.茂斯这位来自德国的作曲家写乐队配器,手法上基本可以说是采用了吴文修所列举的第一、二点技法,实质的效果却是,乐队部分祇发挥了为演唱段落伴奏的功能,戏剧性效果显得不足。

为此,笔者向杨耀章建议,乐队配器在许多地方地方应独立处理,加强音乐的戏剧性;此外,若要达到某些独特的音响效果,发挥更强烈的戏剧性时,现代的和声技法,及无调性,十二音阶等东西,均要在乐队配器时加以运用,才能达到目标。所以,吴文修所提「六法」中的第一、第二点,所谓「原则不采用现代十二音阶之技法」,及祇采用以Puccini, Debussy, Strauss的和声技法为主,实在不足为法。

同时,笔者更建议,尽管唱段是完全「西化」,但乐队配器可考虑突出中国民族色彩效果,采用「非西方」的和声组合,这样子既不影响唱词的演绎,又能使演出时,有较鲜明的民族色调,且较易为中国观众认同接受。

既看不淸楚也听不淸楚文化差距影响舞合效果

除作品本身外,制作最大的问题在于既看不淸楚,也听不淸楚。来自日本,舞台制作经验丰富的奥畑康夫所设计的灯光,在整个演出中,大部分时间都太暗了。笔者不知道这是否便是在于表现抽象的人物心情。无疑地,这是一出悲剧,但也可以采用强烈的灯光来表达强烈的悲剧性。《万里长城》的灯光根本便难以令观众看淸楚演员的服装颜色、布景,更遑论演员的面部表情了。由于灯光偏暗,很多时候便采用「追灯」来突出台上的演员,而「追灯」的控制又不见得很有效果,徒然令人感到有点用得太滥了。

更要命的是,不知是否为了追求「美妙宏量」的人声,吐音咬字的淸晰性被牺牲了,歌词唱得较淸楚的祇有黄华伦。在念白方面,演出者亦显然缺乏专业训练,演孟姜的吕丽莉,歌唱得很好,但到念白时便明显和她的唱功有很大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即使聚精会神,仍未能听得淸楚,加上偏暗的灯光,如非看得半睡半醒,亦会吃力非常。

另一方面,请来的德国导演Winfried Bauernfeind,从好几个大场面的安排调度上,看得出舞台经验相当丰富,但第一幕第二场终场前,差官将万祖梁从舞台后边带下场则是败笔。如从台前侧边下场,则孟姜从后抱住万祖梁不放,最后昏倒地上,便能面向观众,而非背著观众,大大减去了感染力。

不过,最大的问题却在文化的差距上,Bauernfeind显然并不淸楚中国人的民族性和文化特点,第一幕第二场孟姜女与万祖梁邂逅,竟然要孟姜女穿著性感肚兜,袒肩露臂,在陌生人面前唱了好一段时间,待至老父出现,仍无意将衣服披上。到第三场结婚洞房之夜,又一再以接吻方式来表达孟姜女与万祖梁的恩爱,这显然均有违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在舞台上搬演出来,或许能入「老外」之眼(要在国际舞台演出?),但若在中国观众眼中,徒然惹来笑声罢了。

整个制作中最大的失望可能是布景的单薄简陋。大家均期待出现雷电大作,长城坍塌的惊天动地高潮效果,却是「静静」地过去了。要知今日国际性的大歌剧制作,震撼性的舞台效果,已成为吸引观众入场的重要因素。《万里长城》的「卖点」正是在孟姜哭倒长城的场面,又岂可轻轻带过了事?

据说这次制作经费为一千万元台币,折算为四十多万美元,如果扣除创作费,及自海外请来的一群借将,作为一出新制作的歌剧,实在仍然有限,自然难要求有何特别舞台效果了。如果以《万里长城》的制作和经费情况,要达到让政府对歌剧「不惧于其巨额经费而裹足不前」的目标,看来就真是不可能的事了。

大刀阔斧修正再演出让中国观众认同接受

总体来看,吴文修提出的「中国现代歌剧」的型态,有可参考的地方,也有要修正的地方,《万里长城》作为一个实验产品,亦从实践中提供了不少可供学习的反面教材。这个实验产品其实有价値予以大刀阔斧地修改,再度搬上舞台来看看再度实验的成果。

问题是,中国歌剧作品有机会搬上舞台已不容易,首演后难以避免地会引起不少批评,这虽是任何仍在探索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必有的现象,但因制作费用极为可观,首演时已被批评的中国歌剧作品能于修改后马上重演的,可说并不多见。其实首演失败的作品,如果有办法修改,有成功机会,便应给予重演机会。祇有这样,才可以一再经过同一作品的实践经验,予以比较,总结出一些有助于中国歌剧走向成熟之途的经验。

为此,笔者寄语《万里长城》有关人等,应参考各方面之意见,完成修改计划后,好去争取重演机会,但目标却不妨踏实些,先考虑制作出能让中国观众认同接受的作品后,再考虑进军欧美舞台的百年大计吧!

 

文字|周凡夫 香港乐评家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