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混乱的设计还不算是《瑶姬传奇》整体视觉呈现最严重的问题,设计者无法跳脱狭隘的东方意象才是此剧的致命伤。然而,对东方如此荒谬诠释的设计,为什么可以在整个东方人的工作团队中成立呢?
《瑶姬传奇》
TIME 9.4.5
PLACE 台北国家戏剧院
手中拿著节目册,尚未翻开内页阅读,心中已然升起一股不祥之感。
照理说,评音论乐应当将焦点集中在音乐上,视觉的呈现似乎不在讨论的范畴之内。然而,歌剧乃集各类艺术于一家的艺术品,视觉设计与音乐两者的重要性,理当不分轩轾才是。
《瑶姬传奇》延揽彼德.施克劳(Peter Sykora)这位德国知名舞台设计家为这出以中国古老传说为题材的歌剧设计所有的视觉呈现,不可说不重视歌剧的视觉部分。曾经为德国著名导演库波佛(H. Kupfer)设计《漂泊的荷兰人》、担任柏林国立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等舞台设计,施克劳甚至为知名编舞家贝嘉(M. Bejart)设计由华格纳歌剧所改编的芭蕾舞剧《环中环》。看施克劳为华格纳歌剧所设计的舞台,十分贴切地在深沉中传达剧中神与人的混世氛围。
视觉设计充满冲突
同样是古老神话中,神与人的纠缠,《瑶姬传奇》剧情里的天人交战、灾难爱情、特效场面等等,应是施克劳熟悉的元素,然而施克劳这次的设计却令人在错愕之余又有意料中的失望。乏善可陈的舞台时而抽象时而具象——既要具象地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水,又以几何形状的摆饰象征天上瑶池,服装则有传统保守的瑶姬造型、也有如迪士尼电影的夸张水族。这些充满冲突感的设计,不但没有带来更多的视觉趣味,反而令人无所适从。
风格混乱的设计还不算是《瑶姬传奇》整体视觉呈现最严重的问题,设计者无法跳脱狭隘的东方意象才是此剧的致命伤。从节目单上的人物绘图到舞台上以鳄鱼造型出现的恶龙,在在显示设计者自以为是、陈腐的诠释。这是意料中的窘境,毕竟不管是东方人诠释西方、或是西方人诠释东方,一个文化的外在呈现原本就不是囫囵吞枣地抓取一些元素就能安全无虑的。然而,对东方如此荒谬诠释的设计,为什么可以在整个东方人的工作团队中成立呢?是导演、指挥等人给予设计者无边的自由?还是主事者本身无能力辨别设计的好坏呢?
音乐融合东西不落俗套
所幸作曲家陈能济的音乐部分还算不落俗套,虽是相当传统的音乐,乐器配置、声歌的安排都时时可见巧思,尤其几段串场的管子独奏,非常有效能地烘托了剧情的气氛,在西洋管弦乐团的写作形式中既能与之相容又不失中国传统音乐里的喧哗喜庆,应当可以视为全剧东西方艺术最完善的结合。
在力图创新的时代里,花上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制作传统的歌剧,理当无可厚非,毕竟每一种呈现的方式都有其美感与存留的价值。既已舍弃了创新突破的方向,那么就更应该让所坚持的传统更具效能。此次的《瑶姬传奇》虽是献给国内观众观赏,却穿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外衣,实在令人感叹,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所成就的一出制作,到底是为了谁而作?
文字|林芳宜 奥地利国立维也纳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艺术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