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贝格是非调性音乐的开宗祖师。(本刊资料室 提供)
音乐 马勒「千人」之后的重量级挑战

荀贝格爱情史诗《古勒之歌》 NSO首度搬上台湾舞台

荀贝格在《古勒之歌》中展现后浪漫乐派在编制上要求巨大宏伟形象的特色,虽然风格与前作《升华之夜》非常相似,不过这是一首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乐队和很多合唱队,以及一些独唱演员所写的作品。这首作品总谱之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马勒和史特劳斯,表现之浪漫粗犷超过华格纳。

荀贝格在《古勒之歌》中展现后浪漫乐派在编制上要求巨大宏伟形象的特色,虽然风格与前作《升华之夜》非常相似,不过这是一首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乐队和很多合唱队,以及一些独唱演员所写的作品。这首作品总谱之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马勒和史特劳斯,表现之浪漫粗犷超过华格纳。

PROGRAM  挑战浪漫极限的NSO─古勒之歌

TIME    9.23  7:30 pm

PLACE  台北国家音乐厅

INFO    02-33939888
从作曲到配器历经十年光阴,演奏规模和复杂程度突破马勒第八号《千人交响曲》,风格之浪漫亦超过华格纳的《崔斯坦与依索德》,庞大的编制让荀贝格(1874-1951年)作于二十世纪初期的《古勒之歌》,成为极少被演出的作品。继二○○四年梅湘《爱的交响曲》,以及今年《千人交响曲》之后,音乐总监简文彬再度带领NSO挑战《古勒之歌》,将以往乐迷只能在各种录音版本里听到的荀贝格巨作,首次搬上国内舞台。

非调性音乐之祖,也曾有过庞大的浪漫主义之作

生于十九世纪末的荀贝格是非调性音乐的开宗祖师,然而他一生从未进过正式的音乐院,是一位音乐理论的自学者。他原是一名爱好音乐的银行职员,但却厌恶银行的工作。当他任职的银行倒闭之后,他决定不顾家人的反对,投身在音乐事业中。二十岁的荀白克结识了二十三岁的紫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这个他音乐生命中最重要的教师,带领荀白克拓展音乐视野。他曾在自传中提到:「我在遇见紫林斯基之前,一直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布拉姆斯派,然而因他的既爱布拉姆斯又喜华格纳,竟把我同化。」

在风格上,荀贝格及其追随者的音乐被人称作是音乐里的「表现主义」风格,因为他的创作摆脱西方传统的大小调性音乐,开创了十二音列方法谱曲,此举让音乐挣脱了不和谐音的限制,进而影响了现代派音乐,就好像同时期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们一样,把绘画的对象从具体的人事物解脱出来,进入全新的抽象世界。尽管如此,荀贝格的曲子较常被演奏的,却还是早年后期浪漫主义风格作品,《古勒之歌》便是他在摆脱音乐调性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本于象征主义诗作,《古勒之歌巨大宏伟

《古勒之歌》是荀贝格根据丹麦作家杰考布森的诗作谱成的大型管弦清唱剧,其诗作充满象征主义的面貌。此曲描述中世纪古勒堡丹麦国王瓦德玛及其爱人多薇之间的伟大爱情悲剧。第一部从瓦德玛及多薇热情奔放的对唱开始,以木鸽子叙述多薇被王后下令谋杀的悲惨故事结束。中间一小段是全剧关键所在,瓦德玛诅咒上帝带给他的痛苦。第三部描绘国王和侍卫暗夜策马出城后,被夏夜的狂风吹走而迷失在光辉的黎明中。

荀贝格在《古勒之歌》中展现后浪漫乐派在编制上要求巨大宏伟形象的特色,虽然风格与前作《升华之夜》非常相似,不过这是一首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乐队和很多合唱队,以及一些独唱演员所写的作品。这首作品总谱之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马勒和史特劳斯,表现之浪漫粗犷超过华格纳。乐队的规模和加用了声乐等方面,则显示出受了马勒的影响。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