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一年《莱茵的黄金》第二景。(拜鲁特音乐节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指环 飓风 首度袭台! 解剖指环

拜鲁特《指环》 金光闪耀一百三十年

从神话风到科幻未来版与时代精神持续对话

华格纳毕生梦想的实践地——拜鲁特剧院,也是他作品生命的不朽殿堂,在只能演出华格纳作品的规定下,后代子孙莫不想尽办法让华格纳的经典《尼贝龙指环》以各式各样新颖奇趣、又凝聚世人焦点的形式现身,一百三十年来,华格纳就这样活在各种与时代精神对话的歌剧场景中……。

华格纳毕生梦想的实践地——拜鲁特剧院,也是他作品生命的不朽殿堂,在只能演出华格纳作品的规定下,后代子孙莫不想尽办法让华格纳的经典《尼贝龙指环》以各式各样新颖奇趣、又凝聚世人焦点的形式现身,一百三十年来,华格纳就这样活在各种与时代精神对话的歌剧场景中……。

「…只有真正的艺术作品,也就是说,直接诉诸感官的,在它最赤裸裸地现身的瞬间展示出来的艺术作品,才算是达到艺术家的解脱…」

——华格纳《未来的艺术作品》

一八七六年夏天拜鲁特节庆剧院 (Bayreuth Festspielhaus)正式落成,华格纳规定剧院要用来专门演出他的乐剧(Musikdrama),他做了许多现代观众习以为常的改革,包括把观众区调暗、将乐池降到舞台高度以下、采用扇形座位、撤掉传统包厢等。从当时的照片看来,《尼贝龙指环》的制作相当具有浪漫主义风格,饰演齐格飞(Siegfried)的演员身穿盔甲手执长矛与盾牌,北欧味道很重。

华格纳于一八八三年过世,剧院由她的遗孀、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Cosima)接手。《尼贝龙指环》则拖到一八九六年才终于又有新制作。柯西玛对先生绝对忠诚,所以整体上风格遵循先夫之风,甚至排拒了现代灯光设计之祖的阿匹亚(Adolphe Appia)的导演计划。这样的家族事业就在父传妻,妻传子,一直传到第三代,也就是华格纳孙子这一代,才有人要进行革新。毕竟时代在改变。

「导演歌剧」的滥觞,与时代精神对话

拜鲁特剧院于二次大战时成为纳粹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华格纳的英国媳妇威妮佛蕾(Winifred)跟希特勒关系匪浅,让拜鲁特与华格纳在战后饱受抨击。拜鲁特剧院于一九五一年重新启用,也迈入了所谓的「新拜鲁特」(New Bayreuth)时代。因为华格纳的孙子威兰(Wieland)与沃夫冈(Wolfgang),为了洗刷纳粹阴影,甚至不惜将华格纳歌剧非日尔曼化。尤其是威兰,他对被祖母拒绝的阿匹亚推崇不已,深受他灯光理论的影响。一九六五年的《尼贝龙指环》,威兰还融入容格心理学的观点,舞台上尽是空旷荒凉的世界,于是「新拜鲁特」就更接近贝克特似的荒谬剧,成了现代人类命运的试炼场。在《齐格飞》的第二幕,舞台背景只有类似蜂巢的根状结构,至于那到底是什么,威兰说:「那可以代表任何事。」。

威兰也开创了「导演歌剧」(Regietheater)风潮,这种歌剧强调导演至上,试图对经典剧码作重新阅读,与时代精神对话,在舞台上以强烈视觉意向著称。虽然争议十足,但是流风所及,之后拜鲁特都脱不了导演的指环。

一九七六年,剧院庆祝一百周年,总监沃夫冈找来当时年仅卅二岁的法国佬薛侯(Patrice Chéreau)来执导《尼贝龙指环》。薛侯明显受到萧伯纳评论的影响,也就是用社会主义的角度来诠释《尼贝龙指环》。于是剧中的诸神看起来像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资本家。在《莱茵黄金》第一幕中,莱茵河女神上在水坝上唱歌,令人印象深刻,Richard Peduzzi设计的布景也成了后现代舞台设计的滥觞。不论如何,找一位卅二岁的法兰西小子来执导日尔曼大师的百年庆典,的确让不少人不能忍受,场外人士手执「总体艺术还是媚俗?」(Gesamtkunstwerk order Kitch)的抗议纸牌,就知争议有多大。当时尚未过世的威妮佛蕾,虽然战后被国际法庭判定禁止涉足剧院事务,但她对这个深具反叛性的七六年《指环》,依旧无法接受,甚至扬言,如果他见到薛侯,就要谋杀他。

每次都要掀起国际话题的新《指环》

有人开了先河之后,观众与剧院的胃口都被养大了。他们希望每一个新《指环》都能掀起国际对拜鲁特艺术节的注意。一九八三年,总监沃夫冈找来创立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导演彼得.霍尔(Peter Hall)与指挥萧提(George Solti)合作。不过这次英国人带来自己的团队,语言不通,加上观念的差异,使得这次的《指环》惊险连连,《诸神黄昏》开演前几个小时,舞台上还有人在敲敲打打。

一九八八年,指环又回到德国人手上,此人是出身东柏林的喜剧歌剧院(Komische Oper)的库佛(Harry Kupfer)。喜剧歌剧院由费森斯坦(Walter Felsenstein)创立,他提倡类似华格纳乐剧的音乐剧场(Musiktheater)观念,强调音乐与剧场并重。费森斯坦的弟子遍布东西德,势力庞大,包括如库佛、Götz Friedrich、Jochim Herz、Siegfried Schoenbohm等知名导演。库佛不离左派观点,并将科技力量对人类威胁融入《尼贝龙指环》中(车诺比核电事故于一九八六年爆发)。剧中的佛旦穿著皮衣、拿透明的皮箱,感觉起来更像是未来世界的黑帮老大。而八八年版本的《指环》,一样大手笔制造视觉效果,如诸神乘著电梯回到瓦哈拉城堡,侏儒族的地下世界像水族箱般从舞台底部缓缓往上升、女武神布伦希德(Brünnhilde)被封在雷射构成的火牢里等,令人目不暇给。库佛版的《指环》,也是目前除了薛侯的版本外,有公开发行影带的拜鲁特指环制作(目前台湾还未见有人引入,但欧洲在九三年就已发行)。

视觉风格当道,舞台设计越来越重要

一九九四年《指环》则由纪歇尔(Alfred Kirchner)执导,他于七○年代末到八○年代末在法兰克福歌剧院制作了一系列视觉风格强烈的作品,也曾选入BBC音乐杂志的名人录。他的《指环》制作充满时尚感,莱茵河女神们穿著凡赛斯风格的渔夫装,《纽约时报》评论此版本像是「后庞克式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二○○○年的千禧《指环》,让很多人引颈期待。导演弗林姆(Jürgen Flimm)曾任汉堡的塔利亚剧院(Thalia-Theater)的艺术总监,他的《指环》诠释背景设定在全球化的跨国企业上头。我曾在德国公视上看过片段,对于女武神们在塔中吊钢索如空中飞人般飞舞的画面印象深刻。弗林姆强调这是他与奥地利舞台设计大师汪德(Erich Wonder)共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可见舞台设计在导演歌剧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在经历丹麦电影导演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的去职风波后,二○○六指环落在高龄八十一岁的知名剧作家、无歌剧导演经验的多斯特(Tankred Dorst)手上,《莱茵黄金》在七月廿六日首演,《诸神黄昏》则在七月卅一日。很明显的,担任拜鲁特剧院的《指环》导演,已经成为歌剧导演追求的魔戒,因为它象征著导演艺术的最高荣耀,面对结合艺术、哲学与科技的挑战。不过说句老实话,华格纳的孙子跟他爷爷也很像,擅于操弄媒体与艺术行销,连总监的续任也是话题不断(沃夫冈已高龄八十七岁),家族间的斗争不但常上各大国际媒体的艺文八卦版,甚至有好几本书都以华格纳家族为主题。

期待性别角度诠释的新《指环》

在经历了神话、心理分析、社会批判、科幻未来等版本之后,《尼贝龙指环》到底还有什么戏可唱,只能绕在指环(权力)的主题上吗?其实女性在其中扮演的关键,更甚于男性,只是隐而未显,待有心人发掘。佛旦说:「只有布伦希德才明了我内心所有的秘密……看到我精神深处!我的一切欲望通过她而在这个世界现形!」我相信,以性别角度诠释《尼贝龙指环》的制作终将在拜鲁特出现,想拥有指环的人必须放弃爱,但爱却带来自由。只是这个人到底是齐格飞还是布伦希德,诸神自有安排。

 

文字|耿一伟 资深戏剧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