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出戏表达了马汀尼对过往美好的回顾(林铄齐 摄)
目击排练场REHEARSAL TIME

在「月光」中,寻找更美好的人生

马汀尼和《威尼斯商人》

这个由「挑匣求婚」和「割肉偿债」双线交织而成的剧本,以往的诠释多半以犹太商人夏洛克作为故事轴心,但此次马汀尼选择让不惜为朋友牺牲性命的安东尼欧和试图掌控自己爱情的波霞成为全剧核心,「我想让观众看到这两个世故的男女是如何面对问题、化解问题的。而所谓的问题,不仅在于表象的挑匣、割肉,更有他们内在所感受的失落与孤独。」

这个由「挑匣求婚」和「割肉偿债」双线交织而成的剧本,以往的诠释多半以犹太商人夏洛克作为故事轴心,但此次马汀尼选择让不惜为朋友牺牲性命的安东尼欧和试图掌控自己爱情的波霞成为全剧核心,「我想让观众看到这两个世故的男女是如何面对问题、化解问题的。而所谓的问题,不仅在于表象的挑匣、割肉,更有他们内在所感受的失落与孤独。」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2006秋季公演《威尼斯商人》

10/27〜28  11/3〜4  7:30 pm

10/28〜29  11/4〜5  2:30 pm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展演艺术中心戏剧厅

INFO  02-33939888

深夜,偌大的排练场内,十几二十个年轻演员在角落等待轮番上场,导演马汀尼轻声发出指令,演员和工作人员便迅速、井然有序地行动,将场中央变成一片悠悠吞吐著潮汐的海湾,随后,几个主要角色站在临时搭起的港口岸上,聊起LV Party、聊起男女周旋的感情生活……他们是《威尼斯商人》中追求时尚享乐的海港新贵。马汀尼在台下看著,不时发出笑声,回应也是鼓励场上演员的表现。

排练结束后,马汀尼和几个学生回到研究室,继续讨论导演调度、表演节奏、场景流动……略显疲态的她调侃自己:「我觉得自己最近越来越像戏里老是一脸愁容的商人安东尼欧,所有的事情都在手上脑中,这么多……」

谈起为什么选择执导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原本疲惫的马汀尼双眼一亮,说:「让我先放一首歌给你们听」。那是Lou Reed的〈Modern Dance〉,「我很喜欢这首歌的旋律跟歌词,写得真好。它讲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比如说,『让我们在六月的月光下沉睡,沉睡直到隔天中午』。」这句歌词中的「月光」,其实正是她作这出戏的一个关键意象。

莎士比亚的语言炼音术

场景回到一个月前,这批学生拿著马汀尼重新翻译的剧本,尽管台词已经比以往的版本都贴近生活,但初次读本,面对莎剧以无韵诗形式写下的口白,仍是十分生涩。

「要演莎士比亚的剧作,光就文字声音的范畴就足以让人无穷尽的探索,因为莎翁的文字记录了人类史上最情感浓厚的语言。」马汀尼如此开宗明义地说道。「这套『语言炼音术』,是莎士比亚的诗行与剧本为世界创造的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充满各式各样的声音,寻找声音的过程,则是剧场导演及演员毕生不断操演的功课。」

马汀尼说,掌握莎剧语言窍门无他,首先你必须对台词「倒背如流」,再加上「理解」、「翻译」和「表达」这三个演员走进角色的入门步骤,用自己的内涵去翻译它的形式,但切忌「情溢乎辞」。到头来每个角色,演员都可以有自己诠释的重点,但演员必须正视生命存在的真实,并与角色产生连结。

资产阶级的欲望和失落

《威尼斯商人》以往的诠释多半以犹太商人夏洛克作为故事轴心,但此次马汀尼选择让不惜为朋友牺牲性命的安东尼欧和试图掌控自己爱情的波霞成为全剧核心,「我想让观众看到这两个世故的男女是如何面对问题、化解问题的。更深一层,看见他们内在的失落与孤独。」

剧中角色定位成三十出头的资产阶级,他们已有自主谋生的能力,懂得享受生活,却注定得因此面对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莎士比亚真是厉害!他在十六世纪就透过这样的剧本来向当代展现:什么是有钱人的精神构造。」

然而,这次演出的学生演员们能否应付成人现实中的欲望与空虚?对此马汀尼倒是十分坦然:「在学院里接受的社会群象确实比较狭隘,即便如此,我还是不试图强加什么,而是依照学生本质,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挖掘贴近这个戏的东西。」在实际的生活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正是她向来教表演的最高原则,马汀尼摊手往后一靠,「就直接出去社会上混吧!」

「金包银」的创作理念

马汀尼更从「内与外的矛盾」出发,用「金包银」来说明她对这出戏的独特诠释:「金,就是包裹在外层的东西,表现在剧场中就是『歌队』,在剧情行进中会有一些近乎舞蹈的肢体表现,用来突显剧中的抒情韵味、并表达情爱主题;银则是原有的故事内容。或者倒过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威尼斯的故事,镶著现代人感受的金边。」

「金包银」同时也代表「表里不一」的意涵:「这在挑匣求婚的情节中是个重要的隐喻。在三个求婚者中,选金匣的摩洛哥王子是华美体态的代表、选银匣的政客则是瞻前顾后却仍不周全的典型,而选择铅匣的巴珊尼欧,一上场的台词就是『这个世界经常被外加的装饰蒙骗』,我认为这是全剧的重点所在。」

五○年代的乐观精神

排练初期,马汀尼给这出戏定下「一九五○年的威尼斯」的时空背景。除了统整全戏风格,也源于她对五○年代文化精神的向往。

「一九五○年那个时代的人,还保有某种纯真、某种乐观精神和想像力,那样的东西就像黄金般珍贵。」对于过往美好的回顾,让马汀尼让这出戏虽描述资产生活的欲望和失落,却能收束在喜剧之中。

「我希望结尾是发生在一个黄金般的秋夜,有大片月光洒下,波霞在这样的景致中回家,小小戏弄了丈夫,却仍皆大欢喜地收场。」

「剧中人无论如何都渴望更好的生活,这点其实很像现在的台湾人。」而一如〈Modern Dance〉中代表美好生活的六月月光,马汀尼选择让戏在这个唯美浪漫的意象中结束,或许也反映了,对充满失落与欲望的现实,她仍保有乐观美好的想望。

 

文字|周行 特约采访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威尼斯商人》故事概要

《威尼斯商人》全剧以威尼斯海港为背景,两条交叉进行的情节线编织交集;一是「借债割肉」,展现威尼斯顶级商人安东尼欧(Antonio)与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夏洛克(Shylock)之间在种族意识、宗教信仰与商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对立;另一则是「挑匣求婚」,生活在贝尔蒙(Belmont,beautiful mountain)庄园,承继父亲财富的波霞(Portia),苦恼自己必须遵从父亲遗命,把未来的幸福交在选中彩匣的人手中。所幸,她所钟意的巴珊尼欧(Bassanio)通过「测试」,选中铅匣。两条情节线在一场法庭诉讼交会,假扮成法学博士的波霞出现在法庭,运用智谋,挫败了安东尼欧,从刀尖下挽回安东尼欧的命。(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