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二十一世纪—台湾新锐作曲家联展」所呈现的,是一群从二十到四十岁不等的新生代作曲家,在近年来获奖及国内外委托创作深获好评的作品。写景、写意、写情之中,更包括了东方传统的哲思与情怀。而跨领域的跨领域的运用在几首乐曲中也可见端倪,不管是绘画与文学,都成为作曲家取材的灵感来源。
倾听21世纪—台湾新锐作曲家联展
10/26 7: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INFO 02-33939888
音乐的欣赏从二十世纪起,已经不是那种以优美协和的旋律取悦耳朵、刺激感官就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作曲家以其理念与构思为中心,赋予音乐作品特有的灵魂,早已使音乐创作升华为思想的一部分。在向外寻求更多音乐素材的同时,作曲家们,其实也和所有的类型的艺术家一样,正在用音乐记录下他们眼中所看到的一切,反映出心里所思索的疑惑及突显社会中面临的困顿。虽说好的作品是经过时间的淬练才愈显得出它的伟大,虽说西方音乐强势的洪流总是备受期待,但在本土激起的小浪花,依旧以他们特有的活力和创意,在国内外舞台上一齐发「声」。
东方哲思的音声演出
将于十月下旬演出的「倾听二十一世纪—台湾新锐作曲家联展」所呈现的,是一群从二十到四十岁不等的新生代作曲家,在近年来获奖及国内外委托创作深获好评的作品。写景、写意、写情之中,更包括了东方传统的哲思与情怀。乐曲中最能表现佛教与异域风味的,莫过于传统乐器的音效;陆橒灵感来自莫高窟飞天的《婆娑》和董昭民从《庙中百态》所延续的《睡佛百姿》,同样使用丝竹与击乐演奏来探求宗教性的联想。赵菁文从庄子《齐物论》的二元对立中寻找是非与黑白、永恒与无常的界限,所使用的是传统的古筝、西洋的提琴和现代电子音乐三方并置的手法,表现天籁、人籁、地籁,似风吹过千万种自然界的窍孔,使其发生、循环、静止。而同样采用传统乐器的李元贞,在《间奏曲:参》则将罕于合奏的古琴,与十件西洋乐器巧妙融合,就像作曲家所言:「藉著不同形象的演化与生灭,纯化心灵、遁入宁静之中。」
音乐与绘画、文学的共鸣激荡
跨领域的运用在几首乐曲中也可见端倪。林桂如藉著傅抱石水墨画册展现难以言喻的心灵感受,呈现非黑、非白的绝对与画中细腻的灰阶与层次差异。音乐与绘画、视觉与听觉的相互辉映,在此曲展露无遗。而音乐与文学,在连宪生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荷内.夏尔(Réné Char)的诗作《难以忍受的单纯》转化为音乐之后,异乡的寂寥也变成了「意识与潜意识、梦与现实的虚实交织,探讨我与他者、爱情与友谊关系」的会心之作。
由李春峰、江靖波指挥,采风乐坊等三个团体演奏,加上音乐学者罗基敏的演前导聆,与作曲家们曲间的创作理念与欣赏指引解说,让音乐会不仅止于聆听,而能有更深远的意境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