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歌剧」,大概会有人直觉这是高门槛、不容易亲近、而且是「古董中的古董」的舞台表演,但事实上,在各个时代背景之下,因为不同的社会潮流与欣赏口味,歌剧的呈现手法也会随之改观,换句话说,歌剧就像服装、美食、汽车、居家风格一样,是一种「时尚」风味的表演艺术。
两厅院歌剧工作坊系列之「歌剧风华」
2/2 7:30pm
2/3 2:30pm
台北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2008香港艺术节—帕尔马皇家歌剧院《弄臣》
3/7~11 7:30pm 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
INFO www.hk.artsfestival.org
前奏曲
翻开西方歌剧史,从一五九七年第一出歌剧作品诞生以来,到今天为止,「歌剧」在各个世代都曾经历过重大改革,而有关「歌剧」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今天常听到的歌剧,大多是在十八世纪中期之后、到二十世纪初期之间的作品,在这段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为歌剧投入心血的作曲家,可说是多到数不清,在时间的考验之下,能继续存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作曲家和作品,则是相当有限的。
一提到「歌剧」,大概会有人直觉这是高门槛、不容易亲近、而且是「古董中的古董」的舞台表演,但事实上,在各个时代背景之下,因为不同的社会潮流与欣赏口味,歌剧的呈现手法也会随之改观,换句话说,歌剧就像服装、美食、汽车、居家风格一样,是一种「时尚」风味的表演艺术。
歌剧时尚伸展台
歌剧的演进过程既然伴随社会潮流的转变,反过来思考,其实我们可以想见:从一出歌剧的内容,也不难看到其中所蕴含的风土民情。
庄歌剧(Opera Seria)
十八世纪中期,正是欧洲封建制度盛行的时候,除了权力与财富之外,当时的贵族还讲究艺文素养,连带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凡事讲求理性思考,行为举止必须合乎礼教,就连情感表现也要有所节制。
在这个知识与人文的「启蒙时代」,人们对于音乐的要求其实不多,只要「旋律简单优美、风格高贵典雅、容易吸收接受」即可,对一般大众而言,音乐是用来休闲娱乐的,而不是加重身心压力的,但是在表现内容上,则又希望兼具寓教于乐的功能。于是,取材自神话、圣经、历史的故事,就成为当时歌剧剧情的重要来源。
当时流行的歌剧类型叫做「庄歌剧」,从字面上来看,这类歌剧的素材和整体风格比较庄严肃穆,内容就是来自古老神话、历史事迹或英雄故事,在十八世纪曾经盛行一时,例如奥地利作曲家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所作的《伊多美聂欧》Idomeneo、《狄托王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就分别取用了古希腊与罗马的神话与史实故事。
不过,这类「庄歌剧」教化人性的意味稍嫌沉重,虽然曾经盛行一时,却渐渐地被喜歌剧所取代。
喜歌剧(Opera Buffa) 相较于庄歌剧的严肃,喜歌剧呈现出来的则是诙谐逗趣的一面,有时还带有讽刺的意味,用「谑而不虐」的手法检视人性,尤其在十八到十九世纪初的义大利语系歌剧中,姑且不论作曲家本人是否为义大利人(例如莫札特就经常编写义大利喜歌剧)。
在这类型的歌剧里,总少不了让人会心一笑、甚至捧腹大笑的情节,例如莫札特的著名喜歌剧《费加洛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或是义大利作曲家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的代表作《塞维里亚的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都是个中翘楚。
有趣的是,从音乐艺术有时还能看见某个民族性,就义大利喜歌剧而言,你不难体会到这个地中海畔国家的爽朗、活泼、甚至喜好促狭的性格。光是这一点,就印证了歌剧也有生活化的一面!
写实主义(verismo)歌剧 歌剧发源于义大利,自然而然地,这个国家也被公认是世界歌剧重镇,在义大利歌剧领域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为当下的歌剧创作造成极大影响。在歌剧舞台上不只看见这个国家的幽默民族性,其实还能见到他们的激情,特别是在「写实主义歌剧」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严格说起来,「写实主义」并不是一种歌剧类型,而是音乐风格的表现,它强调展现真实人性、反映现实生活,尤其它从生活中发掘剧本素材,音乐则是强调激情、有时甚至带有些许暴力倾向,说夸张一点,如果观众的心脏承受力不够强,说不定还会对某些剧情片段大为震惊。
写实主义歌剧几乎是以悲剧收场,最著名的就包括义大利作曲家浦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的《托斯卡》Tosca、《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还有马斯康尼(Pietro Mascagni,1863-1945)的《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以及雷昂卡伐洛(Ruggiero Leoncavallo,1858-1919)的《丑角》I Pagliacci等,他们在剧中反映的不再是王公贵族的虚华生活,反而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小市民生态,无怪乎这类歌剧一推出,就席卷了十九世纪后半的歌剧乐坛。我们可以说:观众在写实主义歌剧里,找到了角色认同与情感宣泄的管道!
大歌剧(Grand Opera) 在歌剧院里,除了听到音乐、看到舞台演出之外,如果还多了舞蹈表演助兴,是不是值回票价、「俗搁大碗」呢?
歌剧从十六世纪末发源以来,经过两百多年的演进,人们对于音乐、甚至舞台视觉效果,则是愈来愈要求。以十九世纪的法国观众来说,他们进剧院观赏歌剧,有时娱乐需求还要大过艺术欣赏,他们不只要让耳朵听见气势磅礡的乐声,更讲究视觉方面的华丽效果,因此造就了「大歌剧」时代的来临。
不过,凡事过了头,都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大歌剧因为「过度膨胀」,有时难免「华而不实」,到了十九世纪末之后,观众的口味被大歌剧撑大了,久而久之就腻了,兴盛不到半个世纪的大歌剧逐渐失去了市场。
尽管如此,有些作曲家还是借用了大歌剧的优点,让音乐、剧本、舞台完美融合,成为「内外兼具」的精致艺术,例如义大利作曲家威尔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的《阿伊达》Aida当中脍炙人口的「埃及大军凯旋场景」就典型的例子,其中除了歌唱、音乐演奏、舞蹈之外,更有华丽盛大的场景设计,不论从听觉或是视觉效果来看,都是最震撼人心的演出。
乐剧(Music Drama) 有些人入门歌剧领域,是从其中的咏叹调著手。咏叹调虽然好听,但有人认为它会阻断剧情发展,干扰戏剧节奏,于是把咏叹调与宣叙调合而为一,不再区分彼此,同时还加强戏剧与音乐的紧密搭配。这个大动作的改革,还为十九世纪的歌剧乐坛掀起了一番革命,这个人就是德国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
在华格纳的变革之后,他奠定了「乐剧」的发展规模,让歌剧从此成为「音乐、戏剧、文学」的综合艺术体,他还运用「主导动机(leitmotif)」来代表剧中特定的人、事、物,在剧情衔接上,这个做法颇能达到统一串联的效果,而华格纳前后花费了二十年才完成的连篇乐剧《尼贝龙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就是他具体实践的最佳例证。
在华格纳之后,另一位德国作曲家理查.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受到华格纳的影响,在他的交响诗与歌剧作品中,也运用「主导动机」手法,让音乐把剧情说得明白透彻,更让我们一听了然!
轻歌剧(Operetta) 也许有人看戏喜欢挑口味重的华格纳或威尔第,也有人喜欢莫札特或罗西尼之类的喜剧,但如果还能再轻松搞笑一点,想必会让观赏经验更愉快。如果你是属于最后这一类型的歌剧迷,建议你试试「轻歌剧」吧!
在十九世纪中期之后的德语歌剧里,这类轻松活泼又不失优雅的「轻歌剧」悄悄崛起,尤其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它更是歌剧舞台上的宠儿。轻歌剧的剧情取材同样来自生活百态,整体风格强调逗趣,再加上轻快的舞曲旋律搭配,无怪乎一推出,就风靡了维也纳、甚至欧洲各地,例如「圆舞曲之王」小约翰.史特劳斯(Johann Strauss, Jr.,1825-1899)的《蝙蝠》Die Fledermaus、匈牙利作曲家雷哈尔(Franz Lehár,1870-1948)的《风流寡妇》Die lustige Witwe,都是入门轻歌剧领域的绝佳代表作。 「轻歌剧」之所以会盛行,多少意味著:在局势摇摆的年代里,人们已经厌倦了战争与不安,生活需要更多的调适,而能够暂时忘却烦恼的「轻歌剧」,就是最好的生活调味料。附带一提,「轻歌剧」的创作模式渐渐发展下来,就成了「音乐喜剧」的型态,我们今天常见的「音乐剧(Musical)」,就是由「轻歌剧」演变而来的。
国民乐派歌剧 除了发展自义大利、德国、法国地区的歌剧作品之外,从十九世纪初开始,从俄罗斯到捷克地区,也渐渐产生当地民族色彩浓厚的歌剧,作曲家从自己土生土长的国度发掘戏剧与音乐题材,包装出乡土风味的「国民乐派」歌剧。 这类作品的整体风格与之前介绍的主流歌剧截然不同,却蕴含平易近人的民族风味,例如捷克作曲家史麦塔纳(Bedřich Smetana,1824-1884)波西米亚色彩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娘》The bartered Bride、俄国作曲家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1839-1881)以俄国沙皇历史作为题材的《包利斯.郭杜诺夫》Boris Godunov。
为了表现道地的民族情调,作曲家采用大量的民族歌谣与舞蹈节奏为题材加以包装,即使歌剧剧情的时空背景距离我们相当遥远,但这样的音乐风格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如果想要体会特定民族的风土人情,听听来自他们土地孕育出来的旋律、看看歌剧舞台上的场景呈现,你会知道:「土味」十足的歌剧,竟然也有如此魅力!
舞台布幕即将升起……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歌剧发展,你可以深刻体验到:歌剧真的是非常「时尚」的舞台艺术,它让你接触到的不只是视觉与听觉的感官享受,从此还让你见识到丰富的人文背景。不论过去你如何看待歌剧,建议你从今天起,试著以不同角度认识歌剧,你会看到歌剧背后的「弦外之音」。
Just enjoy it!
历经岁月尘沙,依旧璀璨耀眼
你不可不知的经典歌剧
整理 邢子青
从十六世纪末出现歌剧以来,历代有不少作曲家与剧作家为这类舞台表演形式贡献众多心力,能始终屹立于舞台不摇者,更是个中佼佼者。
想要进一步了解歌剧的读者,不妨参考下列作品,作为您的入门与进阶经典剧码:
(按作曲家出生前后排序)
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
《奥菲欧》Orfeo
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
《奥菲欧与尤丽迪丝》Orfeo ed Euridice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后宫诱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费加洛婚礼》Le nozze di Figaro
《唐乔望尼》Don Giovanni
《女人皆如此》Cosí fan tutte
《魔笛》Die Zauberflöte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费黛里奥》
Fidelio 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
《魔弹射手》Der Freischütz
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
《塞维里亚的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
董尼才悌(Gaetano Donizettii,1797-1849)
《爱情灵药》L’elisir d’amore
《拉梅摩的露琪亚》Lucia di Lammermoor
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1801-1835)
《诺玛》Norma
华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
《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唐豪瑟》Tannhäuser
《罗恩格林》Lohengrin
《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崔斯坦与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
《尼贝龙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gen
《莱茵黄金》Das Rheingold
《女武神》Die Walküre
《齐格菲》Siegfried
《诸神黄昏》Götterdämmerung
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
《纳布果》Nabucco
《马克白》Macbeth
《游唱诗人》Il Trovatore
《弄臣》Rigoletto
《茶花女》La Traviata
《唐卡罗》Don Carlo,又译《卡罗先生》
《阿伊达》Aida
《奥泰罗》Otello
《法斯塔夫》Falstaff
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
《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
苏佩(Franz von Suppe,1819-1895)
《薄加秋》Boccaccio
小约翰‧史特劳斯(Johann Strauss,Jr.,1825-1899)
《蝙蝠》Die Fledermaus
庞开利(Amilcare Ponchielli,1834-1886)
《船娘乔宫达》La Gioconda
古诺(Charles-Francois Gounod,1818-1893)
《罗密欧与茱丽叶》Romeo et Juliette
《浮士德》Faust
圣桑(Camille Saint-Saëns,1835-1921)
《参孙与达利拉》Damson et Dalila
德利伯(Leo Delibes,1836-1891)
《拉克美》Lakme
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
《卡门》Carmen
《采珠人》Les pêcheurs des perles
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sky,1839-1881)
《包利斯.郭杜诺夫》Boris Godunov
德佛札克(Antonín Dvořák,1841-1904)
《卢莎卡》Rusalka
马斯奈(Jules Massenet,1842-1912)
《维特》Werther
《曼侬》Manon
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
《尤金.奥涅金》Eugene Onegin
胡伯定克(Engelbert Humperdinck,1854-1921)
《韩赛尔与葛莉特》Hänsel und Gretel,又译《糖果屋》
浦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
《曼侬.蕾斯考》Manon Lescaut
《波西米亚人》La Bohème,又译《艺术家的生涯》
《托斯卡》Tosca
《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
《杜兰朵公主》Turandot
雷昂卡伐洛(Ruggiero Leoncavallo,1858-1919)
《丑角》Pagliacci
马斯康尼(Pietro Mascagni,1863-1945)
《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
理察‧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
《莎乐美》Salome
《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
乔大诺(Umberto Giordano,1867-1948)
《安德列.榭尼耶》Andrea Chénier
雷哈尔(Franz Lehár,1870-1948)
《风流寡妇》Die lustige Witwe
巴尔托克(Béla Bartók,1881-1945)
《蓝胡子的城堡》Bluebeard’s Castle
不能只靠歌者与乐团
幕后真英雄 让歌剧完美呈现
文字 李秋玫
一出歌剧演出,幕后隐藏了哪些人?除了我们常见的导演、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舞台监督、工作人员之外,几个关键的事物,常让您「视而不见」!当您身处歌剧院里,为著人生如戏感叹时,可曾细心留意过这栋偌大的建筑物里,还有些比戏里更有趣的场景正在同时上演著呢?
提词人
歌剧演员在舞台上忘情地歌唱,但两、三个小时的演出下来,「忘词」其实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当唱的不是自己的母语时!为了避免这个可怕的事情发生,通常在舞台前方,与乐团舞池之间会有一个小凸起,提词人就这样身处「密室」里,面对著舞台冒出头来。
别小看他的工作,他不仅要在上演前参加排练,协助歌者语言与音乐,在演出完毕还必须写备忘录给歌者们。演出时要眼观四方、耳听八方,随时注意状况,给予演出者指示,还需唱出大到演员听得见,却又小到观众不能察觉的声音。当然,他必须要对剧本、音乐、语言都非常熟悉,就算万一演出者一跳十几页,他也能够立刻察觉,将戏剧不露痕迹地导到合适的地方来!这个工作可不轻松,无怪乎斯特拉温斯基要说:「剧院里的提词人,被判的刑罚是如此地恐怖,会让人痛不欲生。他的一半身体陷在潮湿的地窖里;另一半身体饱受脚灯烤炙。众多戏袍扫过地板所掀起的灰尘都飞进他的嘴里,他还被迫以不自然的、挤压出来的声音,连续不停地讲话,让演员能够听到,但不能让听众听到。」
声乐指导
试想,一出歌剧的第一次排练,把所有的演出人员凑在一起就开演,那不产生混乱才怪。为了让排练更有效率,各部分就必须在之前各自带开,先做个别训练。乐团有指挥,歌者便由声乐指导帮忙。声乐指导可分成歌剧指导与艺术歌曲指导两类,他们的功能是帮助歌者在诠释与艺术修养上更趋完美。好的声乐指导要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除了歌唱外,至少得懂德文、义大利文和法文这三种歌剧发展主要国家的语言呢!
幕后合唱
不是像流行歌曲一样「对嘴」或「代唱」,而是当戏剧进行最高潮时,为了渲染气氛,却又不抢走观众对主角的聚焦、不干扰剧情进行,有时合唱团是躲在幕后「献声」的。但千万不要以为观众看不见他们,他们便看不见舞台!随著技术的进步,他们可是有小萤幕跟耳机随时在后台随时从四面八方监控,一边注意戏剧的进行一边正确无误地配唱著呢!
注意!歌剧院里的奇妙角落
服务忒贴心,让你轻松看歌剧
文字 李秋玫
歌剧院从早期起便有著多重的功能,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去处,更是社交中心与文化精神的象征。在开演前吃吃喝喝消磨时光,男人们在中场时间到休息室随性地吸烟、聊天交换意见是常有的事。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好玩呢?
领位
当歌剧已经快开演,总会有几个「灰姑娘」(或「灰王子」)为了赶最后一分钟闪进剧院大门,在路上与时间赛跑。当好不容易安全上垒,以为松了一口气,但「障碍赛」才开始。要在这雄伟又复杂的建筑物中快速判断自己的位子是在G楼?或是明明一楼却变二楼?或是该走单号、双号?除非您对歌剧院已经熟到像走自家的「灶下」(厨房)一样,否则绝对是心急如焚,却又只能将刚刚奔跑的时速降到零。但通常在你开始疑惑时,就会有一位黑衣人看穿你的踌躇,马上以跑百米的速度向你冲过来,在你还没有停下脚步之前,马上领者你一起跑,以最近的路程和最快的速度送你到该有的位子上。当然啰,灰姑娘在这里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过关的,领位人员还是一样会来将您带走,只不过,是安排您去另外一区,在换幕前,只得乖乖地在这看实况转拨了。
领位人员的工作不是将观众送上位置就下班了,在观众沉醉在剧情时,他们可是在场里场外严密把关著,谨防有人从外面硬闯、闹场,或在表演期间喧哗、摄影、录音等,还要随时将万一肚子痛或者忍不住内急的人迅速拎出场外……为了要让观众享受高品质的表演,任何五花八门、疑难杂症的呢,就交给他们了!
衣帽间
不管衣服多美多帅,不管您认为自己穿的风衣或包包并不那么大件,或者不想要花这个钱而要自己拿著,只要工作人员认为不行,您还是有可能被半要胁地「请」去寄放衣物。其实说真的,欧洲很多具有历史背景的歌剧院位子都不大,坐起来的感觉也比两厅院逊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穿著厚重的大衣,不仅自己不舒服,也会让左右「邻居」感觉更拥挤。加上穷学生或旅行爱用的大背包,只会让精采的表演,在无形中多了一份窒息感。尤其是风衣,只要一动就跟著出声音,是非常干扰欣赏的!
一般来说,欧洲歌剧院的要求较为严格,例如托斯卡尼尼曾在史卡拉大剧院严格规定,要求女士们将自己的帽子寄放在衣帽间,因为人家可不是来欣赏她们的帽子有多美,挡住别人视线是最令人反感的。而衣帽间的服务人员记人的功夫可是一流,有时在您还未找出保管票交给他前,已经找到您刚刚穿来的外套了!何不将身上的累赘通通卸下,轻轻松松的看场表演。看在如此维护欣赏品质及服务周到的份上,保管费也就不要那么计较了!
站票区
虽然在国内没有,但在许多大歌剧院包厢里,都设有站票区,例如维也纳国立歌剧院里,马蹄形会场两千两百多位席次中,就有五百多席站位。只要花少少的票钱就可以听完整场的表演,不仅是穷学生的最爱,也是个有趣的体验。不过站票也不是那么好买的,一般来讲,要提前个三、四个小时就开始排队了。买票查票之后通常是一阵厮杀,以冲锋陷阵的决心加上眼明手快的俐落占定位子,将身上的头巾、围巾、手帕等绑在位置的栏杆上当记号,才表示位置已经定下来了!这时,得速速到外面吃点简单的东西,然后再开演前回到自己的位置。
站票区以第一排栏杆中间一点的位置最好,抢不到好位又身材矮小的人,就只能穿梭在缝隙中叹息了。若碰到站位区拥挤或空调不好,可就要坚强一点,将注意力放在精采的节目上了!因为除了中场休息的时间外,从开始排队的时间算起到一整出歌剧演完,起码得要站个六到七个钟头。但想到票价一差好几倍,感觉应该舒坦一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