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源舞蹈剧场」舞作《本能-自我》Id- Ego,表现潜意识的自信与挣扎,舞者葛力菲斯与麦克淇妮。( Prof. Donald Muldrow Griffith 提供 )
专题 跨种族、跨国界、跨领域

葛力菲斯 集众才于一身的文化达人

美籍非裔、却常居德国的达诺穆佐.葛力菲斯教授,是不能用一个头衔来形容的:他既是编舞家、也是电影节创办策划人、更是电视与广播制作主持人,虽然角色多元,但总是致力于消弭种族歧视、宗教偏见、性别暴力、文化冲突等,在挫败中仍不断坚持理念,在艰巨的环境中,始终乐观面对,为理想而前进。

 

美籍非裔、却常居德国的达诺穆佐.葛力菲斯教授,是不能用一个头衔来形容的:他既是编舞家、也是电影节创办策划人、更是电视与广播制作主持人,虽然角色多元,但总是致力于消弭种族歧视、宗教偏见、性别暴力、文化冲突等,在挫败中仍不断坚持理念,在艰巨的环境中,始终乐观面对,为理想而前进。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俨然像个地球村。表面上全球好像非常国际化,但遍布世界各地的暴力行为却骇人听闻。国际大城之一的柏林,仍有黑人在光天日下的公园被白人殴打至死,或者因与外族交往而被亲兄弟枪杀的土耳其女子,诸如此类的肤色、信仰、文化差异,再再导致各种血腥事件。日耳曼是个高傲又排外的民族,因经济萧条加上几百万人的失业率,新纳粹组织一再复苏,令人咋舌的排外声浪此起彼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加上语言、思想、习俗、制度、法令之差异,身为外国人要立足德国社会并且在多方面独占鼇头,实是艰巨!因此,令人对身为黑人的美籍教授达诺穆佐.葛力菲斯(Prof. Donald Muldrow Griffith)更加崇敬,近三十年来他致力于文化交流,集传媒、表演、出版等各种资源,竭尽全力的消弭种族歧视、宗教偏见、性别暴力、文化冲突等,在挫败中仍不断坚持理念。希望藉这篇专访,让台湾读者认识这位在国际文化圈影响深远的艺术达人!

多元专业能力,跨界游刃有余

葛力菲斯出生于芝加哥(1950),父亲是心理学家、母亲为古典乐钢琴家,自幼成长在有教养与被受保护的优渥中产家庭,养成乐观积极又自信的个性。大学主修心理学与教育学,毕业后曾担任心理治疗师及国小教师。在担任青少年犯罪辅导见习官员的期间,利用工作之余,他也接受了戏剧、声音与多种舞蹈训练。

学成后,葛力菲斯开始参与各种演出累积实力,接著他进军纽约参与百老汇的诸多戏剧、歌舞剧表演,如《比宾王子》Pippin、《马戏人生》Stop The World, I Want To Get Off、《阳光与影子的诗歌》Lyrics Of Sunshine And Shadows等,并得到最有潜力的外百老汇演员奖。他同时是纽约Rondo及 Fred Benjamin舞团的独舞者,并且成为国际名艺人奥斯卡.布朗二世(Oscar Brown Jr.)的经纪人。高大俊美的外型,加上舞蹈、戏剧的专长,让得天独厚的葛力菲斯备受模特儿业的青睐,接踵而至的电影、电视邀约更扩展了他的演艺生涯。同时他还为汽车、航空等大公司做企业演出之编剧,以及替名牌服装在纽约林肯中心等诸多重要场地指导服装表演。

多元性的专业能力让葛力菲斯的触角遍及各领域,加上个性开放,让他悠游于艺术与商业两界。虽然演艺生涯如日中天,但为了探索更进一步的创作与学习,他应允了柏林「西方剧院」(Theater des Westens)的邀约,至德国演出与创作。在此,他与三位同好Lynnda Curry、Ricky Powell、Detlef Bäcker以及后来成为他终身伴侣的芭蕾名伶盖儿.麦克淇妮教授(Prof. Gayle Mckinney),共同创立了「泉源舞蹈剧场」(Fountainhead® Tanz Theatre,1980),致力于欧洲、美国的艺术、教育与文化交流,希冀借由各种文化活动去除偏狭的个人主义、暴力与冲突。

葛力菲斯为美军编导的作品《当彩虹布满天空时,有色女孩曾想自杀》For Colored Girls Who Have Considered Suicide When The Rainbow Is Enuf,曾获得编舞与音乐的「特别裁判奖」,且在欧陆巡回演出。「泉源舞蹈剧场」更推出无数佳作,诸如《泉源遇上蒙巴萨》Fountainhead meets Mombasa(1980)、《疯马组曲》The Crazy Horse Suite(1980),还主办「泉源舞蹈剧场与朋友」文化节(1983)以及欧洲首届「黑人文化节」(1986)等,且为戏剧《图霍夫斯基在摇滚》Tucholsky in Rock(1983)、《歌舞节目》Cabaret与电影《最后角色》Die Letzte Rolle编舞。

创办黑人国际电影节,进军电视传播理念

鉴于对异文化的疏离与暴力速增,葛力菲斯首创了第一届「柏林黑人国际电影节」(Black International Cinema Berlin,1986),二十年来在没有固定经费、戏院与赞助的情况下克服万难,一直持续至今天。虽名为黑人国际电影节,但影片并不受限于黑人题材;它开放给全世界的艺术家申请,经过评审团挑出参展影片,其中不乏有意义性的纪录片。此电影节不考量影片的商业性,注重的是影片所要传达的讯息与主旨,电影节有时也在其他国家展出。另外,葛力菲斯还将这二十年所举办的电影节精选内容,集结出版了五大部《黑人国际电影文选集》巨作,为文化存续竭尽全力,美国学者还特别到柏林来记录葛力菲斯的成就。

接著,「泉源舞蹈剧场」为青少年成立了「时空舞团」并邀请来自芝加哥的Nana Shoneflug & Moving Company(1987),共同于柏林「黑伯剧院」合作演出。一九九○年葛力菲斯成立了「和风文化协会」(Cultural Zephyr e.V. ),以举办更多的文化性活动,同年他与导演麦克‧安得列(Michael Andre)合作了记录片《十字路口》Crossroads。由于在欧洲的惊人成就,葛力菲斯夫妇于一九九二年获邀为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南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South Bend)创办舞蹈系,并授予「教授」(Professorships)殊荣!在印地安纳大学授课期间,他与夫人像空中飞人般,来往美国、德国两地,从未放弃柏林的黑人国际电影节与其他诸多文化活动。

葛力菲斯为将理念拓展至更广领域,毅然地进军传媒界,一九九五年他更在百忙中开播了「合议制集团—讨论会与电视节目」(The Collegium- Forum & Television Program Berlin & other cities),在此他访谈文化、教育、艺术与政治、经济界等人士,探讨国际争战等各种争论性议题,同时也提供开放性表演空间,让各国艺术家抒发锐见,此电视节目也在其他国家诸如波兰、捷克、美国及非洲等播放。

除了忙不完的电影节、电视节目之外,葛力菲斯还编导歌舞剧Woah Woah(1997)与专为青少年所策划的五年国际舞蹈交流计划「互动镜子」(Interactive Mirror),以及主办「长途飘泊之旅」(Odyssey,2006)的展览、吟诗表演。葛力菲斯并荣选为「柏林美国人联合协会」(Berlin Americans United e.V. )的主席,不仅奔波忙碌于会议与活动之间,他更经常被邀请至全世界策划艺术节、电影节或当评审以及做演讲、讨论会等。

放眼世界,可以集主持、制作、编舞、导演、出版、策展、表演、写作、演讲等所有专业于一身的人,真是少见!葛力菲斯虽不到六十岁,却有超过百年的经历!除了有用不尽的能量以外,他还有惊人的行动力与坚忍不拔的毅力。葛力菲斯坦言,许多艺术家所说的至理名言都成为他的动力,例如「Yes,I can……」(Sammy Davis Jr.)与「I may not make it if I try,but I damn sure won’t if I don’t……」(Oscar Brown Jr.)等,皆是他不畏艰巨、把困难视为挑战、达成目标的生活格言!期待台湾的观众能有机会认识这位高瞻远瞩的艺文泰斗,以及观赏他的创作、电视集与独一无二的「柏林黑人国际电影节」!

 

相关网站

「泉源舞蹈剧场」与「柏林黑人国际电影节」  http://members.aol.com/bicdance

「泉源舞蹈剧场」  www.fountainhead-tanz-theatre.de

「柏林黑人国际电影节」 www.black-international-cinema.com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