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特妮.洛芙狂放不羁、却又性感万分、完全烟视媚行的形象,也在主流市场掀起一阵「暴女风潮」。(金牌大风唱片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两厅院特别企画Feature of NTCH

从缪思到女神的Herstory

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经历的,是一个从缪思到女神的过程;从陪衬男性、启发男性、做男性背后的支撑开始,到能够独当一面,展示出自我的独立意识、关切专属女性的议题,这段路,其实很漫长,未来也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我们欣见这样的转变——拥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女性艺术家的丰采,绝对会为人类文明注入更多的缤纷与璀璨。

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经历的,是一个从缪思到女神的过程;从陪衬男性、启发男性、做男性背后的支撑开始,到能够独当一面,展示出自我的独立意识、关切专属女性的议题,这段路,其实很漫长,未来也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我们欣见这样的转变——拥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女性艺术家的丰采,绝对会为人类文明注入更多的缤纷与璀璨。

艺术,一个多么令人迷恋、醉心、炫目的美好名词。人类智慧与想像力的无限可能性,创造力与对美好事物的鉴赏与品味,都透过艺术表达、流传出来,也使得从事艺术创作,成为多么令人艳羡的一件事。

然而,在传统由男性所书写的「His」tory中,女性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除了当缪思,女性也要创造Herstory

在希腊神话中,司文学、艺术、科学等的九位文艺缪思(Muses)女神,是宙斯天帝宙斯(Zeus)和记忆女神(Mnemosyne)的女儿;她们的职掌,包括了史学、天文、悲剧、喜剧、舞蹈、史诗、情诗、圣歌、抒情诗等,几乎涵盖当时所有的人文艺术创作领域;然而,艺术与音乐之神的头衔,仍然属绝对阳性的太阳神阿波罗所拥有;缪思一词,如同今日人们对它的运用,似乎只是灵感的来源,而非关整体细腻辛勤的创作过程、以及后续完成成品时的骄傲与荣光。

是的;缪思,终究只是缪思,人类流传下来的种种艺术作品,依然是男性的创作占绝大多数(在历史上的许多时刻,女性甚至是不被允许创作的);所有男性都在期待缪思的来临(或可解释为另一种对异性的遐想),而女性呢?除了扮演缪思的角色,还能做些什么?

所幸,在各种现代思潮风起云涌、社会遽变的二十世纪,女性对自身权利的觉醒、与女性主义的蓬勃发展,也使传统艺术界由男性主导的状况受到颠覆与质疑,以阴性角度出发的「Herstory」逐步萌芽、茁壮;虽说以根深柢固的父权社会依然牢不可撼,但在以往女性几无涉足地位的人文艺术领域之中,阴性书写的显著度逐渐提升,却也是一件令人欣见、足证文明进步与社会多元的美事。

那么,在这段时代里,女性的角色又有著何种转变呢?

琼安.沃莫.亚当斯以生命扮演垮世代缪思

从一九二○年代香奈儿(Coco Chanel)在时尚界鸣放了女性穿著的巨大转变后,消费文化主导的大众社会,不但对艺术界带来巨大转变,同时也提供女性许多崭露头角的机会;女性爵士歌手、好莱坞女明星……各种美丽面孔、迷人嗓音,充斥在大众传播媒体前,但女性离真正的创作仍有一段距离,对主体的自觉性,也依然付之阙如。

这样的状况,随著五○年代青年次文化的崛起,却开始有了转变;自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对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便以反抗世俗的方式来表示抗议,穿著奇装异服、蔑视传统、厌恶学业工作、长时间浪迹于底层社会,孕育出独特的处世哲学,也酝酿成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并爆发向传统的文化造成巨大冲击。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威廉.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都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但在这群发光发热的垮掉一族(Beatniks)之外,威廉.布洛斯的妻子琼安.沃莫.亚当斯(Joan Vollmer Adams)也恰如其分地扮演了缪思的角色。

身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资优生,琼安.沃莫.亚当斯经常被认为比她那古怪的男友布洛斯更聪明、有智慧,经常与文人墨士流连酒吧、探讨各种文学、艺术、生命哲学、社会现况;她曾以短暂的婚姻作为对抗社会的一种手段,并且从大学时期便开始耽溺药物,后来追随布洛斯前往墨西哥,却在一场意外争执中遭谋杀身亡,时年甚至不到三十岁。

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中,尖锐地描绘了琼安那纤弱、耽溺药物却又冰雪聪明的身影;艾伦.金斯堡的名作《嚎叫》更是在一九五七年某夜梦到琼安后而诞生的作品;威廉.布洛斯的名作《裸体午餐》由大卫.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搬上银幕时,则由茱蒂.戴维斯(Judy Davis)诠释出琼安的独特气质。同时,琼安那悲剧性的死,更成为威廉.布洛斯公众形象的一部分,以生命扮演著缪思的角色,琼安可说是鞠躬尽瘁了。

走出自我的小野洋子与玛莉安.菲丝佛

由于五○年代同时也是电视大幅度普及、传播媒体与商业蓬勃发展的年代,「垮掉一代」也成为媒体炒作的对象,各种商业化宣传,使「垮掉」生活方式蔚为风潮,也间接助长了青年反社会文化的形成,吸大麻、性解放、爵士乐、摇滚乐,加上六○年代的反战思潮,造成青年文化的百花齐放,也使摇滚乐成为当时一种重要的艺术创作型态。

而在这股风潮中,能出头天的摇滚女歌手,却可说是少之又少,即使如珍妮丝.贾普林(Janis Joplin)能以极具爆发性的舞台魅力掳获人心、证明女性也有唱摇滚乐的力量,但到头来,她仍只是在模仿男性歌手、并未发展出属于自我的女性意识或属于女性的摇滚乐;相对地,视觉创作艺术家出身的小野洋子(Yoko Ono),则恰巧是个有趣的「反缪思」例子,她在一场多媒体展演中与披头四(The Beatles)主唱约翰.蓝侬(John Lennon)相遇后,两人展开热恋,并从事许多音乐与艺术上的实验;然而,一般媒体的焦点,却放在披头四因理念分歧而逐渐疏远、最后终究解散的事件上,并将责任归咎于小野洋子,认为洋子的介入,是使蓝侬与团员不合的主要原因。但洋子自己根本毫不在乎,并对这一切嗤之以鼻、持续我行我素;这正是因为她深切体认到,作为一名有名男性身边的女性,更应该肯定自我的存在、注重自我意识,否则非常容易沦为舆论与父权下的牺牲品。而她也以个人名义从事许多声音实验、影像多媒体实验等,对后续许多前卫音乐创作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六○年代另一个令人瞩目的例子,则是滚石(Rolling Stones)合唱团主唱米克.杰格(Mick Jagger)的女友玛莉安.菲丝佛(Marianne Faithfull)的境遇。名模出身的菲丝佛,有著亮眼外表,一九六四年芳龄十八时,便演唱米克.杰格为她创作的〈As Tears Go By〉一炮而红,她与杰格的恋情,也成为镁光灯的焦点;然而,陷入成名迷思的她,在七○年代历经与杰格不愉快地分手后,耽溺药物、酒精,低潮长达十年后,才终于在一九七九年再次投入音乐领域,以她不再清亮稚嫩、反而充满风霜的瘖哑嗓音,唱出一个成熟女子自我试炼的过程;从前卫电子实验到温柔婉约的民谣风,不管外界对她的批评如何,在尘世打滚半生的菲丝佛,也见证了女性在知名男性光环下的另一条寻找自我的出路。

人权斗士派蒂.史密斯与性感暴女寇特妮.洛芙

七○年代,摇滚乐商业化的体制已臻成熟,但另一方面,它也确立了自身的艺术型态,成为青年文化发声的场域,且除了获取庞大利益的主流摇滚乐外,以摇滚作为理念抒发、反叛手段的地下音乐、独立创作,也蔚为风潮。以知识分子/诗人姿态出身的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一九七五年以Horses专辑,开启了女性摇滚的新章,她以人权斗士的姿态,在歌曲中高唱了社会的种种不公、质疑了父权社会中的信仰、社会群体对个人造成的压抑、乃至堕胎、工权、政治等各种议题;独树一帜如吟诗般的唱腔,更是不模仿任何既定的男性或女性歌手形象,充分展示出身为一名独立、智识女性的心声。她的出现,也为女性创作歌手铺了一条路,无须依附在男性主导的摇滚世界里,女性,透过摇滚,也可以展现充分的独立意识与自我体认。

但随著女性主义本身的发展逐渐演化出各种流派,加上时序进入九○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下,人们对于「怎样才是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产生了纷歧的定义,对女性形象的认知,也更加多元化;人们除了关注女性的参政权、工作权、致力打破两性强弱不等的迷思外,也开始认可将女性特质本身作为一种对父权社会反动的力量;举例来说,女人性感美艳不是罪,能借此在父权社会中拥有地位、并加以颠覆,即使出卖色相,也仍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者。

就在这样的风潮下,八○年代末期至九○年代,有许多女性摇滚乐者以更为活泼、辛辣的面貌,在艺术创作与大众传播界中同时翩然起舞,最鲜明的例子,应该就是超脱合唱团(Nirvana)主唱柯特.科本(Kurt Cobain)遗孀寇特妮.洛芙(Coutney Love)。洛芙本身事实上也是玩地下摇滚出身,音乐资历并不比科本短,而科本的意外过世,也为她带来许多风言风语,但她同样也不畏人言,自组的「洞」(The Hole)乐团,交出极为漂亮的创作成绩单,令所有严苛的乐评对她的创作实力刮目相看;更甚者,她狂放不羁、却又性感万分、完全烟视媚行的形象,也在主流市场掀起一阵「暴女风潮」(Riot Grrrls),让许多各式各样秉持女性意识的地下团体纷纷浮出水面,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也间接影响了主流的流行音乐市场,强调「女力」的唱片纷纷出笼,流行天后的地位甚至比流行天王还来得高……。

独立、创作的女性让艺术更多元

即使摇滚乐/流行音乐是一种极受商业影响、以社会大众通俗品味为取向的音乐,但这样的风潮,便已充分显示女性在大众文化领域中的另一种胜利,也表示出对于独立的女性形象,社会大众已经可以毫无滞碍地接受;而除了主流的流行音乐外,众多独立/地下/另类乐界的女性音乐工作者,也更能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现出她们各自的艺术理念,尽情地从事创作。不仅如此,女性涉入创作领域,事实上也改变了男性对艺术的观感,能容许更为多元、可能与主流大相迳庭的各种理念,在这方面,甚至可以称做是人类社会里一份伟大的进步呢。

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经历的,是一个从缪思到女神的过程;从陪衬男性、启发男性、做男性背后的支撑开始,到能够独当一面,展示出自我的独立意识、关切专属女性的议题,这段路,其实很漫长,未来也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我们欣见这样的转变——拥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女性艺术家的丰采,绝对会为人类文明注入更多的缤纷与璀璨。

 

延伸阅读

《阴性终止:音乐学的女性主义批评》Feminine Endings: Music, Gender and Sexuality,苏珊.麦克拉蕊(Susan McClary)著,张馨涛译。商周出版,音乐河系列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