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资深文化记者筹划发行的艺评杂志《文化现场》,虽然杂志的成绩得到艺发局艺评小组认同,认为可考虑接纳其申请,但建议上递至握决定权的艺发局大会时却不获通过,杂志面临停刊命运。
二○○六年一群资深香港文化记者组成联盟,向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申请出版艺评杂志《文化现场》,二○○八年初落实两年资助,杂志同年五月创刊;首年获拨款近三百万港元,翌年减半,希望以广告收入支援运作。在今年中,杂志在资助期满前发起联署支持续办,累积人数有千,为杂志申请二○一○至一三年的拨款打打气。只是,虽然杂志的成绩得到艺发局艺评小组认同,认为可考虑接纳其申请,但建议上递至握决定权的艺发局大会时却不获通过,杂志面临停刊命运。
香港艺文杂志经营艰难,《文化现场》令人期待
近年香港艺评在纸面的发表空间萎缩;网路的出现虽有转机,但业界对艺评杂志仍有期待;但以往艺评刊物大都难逃消失的命运。自资出版的像《越界》,固然缺乏持续运作的资源,但亦不见受资助便开花结果。一九九八年,艺发局曾拨款五百万港元,支持《南华早报》与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联合出版双语艺术刊物《打开》,亦只运作了一年便无以为继。停刊原因各有说法,包括据说艺发局对刊物内批评文化政策的文章甚有意见;受资助杂志与独立言论之间仍有矛盾。
目前要独立营运文化杂志,必须要打破以往只关注发展纸面内容的思维;二○○三年创办的《am post》内容以艺文活动推介为主;广告收入令杂志站稳脚,便继而利用这平台的渗透力,开拓与文化和教育组织合作的可能性,像主办展览、支持文化活动等;二○○六年出版的英语文化杂志《瞄》,甚至赞助「香港艺术节」节目,主动争取读者注意力。只是这些杂志走的是综合路线,难以支持大量艺评发表,而纯粹的艺评刊物似乎仍需以资助方式出版。
业界对《文化现场》有所期待,是希望凭借其强大的编辑支援和网络能开展新天地。杂志邀请了资深媒体人赵来发任总编辑,另一资深媒体人区惠莲则管营运和发展;近百位文化和艺术评论人加入作者列,创刊当日济济一堂。而创刊号的确有看头:三分之二篇幅是演艺活动或现象的评论,加上热门文化专题,端的是对应「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效应下的积极策略。但杂志出版两期后,便因赵来发抱病而由区惠莲兼任主编。虽杂志仍保持艺评发表,但整体方向涣散,明显是欠了前瞻视野、稳定军心的主舵手;不但无力开发广告版面的可能性(据说也受经济情况影响),更莫说拓展纸面外的发展空间。一年下来,《文化现场》似乎交不出预期的成绩单;赵来发过世后,主编由区惠莲接任,加上第二年资源减半要紧缩人手,令杂志发展更受阻力。
恐因批评引发官方不满,更需思考开拓未来影响力
《文化现场》改版后节省了成本,亦开始拓展杂志的影响力,包括主办研讨会、开发台湾发行网络等,而编辑方面亦摸出一套灵活的运作方式,如邀请客席专题编辑等;当杂志渐见起色,却惨受停刊之胁。艺发局的声明表示尊重艺评组的意见,「但亦非常关注杂志未能达致其在合约内所定下的营运目标…为确保公帑能妥善运用…决定以公开邀请计划书的方式支持艺术评论杂志」,当然亦欢迎《文化现场》再作申请。杂志董事局对决定表示失望,亦批评艺发局评审和议事的透明度不足。事实上,某期内容因针对批评艺发局资助政策而引起微言,使这次申请失败的原因更显复杂。
但当矛头指向艺发局时,《文化现场》是否凭「有改善」这张牌就通行无阻?客席编辑的想法不是上策,刊物整体的视野和内容策划依然不甚明朗,其营运方式也未及成熟,对演艺话题和现象发掘的敏锐度不足,种种也令《文化现场》目前的据点太弱,不能立于不败之地。今天读者对纸面媒介有更高要求;办一本不脱「亏本」命运的文化杂志不能只看刊物本身,还看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开发出超越纸面的可能;这点无疑更值得不论是《文化现场》还是下一本艺评杂志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