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全世界,林肯中心都已经成为最高档级表演艺术的象征,表演艺术家,也把进入林肯中心,作为是艺术生涯的一项标竿。
然而就在全世界不断套用林肯中心这种整合艺术中心模式之际,走过五十年的林肯中心,却在重新检视当初创立的宗旨是否还适用于今天的社会?表演艺术与社区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林肯中心五十年,并没有大手笔高调庆祝,原因之一,是中心由里到外,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处处是鹰架围栏,走路都得小心,自然没得庆祝的空间。但是经过两三年来的大动土木,已经愈来愈看得出新的林肯中心的样子,与此同时,表演艺术图书馆,也推出一个有四百多件历史文献、相片、服装、道具、影音纪录的五十年回顾展。过去与未来交错的当下,正是处于关键处的林肯中心。
丰富「软体」成就林肯中心标竿意义
林肯中心所在地,原本就叫林肯区,不过此林肯是谁,至今还没有定论。五十年前当地是政府补助的平价房屋区,环境治安都不好,音乐剧《西城故事》里白人和波可黎各青少年帮派斗殴的地点,就在这附近。为了兴建一个美国前所未有的表演艺术总合中心,当地成千上万户的居民都要被迫迁,他们还为此告上法庭,与政府打官司,不过最后还是输在「都市更新」的大旗下。
林肯中心的动土仪式,果然是冠盖云集,不但总统州长市长都到齐,还有许多艺文界大明星,像是伯恩斯坦(Lenard Bernstein)、Leotyne Price、Rise Stevens。他们出面为林肯中心背书,似乎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如果思考一下其隐含的意义,就知道林肯中心的成功,决非只是靠了硬体。
林肯中心里主要的表演机构,包括纽约爱乐、大都会歌剧院、纽约市歌剧团、纽约市芭蕾舞团等,都早已存在,只是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表演。说服他们「团结力量大」是盖林肯中心的先决条件,但是「软体」早在一砖未叠之前已经很完备。往后的效颦者,往往从硬体出发,盖好了房子才来找住户,这才发现要凭空打造起一个艺术的殿堂,殊非易事。林肯中心每年四百七十万的观众,当然不是只来「看房子」的。
这五个表演机构加上American Ballet Theatre,占据了林肯广场上鼎足而立的三栋建筑:北面的纽约州剧院、北面的费雪(Avery Fisher)厅和正中间的大都会歌剧院,长久以来构成林肯中心的门面。建筑外墙采用的白色大理石,是古罗马神殿最喜用的石材,分明是让人仰之弥尊。
然而这种把表演艺术奉为经典模式,早在林肯中心盖完没多久,就已嫌过时。艺术也从原本引导社区的角色,变成要融入贴近社区的需要,「林肯中心户外艺术节」(Lincoln Center Outdoor Festival)就是因此开始,每年夏季利用户外空间举行,免费欣赏,节目内容全家同乐雅俗共赏,还邀请平常不可能有机会上林肯中心舞台的社区多元文化艺术团体。
翻修大工程以「亲民」为设计要素
现在预算高达七兆元的大翻修,「亲民」也是设计的要素,其中新的杜丽(Alice Tully)厅已大致完工。原本的「野蛮派」(Brutalist)设计风格,赤裸的水泥墙、尖尖角角的形状,就算是盛暑八月也觉得冷冰冰。正面的入口,被通往二楼的楼梯压住,仿佛走进地窖很有压迫感。玄关不但低,又兼做票房,在开演前往往挤得水泄不通,反而进了大厅冷冷清清。
新的设计,把楼梯移到侧边,混凝土外墙被打掉,改成落地的大玻璃,敞亮许多。一楼整个打通,大厅延伸到东侧和南侧的两个街面,拉长动线距离,扩大了观众社交的空间。又把楼上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舞蹈教室拉出来,突出于尖锥形伸出街角的楼宇主楼面之下,由上至下,楼里的人来人往舞影翩翩,顿时成为街上车水马龙的延伸,打破了内外的区隔。
主广场的工程是另一个例子。林肯中心仰之弥高的效果,是因为主建筑高出街面甚多,广场与街道之间,除了隔著阶梯,还有一条车道,散戏时一辆辆私人司机开著黑头车在车道上等人的景象,下意识强化了阶级、财富、地理上的划分。现在取消车道,拉宽阶梯,减缓坡度,拾阶而上林肯中心似乎也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上个月启用的David Rubinstein中庭,不但把林肯中心向南延伸二个街区,还给林肯中心一个直接与大众接触的窗口。这个全新的中庭,既是林肯中心的资讯亭,又提供免费Wi-Fi和厕所,还会卖当天的折价票,变成古典音乐的TKTS,“Outreach”的用意十分明显。
林肯中心的成功有许多原因,全世界动辄号称要复制其模式的主事者,应该好好研究其五十年来的发展,才不会画了一个盖不成的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