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艺@书

投射欲望的空画框

名画遭窃总是成为令人津津乐道的新闻话题,而偷窃艺术品者还会被冠上「雅贼」之称,也增添这种犯罪行为的暧昧性。赛门.胡伯特的《空画框:艺术犯罪的内幕》则揭露了这种行为的背后的神秘面纱,让读者得以一窥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以及流传在名画四周的八卦光环。

名画遭窃总是成为令人津津乐道的新闻话题,而偷窃艺术品者还会被冠上「雅贼」之称,也增添这种犯罪行为的暧昧性。赛门.胡伯特的《空画框:艺术犯罪的内幕》则揭露了这种行为的背后的神秘面纱,让读者得以一窥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以及流传在名画四周的八卦光环。

艺术犯罪是所有犯罪领域中最暧昧的一种犯罪,不但引人注目,有时更超越道德,让人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更过火的是,许多世界级的博物馆本身就是艺术犯罪的共犯结构,而背后撑腰的,则是国家的力量。

透过《空画框:艺术犯罪的内幕》一书,《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赛门.胡伯特(Simon Houpt)就替我们揭露这恼人行为背后的神秘面纱,让读者得以一窥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以及流传在名画四周的八卦光环。《空画框》提到各式各样的罪犯,其理由也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有看不惯美术馆保全薄弱而故意偷画惩示,有买不起画而偷遍各大小美术馆,有原本偷画想卖最后却成了收藏者,甚至有为了诈骗保险金而安排偷画的。

偷画比抢银行容易多了!

不过画会被偷,最主要的理由并没有那么浪漫,就是因为艺术品在数字上的高价。一位大多数读者都不熟的十七世纪荷兰画家Matthias Withoos一幅63乘100公分的失窃画作,其行情就可达一千三百万美金(约四亿台币),更不用说那些知名大师的作品了。名画天价行情与博物馆警卫松散,加上众目睽睽抢劫可能更容易(观众与一旁义工都会被吓呆而让罪犯轻易离开现场),相较之下抢银行都嫌太累。

不过画作被偷之后,想要脱手却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全世界都在盯这些画。所以除了勒索之外,作者还让我们知道,艺术品的价值如何受到普世承认的——例如画作可被黑道当作大宗毒品交易时的担保品(要筹一大笔钱也难保不会惊动银行而被警方盯上),提供了艺术犯罪的另一动机。

不过画作失窃的最大风险,还是对这些作品产生的实际危害。因为从偷窃过程到转卖等待期间,这些画作都有可能受到不当对待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这也是让本书作者大力疾呼要各国警方加强查缉遏制艺术犯罪的原因。

但有一失必有一得,画作失窃会拉高该作品的行情。例如书中提到世人对达文西《蒙娜丽莎》的热潮,得归功该画作于一九一一年于罗浮宫失窃。在尚未被寻回的两年间,有大批观众涌入罗浮宫盯著空白的墙面,人数则超越未失窃之前。这是否说明了,艺术品是一种集体欲望的投射,而当我们得不到它甚至看不到它时,反而更激发了我们对作品的观看。

战时文物归还的无解难题

国家对艺术品的掠夺则是更大型的欲望投射,问题牵扯更复杂。例如第二章〈战争时期的窃犯〉,即是在处理这个我认为本书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因为这让我们得以意识到艺术犯罪并非只是名流式犯罪行为,有时甚至是对另一文化资产的强占,而我们有可能都是共犯——我们都被所谓的艺术价值所眩惑(但也可能不过是贪婪地不想放手而已),以至于良心都偷走了而不自知。书中提到的例子不仅有纳粹对犹太人及西方有系统的掠夺,大英美术馆中的希腊雕塑,以及美军战后接管德国时的搜刮等等。于是艺术品归还成了当前国际与族群政治中最难解的议题,大多博物馆都以能提供作品更好保护当作拒绝归还的托辞,却永远无法掩盖取得来源的不法。

我特别推崇《空画框》的排版与美编,从书封定框外包装、精美图片、发黄页面到附录的失窃画作总点名,都能让读者阅读《空画框:艺术犯罪的内幕》时感受到艺术所激发的强大激情,好像也可以略为体会为何会有人想花大钱买被偷来的名画吧!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