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介绍的三本书,分别从三种角度书写音乐与个人、与群体、与国家社会间的关系,行文从抒情散文、夹叙夹议乃至专业论述,堪称一次音乐文化书写的小型爆炸,其结果当然缤纷夺目。
「音乐能否改变世界?」是一九六○年代后出现的一个神话式疑惑。随著时代递进,彼时的关键字:嬉皮、摇滚、胡士托、爱与和平……在一些人心中幻灭解构、在其他人心中则拥有更崇高不败、坚不可摧的神话地位。
世界变了没有,端看回答的人从哪一种角度、依据哪一座时空座标检视。然而我们可以确认的是,音乐永远有改变一个人的力量。至于改变音乐世代景观的传奇乐人,其背后更可能仰赖千丝万缕的人事时地物互相作用,最终成就了历史后来者定论的「传奇」和「神话」。
本月介绍的三本艺之书,分别从三种角度书写音乐与个人、与群体、与国家社会间的关系,行文从抒情散文、夹叙夹议乃至专业论述,堪称一次音乐文化书写的小型爆炸,其结果当然缤纷夺目。
音乐如何改变我?
同世代、同样关注音乐领域的马世芳与张铁志,此次出手,基本上各自延续前作风格。
承袭《地下乡愁蓝调》融个人记忆与流行音乐史于一炉的散文写作,马世芳的《昨日书》以更浓烈的抒情忆往口吻,娓娓道出自身的「青春歌史」:母亲是知名广播人陶晓清,不仅令他得以亲炙台湾流行乐手聚集家中讨论音乐的现场,也因缘际会成为小播音员,见证、参与了广播的兴衰,台湾音乐与社会的集体转型。
摇滚传奇自然也不可少。除了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约翰.蓝侬(John Lennon),巴布.狄伦(Bob Dylan)俨然主秀,连著三篇文章,从狄伦演唱会现场纪实、日本的狄伦乐迷侧写,谈到诸如狄伦爱讲冷笑话、攻击/羞辱媒体等生平逸事,马世芳用感性笔触描绘出一个活灵活现且充满细节的「狄伦传奇」。
而直陈自己仍执著挖掘音乐人和音乐如何展现社会力量的张铁志,新书《时代的噪音》当可视为《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的续篇。较诸前作以事件为主,《时代的噪音》集中介绍西方音乐人的个人历史和音乐理念。从廿世纪初的抗议歌手Joe Hill开篇,包括彼得.西格(Peter Seeger)、巴布.狄伦、琼.拜雅(Joan Baez)、蓝侬、U2等十位民谣/摇滚乐手的创作演变,以及如何透过音乐呼应社会变革,读来令人血液沸腾,仿佛重新见证革命时代乐人的激情。
《昨日书》从个人私密角度书写音乐,《时代的噪音》从音乐如何介入公领域展开叙写,然而两书并读亦有一层互文乐趣。《时代的噪音》中爬梳狄伦的崛起,从六○年代民谣抗议歌手的鲜明形象,到后来被狄伦一手抹销,转为前卫大胆的摇滚曲风,被众人视为叛徒;同一个狄伦,在《昨日书》中则形象更鲜明地吐槽记者、又或以一个宣称自己是「Bob Dylan」的怪老头姿态,被不相信他的警察带上警车……悲观的狄伦不相信人能改变世界,但他的音乐确实注记了那个「音乐为神话」的年代。
我们如何改变音乐?
这端摇滚乐殷殷探问音乐的力道有多强悍,另一端的古典音乐,则试图从更宏观的角度提问:当今的音乐市场、听众与演奏者的关系是如何形构的?
曾担任报社主跑文化线的记者,黄俊铭的《音乐的文化、政治与表演》以哈伯玛斯(J. Habermas)、布尔迪厄(P. Bourdieu)和傅柯(M. Foucault)为论述基础,从台湾国家交响乐团NSO的发展与变革和网路交响乐团Youtube Symphony Orchestra两个例子,探讨过去被视为精英品味的古典乐如何发展出公共性,在试图深入普罗大众之际,如何「政治地」兼顾艺术与市场。
或许音乐无法以上世纪人们想像的方式动摇整个世界,然而,无论讳莫如深或大张旗鼓,无论被动聆听或主动创造,你都可能以蝴蝶振翅的姿态,改变音乐,被音乐改变——「作品是社会的选择……作品的未来重要性,是无法预测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研究学者Williams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