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光轮》演出时,舞台上也会投影以太空意象为主题的画面。(Zoran Orilic 摄 国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音乐

《太阳光轮》 聆听来自宇宙的乐音

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 与太空影像互动演出

以演奏现代音乐闻名的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各种实验作品皆勇于尝试,二○○○年接受美国太空总署委托,要将从太空搜集来的声音编织入乐,于是与长期合作的极简音乐大师泰瑞.莱利合作,谱出了十个乐章的巨作《太阳光轮》。在演出同时,背景投射出以太空意象为主的多媒体影像,让观众在聆听乐音的同时,领略宇宙的浩瀚无垠!

以演奏现代音乐闻名的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各种实验作品皆勇于尝试,二○○○年接受美国太空总署委托,要将从太空搜集来的声音编织入乐,于是与长期合作的极简音乐大师泰瑞.莱利合作,谱出了十个乐章的巨作《太阳光轮》。在演出同时,背景投射出以太空意象为主的多媒体影像,让观众在聆听乐音的同时,领略宇宙的浩瀚无垠!

2011TIFA-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太阳光轮》

3/4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33939888

2011高雄春天艺术节—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太阳光轮》

3/6  19: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INFO  07-2225136

未知的太空,一直是人类梦想的根源,它的奥妙不仅是艺术家、作家们创作的目标,向外探索的尝试更是不分古今中外,至今不曾停止。即使现今科技仍旧无法到达彼端,解开所有人类的疑问,可以肯定的是,数千年前的星象学家,就已经能够观测到各个行星运动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随著太空探索的热潮,美国太空总署也开始对太空的声音好奇。他们将电浆波接收器架设在地球轨道与太空船上,搜集了一些不属于地球文明的声音。并且在二○○○年委托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Kronos Quartet)制作节目,期望乐团为太空声音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接到这个任务,克罗诺斯四重奏即刻邀请长期合作的极简音乐大师泰瑞.莱利(Terry Riley)谱曲。而他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太阳光轮》全曲,成为一部总长约九十分钟、共十个乐章的巨作。

十个乐章  让太空中的声音与弦乐四重奏交织

太空总署对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的委托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个全世界最顶尖、也最具影响力的室内乐团,正是以演奏现代音乐闻名。Kronos的团名来自希腊文,「时间」的意涵,让这属于「空间」的委托显得格外有趣。成立于一九七三年,这棵历经将近卅八年的乐坛长青树,不但是当代室内乐的先驱,更俨然成为现代音乐的代名词。乐团拥有葛莱美最佳室内乐奖的头衔,演出超过千场,至今发行了四十多张的专辑唱片。他们的演出从不划地自限,各种实验作品皆勇于尝试,因此几乎所有当代作曲家都有作品为他们量身订作或是由他们担任世界首演。近年来,他们的尺度更大幅的拓宽,跨及电影音乐的演出。由菲利普.格拉斯所编写的电影《三岛由纪夫》Mishima原声带,就是由他们所演奏;作曲家谭盾所创作的《鬼戏》,就是为乐团与琵琶演奏家吴蛮所创,去年才来台演出。

《太阳光轮》的十个乐章,代表的是十个各有不同音乐氛围的「声音场景」。作曲家一开始的设想就是「让来自太空的声音启发弦乐四重奏的谱写,而让现场的弦乐演奏与预先录下的『太空』声音产生交互作用。」因此音乐以动人的弦乐在不同的声部中此起彼落地吟唱作开头,中间有紧凑不谐和的氛围呈现,有些主题是作曲家听出声音所包含的片段旋律,将它们作为灵感运用在弦乐四重奏中。

其中两个乐章加上合唱的部分,有气势磅礡的歌声,也有神圣通俗的咏唱,就是为了要强调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关于人类从地球向外太空探索、理解太阳系周遭的环境。而部分乐章中,作曲者莱利解释:「弦乐四重奏的部分感觉像是在太空中旅行,象征太空船『航海家号』与『伽利略号』航行过太阳系的氛围。」因此观众可以看见音乐家演奏时,不时地与数个即时与科技装置互动,与事先预录的声音交织进行。同时环绕在架起四重奏的高台旁,装置著无数忽明忽暗的灯光,像是在浩瀚的宇宙中飞翔。

太空影像  与音乐互动震撼心灵

演奏中,背景投射出多媒体影像,有时以九宫格样式并排,有时却没有秩序地显现。有数个时钟般刻度的圆形构成的图表、有地球蓝色的影像、雷达扫瞄、科学数据、陀螺运转、璀璨的太阳光环……等等,合唱段落更有对应四季变化的大自然美丽的照片。这是由影像设计师威利.威廉斯(Willie Williams),以美国太空总署的众多文献收藏作为出发点,按照乐曲情绪作为基础所做的设计。影像多半是抽象的画面,但却以太空意象为主要构图。特别的是,穿插七○年代太空船传回地球的动态画面,让原始、壮阔的真实景象,震撼观众的心灵。

「这趟音乐探索之旅的出发点,是当古奈特博士把这些太空总署的原版录音交给我的时候,那时我的脑海充满了木星、天王星那么遥远的画面,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太空中前进,通过一层层不同的氛围。」在大师的笔下,太空中零碎没有组织的声响终于转化,与人类的艺术相互连结。而人类对太空的想像,也就这样藉著音乐的传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太空音乐  打开创作新远景

太空中有没有声音?答案是有,但也是没有!

人类的耳朵接收声音的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听不见,不一定就是没有声音。太空船在银河系中,录下各行星所发出的电波音频,原先是超越人类听觉频率的。现在我们之所以听得见,是以科技设备改变频率,转换成我们可听到的范围。而所谓的「太空音乐」,就是利用这些转换后的音响作为元素所创作的乐曲。

这样的创作概念,在廿世纪五○年代的「具象音乐」(Musique Concrete)就已经出现过。这派理念,就是直接将我们生活周遭中收录到的「具体」声音,例如鸟叫虫鸣、汽车喇叭、水流、电钻等,借由电子科技剪接、变速、堆叠等处理来作为音乐创作的材料。如今录制的对象转为太空,更增添了音乐创作的媒材。

虽然太空音乐正夯,但作曲家抱持的创作理念却不是每个人都相同。同样使用太空的声音,可是有的是对天文抱持高度兴趣,作品充满了宗教式情怀,例如爱沙尼亚作曲家齐萨斯克(Urmass Sisask);相对的,也有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的手法,例如艺名范吉利斯(Vangelis)的希腊作曲家 Evangelos Odysseas Papathanassiou。虽然手法相异,但可喜的是,能将「无声」的太空运用在作品中,也等于为音乐创作开拓了另一个崭新的前景。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