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来源是在惶恐未知的情境下,透过莫名力量算出来不太确定但也只能是唯一依赖相信就是了的「真」。这让做剧场的人松了一口气,因为「真」在剧场中是件很吊诡的事:既然剧场里的东西都是假的,表演也是假的,要怎么表现真实?传达真理呢?还是古人有智慧,一开始就知道「真」是来自于未知而暂时栖身的一条裂纹,配合算命师坚定诠释口吻的一场表演。
「真」的金文(左图)长的很科幻,害许慎解错:「仙人变形而登天」,但更像是记录古人看到外星人所留下的证据:下面是有一排窗户的飞碟,有一个外星人飞出来,古人因此认为外星人是仙人,所以才会有道家所谓的真人。看著图这样解释还蛮开心的,但如同文本虽有诠释的空间,但也不能太离谱。
不过「真」这字也蛮讽刺的,因为「真」(注1)是算命问出来的。
「真」就是一场来自未知的表演
「真」从「贞」(右图为贞的甲骨文)演变而来(注2)。贞原意是占卜,「卜」是贞上面的那两划,就是把龟壳放在火上烤后裂开的裂纹:当你有疑难杂症、犹豫不决的时候,算命师就会烤一只乌龟从裂纹去卜吉凶,边吃边聊边帮你排忧解惑,告诉你人生的真正方向。所以,下面那个像飞碟的图形其实是古代的火炉——鼎,后来简写成贝。关于真上面的那两划有人认为是「人」,也或许当初需有更多的字,「贞」就拿去用在抽象的像是「坚贞」、「贞操」,「真」则拿去用在具体一点的「真人」、「真相」、「真理」。
于是,「真」的来源是在惶恐未知的情境下,透过莫名力量算出来不太确定但也只能是唯一依赖相信就是了的「真」。这让做剧场的人松了一口气,因为「真」在剧场中是件很吊诡的事:既然剧场里的东西都是假的,表演也是假的,要怎么表现真实?传达真理呢?还是古人有智慧,一开始就知道「真」是来自于未知而暂时栖身的一条裂纹,配合算命师坚定诠释口吻的一场表演。
但在剧场中真的好想知道「真的」是什么:真的表演、真的人生、真的情感、真的答案、真的意义。尤其遇到经典文本,这焦虑更是无止尽地扩张,这文本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这角色真实的感受是什么?作者写的时候真他妈的到底在想什么?这让我想到仿佛一位学究带著一群学生盯著一颗放在玻璃柜里的躲避球,在讨论这球的形状、它的弹力美学、它的游戏规则带给人的刺激、惊慌、亢奋和疼痛。但「真的」躲避球是拿来K人的,游戏规则是为了规范怎么K,但永远不拿起球来K人,一直盯著躲避球探讨下去,躲避球到最后也会有了深刻的内在动机和人性的冲突。
什么是「真」?用行动来确认
我们真的想要知道什么是真的吗?借用几个疑问句来凸显这问题:
- 看完演出后大声说:「看不懂啦!」之后,有真的想办法去弄懂吗?
- 当觉得:事情怎么会这样?你真的会付诸行动找资料去了解事情怎么会这样吗?
- 当有疑问而没有去解答时,那疑问真的是疑问吗?
- 当提出疑问后而没有找答案,那当下你真的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 提出质疑而没有行动,同时,自我感觉正义时,是一个真的正义的行为吗?
- 当表演者自己感觉是真的时,表演看起来是真的吗?
以上,可以套入最近最流行的疑问句:「《梦想家》真的需要花到两亿吗?」作为例子。
其实,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 给好友婚礼的红包钱真的可以换算成屈臣氏的牙线棒数吗?
- 国庆晚会活动的经费真的可以换算成弱势儿童的牛奶钱吗?
- 这样的换算行为是一种真实的正义?还是一种表演的正义?
- 不同行为的价值观真的可以化为货币后直接换算吗?
- 化为货币后数学的换算真的比正视不同价值观的差异来得正义吗?
如果你问我:「真」如果来自「贞」,那到底怎样判定「真」的标准?我想:至少应该不是在FB撂下两三句话,而是看你下一步具体的行动是什么吧!
注:
- 不得不一直加引号,不然真的会「真」的和「真的」傻傻分不清楚。
- 也有学者认为「真」是从「珍」来,但个人认为甲骨文的「珍」真的和「真」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