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我在享受悠闲的暑假尾声,我忽然有个念头,我是不是应该学学柴可夫斯基,把今年剩下几个月的专栏文章一口气拼完?如果能把待完成事项的清单上所有项目做完并打勾,那一定会很有成就感!可是,那可能会让我失去写专栏时最有意义的那份感觉,那种每个月寻找题材的过程、那种仔细观察周遭事物的乐趣、以及那种灵感突然来敲门的兴奋……
「艺术创作是急不得的!」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灵感和创造,通常和时间限制是相互抵触的!完美的艺术作品通常不可能在急迫的时间限制下产生,就像一粒种子要长成一棵大树、葡萄要酿成酒,或是怀胎也要九个月一样。
「到期日」像一把火 烧出灵感创作
很惭愧的,我必须在这里承认,我总是需要一把火烧到裤头了,才会赶紧完成该做的事。当我还是个学生,我常常要到最后期限的那一刻才会做完功课,印象中,我从没提前完成过任何报告。我的借口是:如果太早完成,我会不停地修改,希望成品更完美;如果太早开始计划,我会一直有不同的想法冒出来,这样我就要不停改变原本的构想……结果问题老是出在于,我太晚才开始动工!在某些人的眼里,这真是个不好的习惯!身为一位老师,我实在不能否认,我最喜欢的,是那种会主动积极,还会提早完成所有功课的学生。可是对我来说,创作动机与灵感通常会和「到期日」一同到来,也就是说,当那把火烧过来时,火愈旺,灵感就会愈强。
我最近的讲座主题刚好是柴可夫斯基《四季》这一组令人著迷的小品。你大概会以为它和韦瓦第的《四季》一样,是由描述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四首乐曲所组成。但它并不是!柴可夫斯基的这组作品有十二首,描写的是一年之中的十二个月。想到柴可夫斯基为何写作这组《四季》,突然让我注意到「艺飨天开」这个专栏,原来我们都是为了每个月要交稿的杂志而写作。
在十九世纪末的欧洲与俄国,钢琴是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中的一部分。你大概很难想像,那是个还没有收音机、电视与网际网路的时代,因此钢琴在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一八七五年,有位杂志发行人邀请了柴可夫斯基为隔年要出刊的杂志,每个月谱写一首乐曲,他希望能有一系列十二首中级程度的曲子。柴可夫斯基答应了,并得到高额的酬劳。一开始,他连续写了一月和二月的乐曲。之后的三月、四月和五月,是分批完成的。之后,因为要出国,所以柴可夫斯基把六到十二月的七首曲子在同一时间内,一气呵成。
一次写完剩下的专栏? 少了乐趣!
正当我在享受悠闲的暑假尾声,我忽然有个念头,我是不是应该学学柴可夫斯基,把今年剩下几个月的专栏文章一口气拼完?如果能把待完成事项的清单上所有项目做完并打勾,那一定会很有成就感!可是,那可能会让我失去写专栏时最有意义的那份感觉,那种每个月寻找题材的过程、那种仔细观察周遭事物的乐趣、以及那种灵感突然来敲门的兴奋……
说到这,我突然在想,柴可夫斯基会一次完成七首乐曲,搞不好是因为他那个月缺钱,为了一口气拿到七个月的酬劳,所以拼了命挤出乐曲来。而我,并没有高额的酬劳,所以,我干嘛那么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