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典音乐大师巴赫的不朽经典,《马太受难曲》是许多乐迷的唱片收藏首选,但因演奏编制难度甚高,能搬上舞台演出的机会可说是不可多得。今年欢庆四十周年的台北爱乐合唱团特别献上这个珍贵的礼物,邀请知名巴赫权威指挥大师海慕特.瑞霖,让台湾乐迷有机会体验这部经典带来的无边感动。
台北巴赫音乐节—《圣马太受难曲》
3/7~9 19:30 3/10 14:00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艺术馆演奏厅
3/12~13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27733691
随著科技的发展,聆听音乐的模式改变之后,爱乐人拥有的「唱片」数量已经不能代表对音乐热中的数量,然而「荒岛唱片」这个名词从提出以来在各类型的报刊、广播节目、音乐杂志到现今的网站票选,发烧的话题延烧至今也有半个世纪之久。令人玩味的是,不管这个游戏在英国、德国、日本还是台湾,从各国的名家、评论人、发烧友集体所挑选出来在荒岛中陪伴余生的古典音乐作品统计起来,巴赫总是名列前茅,而他的《圣马太受难曲》更是稳坐榜首。
巴赫「复活」的传奇
虽然《圣马太受难曲》属宗教类音乐,但根据《马太福音》描述耶稣预言自己将受难、被钉十字架、流血死亡到预示复活的过程,在壮丽与精致的音乐设计下,就如同一部具有戏剧场景的歌剧。这样的精心设计,毫无疑问地成为巴赫创作生涯的颠峰之作,更被誉为西方音乐中最重要的一部宗教音乐作品。然而也许正是因为那「歌剧」式的特质受到当时新教徒虔信主义代表和莱比锡市民敌视,在巴赫亲自指挥首演之后,这件杰出的创作就此被埋没,静静地躺了百年之久。
《圣马太受难曲》的重生相当戏剧化。十九世纪的指挥家孟德尔颂,在陪妻子进商店买肉时,老板从阁楼上拿下一堆泛黄的纸准备包装,但眼尖的他却发现纸上以古式字体写著:「我主受难曲──根据马太福音」签名者为「约翰.塞巴斯倩.巴赫」。于是他赶紧询问,并将这叠「废纸」整理排序,幸运的是,一页也没有遗失。在日以继夜地研读之后,孟德尔颂不禁大叹:「它可以和现在所有音乐的总和相媲美,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并且著手让它再度呈现在观众眼前:「如果我今天不把它重现,那么世人将难以认识巴赫的伟大。我确信《马太受难曲》一旦被人听见,它将必永垂不朽。」
的确,以「经过一百年后的复活演奏」为广告词,一八二九年重演的音乐会不但大为成功,也间接促成了音乐学研究的热潮。当时只有演出当代作曲家作品、不曾想过研究或重演旧作的音乐家们,就像寻宝般研究巴赫的手法、回溯他的生平、归纳他的风格、编定作品目录,并且纷纷将音乐从教堂、教会搬上舞台。一时间,巴赫真如孟德尔颂所言再度「复活」,而学界也重新赋予了这位作曲家一个全新的、崇高的地位。
重量级大师亲自指挥高难度演出
时间静静流逝,在观众的期待下,与孟德尔颂重演相隔一百多年的《圣马太受难曲》,终于将由台北爱乐合唱团推上台湾舞台,并邀请与爱乐合作多次的巴赫重量级大师海慕特.瑞霖(Helmuth Rilling)来台指挥。但为什么等这部作品演出如此艰难?主要原因就是它太庞大。当初在圣多马大教堂首演时,巴赫史无前例地用了两个合唱团分列在相隔十五公分的讲坛两侧,与两组乐团及两部管风琴对话,加上一组儿童合唱团在教堂回廊上,以及数名独唱在之间穿插。当我们为马勒第八号交响曲《千人》震惊时,殊不知作曲家的概念即来自于数百年前的巴赫,因为《圣马太受难曲》的编制就已经是一模一样的了。但即使当时效果良好的教堂形成一个立体的音响,对国人来说,观众接受度、乐团成熟度、演出人员的数量,甚至特殊古乐器的取得不易等因素,都是令人望之却步的原因。
然而《圣马太受难曲》的「经典」究竟在哪里?台北爱乐合唱团常任指挥吴尚伦赞叹:「音乐里头的丰富跟层次很惊人,音乐风格、作曲手法、技巧没有一个是新的,但在他手上就是不一样。太多埋在里面的细节,很多的动机其实甚至在序曲、在宣序调时、特定的节奏型元素……就已经预示后面发生的事情。」他举例:「我们常注意到贝多芬、华格纳使用『动机』的手法,但早在巴赫的作品中就已经使用了。例如《圣马太受难曲》第一个序曲中有一段儿童合唱团唱的旋律,后来它不断地变形,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时,呈现了不同的意涵。这漂亮的旋律原意是说『这是上帝的羔羊,他是无罪的』。但很讽刺的,在后面有些地方出现指控祂的犹太人说了『有罪该死』时,音乐却是一样的。」音乐无罪、歌词有罪……林林总总埋在其中的符码,代表著巴赫精雕细琢的巧思!
大师亲讲破解音乐密码
另一个例子是,当贝多芬《第一号交响曲》问世时,发现他第一个和弦用的却是一个「错误」的调性作开头,在当时评论家认为这是石破天惊、离经叛道的作法,竟在一七二七年创作的《圣马太受难曲》中可找到完全相同的和声进行。贝多芬过世于这部作品的重现之前,不可能看过巴赫乐谱,但两位不同世代的作曲家却有相同的做法,叫人直呼不可思议。这些例子无法一一细说,但可喜的是,在演出前台北爱乐特地安排了四场「密码破解马太受难曲」讲座音乐会,由瑞霖亲自解说。而获选来自澳洲、香港、菲律宾、大陆、台湾等十二位接受大师班指导的学员,也将在会中指挥演出。
沉重的管弦乐从乐曲一开始酝酿情绪,两个不停反复的低音就像是耶稣背负著十字架,痛苦地以蹒跚的步伐前进、跌倒、再爬起来向前走、再跌倒……还有什么故事比耶稣受难更激励人心?还有什么作曲家比巴赫更具能在理性中蕴藏深刻思想?台北爱乐四十周年的巨献,为团队、为台湾音乐,双双立下了里程碑,而您岂能不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