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电影导演」这一行的三种方法(漫游者文化、 无限出版 、新经典 提供)
艺@书

了解「电影导演」这一行的三种方法

关于「怎样学创作」,从创作者的传记和作品自述中能学到的,可能更多。从近期本地出版的电影导演黑泽明、北野武、岩井俊二等相关著作,不标榜「创意术」或「方法论」,却提供读者更广泛的面向,探索电影创作的历程,创作者如何自生命史汲取素材乃至形塑创作观——比起归纳化约为理论,这类读物毋宁是更精采的「电影导演创意学」。

关于「怎样学创作」,从创作者的传记和作品自述中能学到的,可能更多。从近期本地出版的电影导演黑泽明、北野武、岩井俊二等相关著作,不标榜「创意术」或「方法论」,却提供读者更广泛的面向,探索电影创作的历程,创作者如何自生命史汲取素材乃至形塑创作观——比起归纳化约为理论,这类读物毋宁是更精采的「电影导演创意学」。

暴君的坚持

提起作者野上照代的名字,对日本电影史不熟悉的读者可能陌生,但她可是日本名导黑泽明长达半世纪的合作伙伴。九○年代起,杂志《电影旬报社》编辑向年届七十的野上邀稿,为资深影迷撰写早年拍电影的趣事。幸好有此企划,否则少了野上所述的这大段电影史,战后日本电影史无疑残缺不齐,我们也无从得知黑泽明的拍片轶事,并从中发现电影名导拍摄时对种种细节的强悍与坚持。

除了作为书名的「等云到」,描述早期电影拍摄为了捕捉恰到好处的光影,众人悠然等待的趣味时刻外,野上娓娓道来黑泽明御用演员、副导演、美术、摄影、音乐等人在片厂与暴君名导交手的小故事。而最令人莞尔也惊叹的,我以为是拍摄《八月狂想曲》时,为了落实剧本里「…长长的一队蚂蚁正爬过地面…蚂蚁随著诵经的声音爬向一棵蔷薇的枝干」,副导演田中彻花三天时间,用吸尘器搜集了三万只蚂蚁,并制造「蚂蚁费洛蒙」诱使蚂蚁按照计划路线前进的小故事。

最后在电影中,「蚂蚁出现的镜头共七个,总计只有一分零六秒」。这是电影人的疯狂。若非这样的疯狂,又怎能交出举世赞叹的电影名作?

男子汉的清爽与柔情

一手拍出震栗影坛的《凶暴之男》、《花火》,另一手却拍出温柔细腻到家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菊次郎的夏天》等片,被誉为怪才导演的北野武,在父母双双谢世后,以他们的名字为书名,写出一本追忆逝水年华的家族史,也间接揭露了他残暴与温柔兼具的电影风格,到底典出何处。

这本《菊次郎与佐纪》写来颇具电影感,从北野武搭乘电车探望病重的母亲开始,交织童年「母强父弱」的家庭回忆,北野武的文字幽默明快,把自己的人生描述成和强势母亲的对战,然而面对刀子口下的慈母心,北野武惆怅写道:「这场最后的胜负,我明明该有九分九的胜算,却在最终回合翻盘……」而揭晓的结局,也让人读来一阵鼻酸。

狠劲下的细腻,也反映在北野武如何记忆一生懦弱的父亲:「我们家附近还没有电视时,大哥找到门路,买来一台廉价电视。光是因为要送电视来,老爸那天早起就开始喝酒,等到电视送来时,他已烂醉如泥。究竟为什么?我不知道。他只因为电视要来就不能不醉。」毫无男性尊严的父亲,在他笔下,令人心软也同情。北野武说,「当你面对父母,觉得他们『好可怜』、『很不容易』时,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影像化前的青春期物语

一九九五年,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情书》作为长片处女作,初试啼声便声名鹊起,被视为最令人怦然心动的青春期诠释者。而打一开始就以电影导演为志业的他,更是一名全方位的创作者,写小说、画漫画、写剧本……多元的兴趣和天分,也让他的创作模式与众不同,《情书》和《燕尾蝶》最早都是以小说而非剧本的形式面世,不过,岩井俊二无意挑战小说此一文类,更近于以朴素的文字记下故事的雏形与初衷,因此,阅读这两本小说,有著读绘画草图或剧场排练本般的趣味,看过电影的读者更可透过这两本原著,比较影像化和原始文本的不同。

也因此,读小说时令我印象深刻的,并非岩井俊二朴实无强烈风格的文字,而是剥除了音像之后,更强烈感受到他卓越的说故事和结构能力。看著渡边博子亦步亦趋地找到和早逝情人同名同姓的女孩藤井树,两人的双线叙事流畅紧密地交错进行,直到真相揭露的瞬间——即使看过电影,仍有揪心之感。尽管日后模仿他影像风格者众,但正是这种深沉动人的说故事能力,造就模仿者与岩井俊二之间跨越不了的界线。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